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賽場上叱咤風云的“乒乓女皇”,到家庭中溫柔堅定的母親,王楠的人生仿佛從不曾平靜。
哪怕在她退役多年之后,她的名字仍舊頻繁登上熱搜——不是因為又獲得了什么獎牌,而是因為她給國乒送出了價值3500萬的房產和18斤重的金牌。
有人稱贊她真情流露,也有人質疑其“高調作秀”。這是怎么回事呢?
提起王楠,中國乒乓球迷至今耳熟能詳。她7歲與乒乓球結緣,憑借出色的表現從地方隊嶄露頭角,15歲成功入選國家隊。
16歲時,她在瑞典公開賽上一鳴驚人,一舉拿下冠軍,令業內人士大為震驚。
此后的十余年,她在國際賽場上披荊斬棘,共獲得24個世界冠軍,并成為中國女乒首位“全滿貫”選手。
正當事業如日中天之時,一次偶然的聚會,王楠的人生軌跡迎來了另一道重要的轉折。
2001 年,在劉國梁組織的一場國乒隊員聚餐活動中,王楠與比自己年長八歲的郭斌初次相識。那天,她一身便裝、頭發未干,顯得格外自然隨性,卻意外打動了坐在對面的男人。
此后,郭斌便開始頻繁出現在她的生活中,不遠千里趕去觀賽、每晚長談數小時,情感逐漸升溫。
然而兩人的戀情并非一帆風順,最初,王楠的父母并不看好這段感情,他們的顧慮,并非毫無根據。
郭斌出生于山東威海,是白手起家的地產大亨,早年家境貧寒,童年被寄養在親戚家,直到十歲才回到父母身邊。
他吃過苦、受過累,從社會最底層一步步走向成功,最終成為威海地產界的風云人物。但他曾有過一段婚姻,并育有一子,雖然撫養權歸前妻,可這件事依然成為王楠父母的一道心理障礙。
更重要的是,他們擔心,女兒會因差距過大和郭斌的“復雜背景”而吃虧,尤其是他身為商人,更讓老人心中多了一層防備。
不過,郭斌并未退縮。他用細膩的關懷逐漸打動王楠的父母:在王楠鼻炎手術期間,他守在病床前舉著氧氣瓶長達四小時毫無怨言;在生活中,他處處體貼,事無巨細。
漸漸地,王楠的父母放下了心結,接受了這個看似“高調”,實則踏實可靠的男人。
2005年,兩人登記結婚,但幸福的節奏剛剛開始,卻被一場始料未及的變故打斷。
結婚僅47天,王楠在一次體檢中被查出罹患甲狀腺癌。噩耗降臨,王楠和家人幾乎崩潰。
母親痛哭道:“若是早知道有今天,就不讓你嫁給女婿了。”但郭斌卻態度堅決地表示:“我現在最遺憾的,就是沒有早點娶她。”
整個治療過程中,他始終陪伴在側,不離不棄。最終,王楠康復歸來,并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再度披掛上陣,拿下銀牌后光榮退役。
這段經歷,也成為她與郭斌情感最深刻的印記。
退役后,王楠的生活并未遠離乒乓球。
2016 年,她迎來了女兒郭依嘉的誕生,之后創辦 “國球舍”,親自投身于乒乓球教學,將自己對這項運動的熱愛傳遞給孩子們,讓這份熱愛得以延續。
女兒3歲開始練球,8歲時已經站上國少隊的選拔賽場。可2023年、2024年兩度落選,最新一次更是在32強中早早出局。
失利后,小女孩靠在墻上落淚,王楠忍著心痛安慰她:“比賽輸了可以再來,人生才剛剛開始。”
盡管失望,但母女倆都沒氣餒。王楠沒有為女兒走“后門”,盡管劉國梁是她的老友、也是她婚姻的紅娘。網友為此點贊她“重情義卻守規矩”。
相比低調育女,王楠與郭斌在捐贈上的“高調”,卻常遭質疑。
東京奧運會時,他們為七位國乒選手送出市值超3500萬元的房產。
巴黎奧運會,又為三位選手送出共重18斤、價值超500萬的純金獎牌。
豪舉背后卻引來不少非議,有人質疑他們炒作博眼球、搞“飯圈文化”。
對此,郭斌公開回應:“本想朋友也送另外三塊金牌,但因輿論壓力而作罷。”
這一切,外人或許看不懂,但對王楠來說,國乒不僅是事業,更是信仰。而對郭斌而言,支持妻子的熱愛,是愛的本質。
如今的王楠,身份已不僅是冠軍、妻子和母親,更是公益人、企業家、體育推廣者。她一面為女兒鋪路,一面為國球盡力。外界的質疑雖多,她卻始終篤定走自己的路。
不是所有人的善意都能被理解,也不是每一份堅持都會被掌聲環繞。但正如她自己所說:“你熱愛的一切,終將以另一種方式回饋你。”
而這句話,也正是她一生的寫照。#王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