瀘州青年
| 有用 | 有趣 | 有態度 |
「青年專屬的微信公眾號」
畢業季來臨
同學們將要走出校門
踏上新征程
在大家離開母校
走上新的學習工作崗位之際
團團為大家帶來了團組織關系轉接工作指引
請仔細閱讀哦~
畢業學生團員團組織關系轉接指引圖
一、畢業生團組織轉接類型
1.升學
錄取學校團組織于新生入學后1個月內,在“智慧團建”系統上建立新生所屬團組織,及時將新生團員組織關系轉入。原就讀學校團組織、錄取學校團組織或團員本人可在錄取學校新生團組織創建后,登錄“智慧團建”系統申請將組織關系轉出。
注意:原就讀學校團組織不得將已升學的畢業學生團員組織關系轉至團員居住地或戶籍所在地團組織。
2.已落實工作單位(含自主創業)
原就讀學校團組織、畢業后工作單位團組織或團員本人,通過“智慧團建”系統申請將組織關系轉至工作單位團組織。
注意:①工作單位已經建立團組織的,應編入其所在單位團組織。②工作單位不具備建團條件的,優先轉入工作單位所在地或經常居住地的鄉鎮、街道團組織。③工作單位所在地或經常居住地團組織確有接收困難的,由戶籍所在地的鄉鎮、街道團組織進行兜底,并通過建立網上團員社群等方式主動加強聯系服務。
3.參軍入伍
原就讀學校團組織或團員本人在“智慧團建”系統上發起組織關系轉接申請,省級團委審核通過后,進入特殊單位專屬庫集中管理。進入涉密單位工作的參照辦理。
4.未升學或未落實就業去向
①組織關系優先轉至經常居住地所在的鄉鎮、街道團組織。②經常居住地團組織確有接收困難的,轉至戶籍所在地的鄉鎮、街道團組織,鄉鎮、街道團組織應當通過建立網上團員社群等方式主動加強聯系服務。③原就讀學校可保留團員組織關系6個月,最長不超過1年,校級或院級團委建立臺賬,編入“X屆畢業生團支部”集中管理,符合條件的及時轉出。
5.出國(境)學習生活
由出國(境)前所屬學校團組織保留團員組織關系,編入“出國(境)學習研究團員團支部”集中管理。
6.延遲畢業
就讀學校團組織在“智慧團建”系統中做好標記,建立“X屆畢業生延遲畢業團支部”集中管理。
二、時間安排
1.申請期
8月31日前,發起方提出轉接申請,在接收方未審核之前可撤銷,接收方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審核。
2.審核期
9月1日至9月30日,各級團組織應對接收到的各類轉接申請完成審核操作。
3.收尾期
團的領導機關督促及時完成各級團組織發起的轉接申請審核,10月31日前基本完成各類組織關系轉接工作。
三、智慧團建具體操作步驟分解
“智慧團建”線上操作流程
方式1
團員個人發起
第一步:登錄智慧團建系統,輸入自己的身份證號碼、密碼及驗證碼。
“智慧團建”平臺網址:https://zhtj.youth.cn/zhtj/
登錄賬號:團員個人身份證號
初始密碼:身份證后八位
(如忘記密碼,請聯系所屬團組織管理員申請重置密碼驗證碼)。
找回密碼操作:
1.學校領域團員:團支書可為自己班級的同學生成“重置密碼驗證碼”;各班級團支書賬號密碼忘記,可聯系學校團委管理員獲取賬號的“重置密碼驗證碼”。2.社會領域團員:由所在團組織管理員提供“重置密碼驗證碼”;各級團組織管理員密碼忘記,可聯系上級團組織管理員獲取“重置密碼驗證碼”。
第二步:進入個人頁面,點擊“關系轉接”版塊。
第三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是否屬于北京/廣東/福建區域,并如實選擇轉出原因。
點擊選擇“申請轉入組織”。(注意:確認前請務必提前與團組織溝通、聯系好并選擇對全稱,避免失誤。在選擇時請選擇到“團支部”一級,而非“團委”進行轉接申請。請盡量在上班時間進行操作,方便團支部對接。)
輸入常用聯系人的聯系方式,并將自己的情況如實備注并提交。
以上步驟操作成功后,請立刻聯系轉出團組織負責人審批通過,然后與轉入團組織負責人取得聯系,轉到未建團組織單位所在地鎮辦團委的,需由本人持由所在單位開具的工作證明、團組織關系轉接介紹信、團員證,到轉入團組織按程序轉接;轉到居住地鎮辦團委的,需由本人持居住證明或戶籍證明、團組織關系轉接介紹信、團員證,到轉入團組織按程序轉接,等待其審批同意“智慧團建”轉接申請。
第四步:看到這個圖證明組織關系轉接完成。
方式2
轉出團組織發起
管理員登錄系統進入管理中心,點擊“業務辦理-組織關系轉接辦理”菜單,點擊“辦理轉出”。
根據轉出團員個人及轉接信息,選擇填寫以下選項,填寫完成后點擊“提交”。
方式3
轉入團組織發起
管理員登錄系統進入管理中心,點擊“業務辦理-組織關系轉接辦理”菜單,點擊“辦理轉入”。
根據轉入團員個人及轉接信息,選擇填寫以下選項,填寫完成后點擊“提交”。
團員檔案和團組織關系轉接
常見問題Q&A
幫你解決所有問題~
二、時間安排
一、團員檔案類
1. 問:團員檔案有什么重要作用?
