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 源 |央廣軍事
2025年全國高考今天開考
上午進行了語文科目的考試
今年,教育部教育考試院命制的
語文作文試題共2道
北京、上海、天津三地
采用自主命題
2025年高考作文題都有哪些
一起來先睹為快
全國一卷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
他想要給孩子們唱上一段,可是心里直翻騰,開不了口。
——老舍《鼓書藝人》(見全國一卷閱讀II)
假如我是一只鳥,
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艾青《我愛這土地》
我要以帶血的手和你們一一擁抱,
因為一個民族已經(jīng)起來
——穆旦《贊美》
以上材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全國二卷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
“昨夜閑潭夢落花”“我欲因之夢吳越”“鐵馬冰河入夢來”……夢往往以一種獨特的方式呈現(xiàn)我們的感受和期冀,為我們打開更浩瀚的天空。我們也常常向別人講述自己的夢,用文字記錄自己的夢,以行動實現(xiàn)自己的夢。
如果有一天,我們能夠?qū)糍浻杷恕?/p>
以上材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北京卷
微寫作(10分)
從下面三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不超過150字。不透露所在區(qū)、學校及個人信息。
(1)學校國學社擬邀請一名學者來校做題為“古人的修身觀”的講座,請你給社團公眾號寫一段關于講座的宣傳語,吸引更多同學來聽。要求:語言得體,有吸引力。
(2)教師節(jié)到來之際,班級準備開一次班會,為老師們頒獎,請你參與獎項設計。你最想設計一個什么獎,為什么?要求:寫出該獎項的名稱;言之成理,條理清晰。
(3)請以“輕”為題目,寫一首小詩或一段抒情文字。要求:感情真摯,語言生動,有感染力。
作文(50分)
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將題目寫在答題卡上。不透露所在區(qū)、學校及個人信息。
(1)運動員在中長跑時會出現(xiàn)“極點”反應:呼吸艱難,四肢乏力。但通過調(diào)整節(jié)奏、激發(fā)斗志,越過極點后,身體會重獲活力,奔跑會進入新階段。這樣的現(xiàn)象被稱為“第二次呼吸”。其實,很多領域都存在類似現(xiàn)象。
請以“由‘第二次呼吸’說開去”為題,寫一篇議論文。
要求:論點明確,論據(jù)充實,論證合理;語言流暢,書寫清晰。
(2)生活中,到處都有數(shù)字在閃耀,如比賽記分牌、新年倒計時、車站電子時刻表、智能家電顯示屏等。數(shù)字閃耀之時,可能是激動的時刻,可能是收獲的見證,也可能是幸福的日常……
請以“當數(shù)字閃耀時”為題,寫一篇記敘文。
要求:思想健康;內(nèi)容充實、合理,有細節(jié)描寫;語言流暢,書寫清晰。
上海卷
有學者用“專”“轉(zhuǎn)”“傳”概括當下三類文章:“專”指專業(yè)文章;“轉(zhuǎn)”指被轉(zhuǎn)發(fā)的通俗文章;“傳”指獲得廣泛傳播的佳作,甚至是傳世文章。他提出,專業(yè)文章可以變成被轉(zhuǎn)發(fā)的通俗文章,而面對大量“轉(zhuǎn)”文,讀者又不免期待可傳世的文章。
由“專”到“傳”,必定要經(jīng)過“轉(zhuǎn)”嗎?請聯(lián)系社會生活,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認識與思考。
要求:(1)自擬題目;(2)不少于800字。
天津卷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
車輪的輻條一根一根,向心輳集,連接起居于中心的輪轂。輻集而輪運,勁直的輻條匯聚于輪轂,車輪支撐起載重的車輛,滾滾向前。
你對這段話有怎樣的聯(lián)想與思考?請結(jié)合自身體驗,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選角度,自擬標題;
②文體不限(詩歌除外),文體特征明顯;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襲,不得套作。
2025年高考語文全國卷作文題解析
2025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教育部教育考試院命制的語文作文試題共2道。試題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建設教育強國”和“文化傳承發(fā)展”的重要論述精神,聚焦“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重點考查語文素養(yǎng)、時代意識與家國情懷,激發(fā)好奇心與想象力,鼓勵個性化表達,助力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
堅持價值引領,緊扣時代脈搏。全國一卷作文題“民族魂”圍繞抗戰(zhàn)勝利80周年紀念主題,從國家苦難的文學記憶出發(fā),指向可歌可泣的民族新生,引導考生在情感層面與民族魂、時代精神同頻共振。全國二卷作文題“夢的贈予”鼓勵考生“敢于有夢、勇于追夢、勤于圓夢”,引導考生觀察生活與關心他人,思考個人與時代、社會之間的關聯(lián),為中國夢增添強大的青春能量。
拓寬思考空間,鼓勵個性表達。作文題貼近考生生活,每道題可寫的空間與切入角度都很多,考生既可以書寫時代主題,也可以從自身生活經(jīng)驗談起。材料指向既是想象的,又是現(xiàn)實的,由現(xiàn)實展開想象,由想象觀照現(xiàn)實,為考生打開審題立意的多維度空間。
注重情感體驗,彰顯以人為本。作文題的材料分別選擇現(xiàn)代詩歌與古代詩歌,文字簡潔,意蘊豐富。兩道試題均強調(diào)文學經(jīng)典的浸潤作用,引導考生從審美體驗出發(fā),歸納聯(lián)想,或生動記敘,或深入論證。在數(shù)智化時代,試題聚焦情感體驗、積淀沉潛、實踐參與等無法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品質(zhì),考查考生的思辨深度,彰顯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
寫作門檻不高,難度梯度合理。2025年高考兩道作文試題精心選材,言簡意賅,不在審題立意上設置門檻。不同水平的考生結(jié)合日常閱讀、歷史感悟、生活體驗或社會議題都能找到寫作的切入點,都有話可說;但邏輯清晰、表達真誠、語言流暢的考生會脫穎而出。
主 編 |陳一凡
編 審 |張少波
編 輯 |王石萌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