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賽期一向是CBA輿論場的修羅場,這不,遼寧男籃的第一筆引援剛爆出來,球迷就炸了鍋,吳昌澤,那個靠著全運會一場硬仗刷了不少存在感的青訓內線,終于要回歸了,這事放在去年,可能還不算什么大新聞,可眼下遼籃的內線現狀,真是讓人一聲嘆息,玄冥二老年紀上來了,付豪上賽季三分手感掉線,別說頂級豪門了,就是一般季后賽隊伍,這樣的內線輪換都得擺爛幾場,吳昌澤的回歸怎么看都有點“救火隊員的味道,問題來了,他真能填上這塊缺口嗎,還是只是臨時補鍋?
先說全運會那場,遼寧遇上四川,后者陣容里國手堆一桌,孫銘徽、胡金秋、周琦,怎么看都是大熱門,結果吳昌澤出場21分鐘,14投6中,三分球11中5,砍下17分4板1斷,得分僅次于趙繼偉,這效率說句“國產4號位天花板雖然夸張,但你要說他是遼籃能用的內線新鮮血液,這誰都挑不出毛病,技術層面,吳昌澤的腳下活還真不虛,籃板能力合格,最重要的是三分夠準,空間型內線在CBA本來就稀缺,更別說他熟悉楊鳴的戰術,能無縫銜接,這種定位明確、上來就高效的球員,遼籃現在太需要了。
但別急著給他“救世主待遇,畢竟CBA不是一場定生死,遼籃上賽季把吳昌澤租去吉林,換來的是他場均30.6分鐘、7.2分、4.7板、三分命中率38.1%的數據,這賬面看著不炸裂,但考慮到吉林那堆“青年軍打法,吳昌澤能在輪換里站穩腳跟,說明他確實漲球了,說白了,租借這一年,遼籃等于替自己培養了個能用的空間內線,楊鳴早就盯上了。
遼籃內線短板不是一天兩天了,玄冥二老的故事講了好幾年,網友都能背出他們的傷病史和出場時間分配,付豪三分下滑直接影響球隊拉開空間的能力,想想上賽季那些被對手“包夾持球人、放4號位投籃的回合,遼籃真是沒招,別看外面總喊“遼籃體系強,其實內線已經快被掏空了,這時候吳昌澤回歸,恰好能補上空間化的缺口,他是那種能拉開空間的4號位,能持球終結,也能外圍策應,打四川那場就是最直觀的例子,對手擺明了敢放他三分,結果被吳昌澤一通輸出,直接打臉。
當然,遼籃敢第一時間官宣召回吳昌澤,也不是光看一場球的熱度,更多是現實因素逼著他們出手,一方面,球隊內線確實青黃不接,板凳深度不夠,老將體能也守不住一個賽季,另一方面,楊鳴一直強調“內線空間化,但沒人能像吳昌澤這樣有腳步又有投射,外援用得再多,關鍵時刻還是要本土內線能站出來,說白了,遼籃用吳昌澤,是在給自己多留一條后路,誰都清楚,賽季后半段拼的是陣容完整性和即戰力。
球迷有疑問:吳昌澤這類型球員,能不能真正扛大旗,還是只是“錦上添花?說實話,這還得看楊鳴怎么用人,遼籃體系一向講究團隊協作,吳昌澤不是那種能單核帶隊的人,但他能在體系里把自己特點打出來,比如擋拆外彈、弱側拉開空間、順下終結,這些都是遼籃進攻端急需的板塊,別忘了,去年全運會遼寧就是靠他和趙繼偉的空間組合,打爆了對手的防守,吳昌澤屬于那種“體系型拼圖,不是全明星,但能把球隊短板補得更順。
再說點現實,遼籃有權提前召回外租球員,這其實是管理層對未來陣容規劃的信號,內線儲備越厚,賽季下半段越能扛風險,尤其CBA經常傷病滿天飛,季后賽前一堆主力輪休,沒板凳深度就等著被對噴,吳昌澤這種“既能內線頂防、又能外線放冷箭的球員,正好卡在遼籃的戰術缺口上,這操作說不上多騷,但絕對務實。
當然,吳昌澤回歸就能解決遼籃所有問題嗎?顯然不能,遼籃問題不止內線短板,陣地戰缺乏多點持球、外線得分點老化,這些都不是單靠一個青訓內線能翻過去的坎,不過在“擺爛or爭冠的天平上,遼籃至少給自己加了一點砝碼,像這種“不花哨但實用的召回操作,有時候比簽個大牌外援更靠譜,畢竟CBA賽場,最后拼的還是誰能把底牌用明白。
話說回來,吳昌澤這波回歸,既是遼籃內線重建的信號,也是俱樂部管理層對未來的押注,球迷看熱鬧,懂球的看門道,遼籃不是沒出過“臨陣換將翻車的事,但這次召回吳昌澤,說不上多驚天動地,起碼是一步扎實棋,未來他能不能成為“新一代內線中流砥柱,還得看賽季怎么走,不過現在的CBA,誰敢拍胸脯說自己永遠不缺內線?
總之,遼籃首簽定吳昌澤,其實就是把選擇權握在自己手里,既能補短板,也能應對傷病,算不上徹底重建,但起碼是個好的開始,楊鳴怎么用、吳昌澤能走多遠,這些都得等新賽季揭曉,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遼籃內線這鍋水,終于開始沸騰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