答:團員檔案是團員職業生涯中第一份正式檔案材料,應當十分珍視。2018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干部人事檔案工作條例》明確提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入團志愿書》、入團申請書等團員檔案材料納入干部人事檔案管理。
2. 問:團員檔案主要包括哪些材料?
答:團員檔案主要包括《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入團志愿書》、入團申請書、入團積極分子培養考察(團校學習結業)材料、團員證、團員登記表、團內獎懲材料等。
3.問:首要團員檔案是什么?
答:入團志愿書是首要團員檔案。
4.問:對建立團員電子檔案有什么要求?
答:自2020年起,依托“智慧團建”系統,以新發展團員為重點,建立團員電子檔案庫。
5.問:學生團員檔案如何管理?
答:學生團員檔案一般納入學籍檔案進行管理,原則上隨學籍檔案轉移,由學校團組織管理。
6.問:已建立人事檔案的團員檔案如何管理?
答:已建立人事檔案的,由具備人事檔案管理權限的用人單位,或由縣級及以上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授權管理服務機構等人事檔案管理服務機構統一管理。
7.問:未建立人事檔案的團員檔案如何管理?
答:未建立人事檔案的,一般由縣級團委統一管理,有條件的地方也可由鄉鎮、街道團組織管理。
8.問:團員檔案遺失如何處理?
答:團員檔案遺失或不完整的,一般由其隸屬團組織或入團時所在單位團組織出具證明。
9.問:補辦團員檔案有什么要求?
答:①團員身份核實無誤的,可按程序補辦團員登記表、團員證等作為團員身份證明,不補辦入團志愿書。②補辦團員檔案及相關證明材料須真實可信,對提供虛假材料和檔案的應當追究相關單位和個人的責任。
10.問:團員檔案和團員組織關系的去向是否需要一致?
答:團員檔案按照檔案管理規定,由相關組織或單位統一管理,不一定要和組織關系去向完全一致。對于檔案存放在人才市場的畢業學生團員,其組織關系按實際去向轉接至工作單位、經常居住地或戶籍所在地團組織。
二、組織關系類
1.問:什么是團員組織關系?
答:團員組織關系是指團員對團的基層組織的隸屬關系。
2.問:為什么要轉接團組織關系?
答:《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章程》明確規定,團員由一個基層組織轉移到另一個基層組織,必須及時辦理組織關系轉接手續。無論是繼續學習深造,還是參加工作,或是暫時待業,都應及時轉接組織關系、交納團費、參加組織生活。這是每個團員應盡的基本義務。
3.問:不及時轉接組織關系會有什么影響?
答:容易造成團員與組織失去聯系,無法參加組織生活、行使團員權利、履行團員義務;可能導致團員身份難以核實,在申請入黨、參加公務員或事業單位、國有企業招考、參軍入伍等方面受到影響;無法參加團內榮譽表彰等。
4.問:團員組織關系如何隸屬?
答:每個團員都必須編入團的一個支部。有固定學習、工作單位且單位已經建立團組織的團員,編入其所在單位團組織。
5.問:單位沒有團組織,團員組織關系應如何隸屬?
答:單位未建立團組織的,一般編入其經常居住地或單位所在地團組織。
6.問:沒有固定學習、工作單位的團員,團員組織關系應如何隸屬?
答:沒有固定學習、工作單位的團員,一般編入本人居住地或戶籍所在地團組織。
7.問:團員外出組織關系應如何轉接?
答:外出學習、工作、生活6個月以上,并且地點相對固定的,一般應當將其組織關系轉至外出地學習、工作單位的團組織或相應屬地團組織,具備條件的也可轉至青年之家或團屬青年社團中的團組織。
8.問:團組織接收團員組織關系時是否需要核查檔案?
答:團組織接收團員組織關系時,如有必要,可以采取適當方式查核團員檔案。
9.問:團員轉接組織關系過程中如何管理?
答:對組織關系轉出但尚未被接收的團員,原所在團組織仍然負有管理責任。
10.問:團員轉接組織關系被拒絕如何處理?
答:團組織不得無故拒轉拒接團員組織關系。對于團籍正常、檔案和團員身份無誤、轉接原因和去向的清楚的,團組織應按照要求予以辦理。團員認為拒轉拒接不合理的,可以向相應上一級團組織反映。
11.問:學生團員畢業后未升學或未落實就業去向,組織關系如何轉接?
答:學校學生團員畢業后未升學或未落實就業去向的,一般可在原學校保留組織關系6個月,最長不超過1年,符合條件的應當及時轉出。
12.問:學生團員畢業后組織關系轉到鄉鎮、街道應如何管理?
答:對組織關系轉至居住地、戶籍地所在鄉鎮、街道的畢業學生團員,鄉鎮、街道團組織應當主動加強聯系服務,持續關注其就業動向,及時跟進做好組織關系轉接。
13.問:出國(境)學習工作生活人員中的團員組織關系如何管理?
答:對出國(境)學習工作生活人員中的團員,由出國(境)前所屬團組織保留其組織關系。出國(境)團員集中的學校或單位團組織,應當通過建立網上團員社群等方式加強聯系服務。出國(境)團員返回后按照規定恢復組織生活。
14.問:什么是流動團員?
答:流動團員是指外出6個月以上且沒有轉移組織關系的團員。團組織應當通過網絡等形式保持聯系,跟進做好教育培訓、管理服務等工作。
15.問:對流動團員履行義務有什么要求?
答:除團章規定的團員義務外,流動團員應當通過定期報到或電話、網絡等方式,主動與保留其組織關系的團組織聯系,每半年至少聯系1次。流動團員應當主動交納團費,沒有正當理由,連續6個月不交納團費、不過團的組織生活,或連續6個月不做團組織分配的工作,按照自行脫團予以除名。
16.問:流動團員與團組織失去聯系會有什么后果?
答:與團組織失去聯系1年以上,將會被停止團籍,停止團籍2年后確實無法取得聯系的,按照自行脫團予以除名。這將會給本人的學習工作生活帶來難以彌補的影響。
三、操作辦理類
1.問:組織關系線上轉接和線下轉接的關系是怎樣的?
答:線下組織關系轉接應與線上轉接去向一致、同步進行。除參軍入伍等轉入涉密單位的情況外,線上線下不能相互替代。
2.問:畢業學生團員組織關系轉接工作是否與領取畢業證書、學位證書等掛鉤?
答:不掛鉤。任何學校團組織不得將團員組織關系轉接與畢業證書、學位證書發放掛鉤,不得以未轉接組織關系為由,不正常發放畢業證書、學位證書。
3.問:已找到工作的畢業學生團員,是否可以將團組織關系轉往戶籍所在地團組織?
答:不可以。此類情況組織關系應轉至工作單位團組織。工作單位不具備建團條件的,可轉至團員經常居住地或工作單位所在的鄉鎮、街道團組織。
4.問:團組織在接收審批團員轉入申請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答:一是審核團員的基本信息等;二是與團員本人保持聯系,建立微信群等網絡社群,及時動態更新團員有關信息和聯系方式,安排團員線下報到;三是根據需要可要求流動團員填寫《流動團員管理服務告知書》。
5.問:流動團員管理服務告知書如何使用?
答:為防止團員“在網失聯”,團組織可根據需要要求流動團員填寫《流動團員管理服務告知書》并簽字確認,強化團員身份意識、告知流動團員義務責任。比如,轉入鄉鎮(街道)、村(社區)團組織但本人并不在當地的流動團員;畢業后組織關系仍保留在學校的流動團員等。線下報到確有困難的,團員簽名后可向團組織報送電子版。
6.問:組織關系已完成轉入的團員,團組織應開展哪些工作?
答:從組織關系轉入起,團員就成為團組織的教育管理服務對象。一是與團員保持聯系,建立網絡社群,結合實際安排團員線下到團支部報到;二是開展“三會兩制一課”等組織生活,按期收繳團費;三是團員前往外地工作或學習,應及時按規定將其組織關系轉出。
瀘州市各級團組織“智慧團建”
學社銜接工作咨詢電話
掃碼可查看
來 源 | 部分來源于團建頭條
編 輯 | 李 靜
一審一校 | 朱 露
二審二校丨朱菊云
三審三校丨劉亞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