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紹容,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縣擂鼓鎮五星村黨支部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
本文為《中國審判》雜志原創稿件
文| 本刊記者 常翔宇 通訊員 王燕
走進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擂鼓鎮五星村,在青山綠樹掩映之下,整齊的瓦房和嶄新的樓房錯落有致,規整平坦的水泥路四通八達。然而,以前的五星村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養女不嫁五星村,天晴下雨路很溜。”五星村變化的背后是全國人大代表,該村黨支部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余紹容和全村百姓共同奮斗的故事。
01
“苦黃連”終讓百姓嘗到了甜
1997年,24歲的余紹容嫁入五星村。很快,剛毅果敢、思路清晰的她便被村委會“相中”,成了村婦女干部。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發生,五星村受災十分嚴重。“當時感覺外面兩座山都合在一起了,還形成了堰塞湖,路全斷了,我們是帶著老百姓翻山出去的。”余紹容回憶道。在完成災后重建任務后,余紹容便開始思考怎樣增加村民的收入。
“一個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富。”為了讓村民走出一條脫貧致富的路子,余紹容和五星村“兩委”干部經過數次討論及調研,最終決定發揮五星村氣候、溫度、土壤的天然優勢,憑借村民豐富的經驗和種植技術,發展傳統的黃連種植產業。
“我們決定大規模種植黃連后,面臨著土地成本高、產品質量差等問題。”余紹容回憶說。
面對這些問題,有些村民打起了“退堂鼓”,但余紹容始終相信“苦黃連”是一條“甜出路”。面對土地成本問題,余紹容與村干部來到綿陽市平武縣考察,經過多輪談判,最終以低于預期的價格租到合適的土地。此外,考慮到農戶個體種植黃連無法保障產品質量,余紹容便推動該村成立國富種植專業合作社,以“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共同發展黃連產業。
如今,黃連種植已成為五星村的重要產業,全村黃連種植規模已達3000余畝,實現年產值上百萬元,五星村也早已實現了從貧困村到富裕村的華麗轉變。
02
高質量建言獻策
“剛當選全國人大代表的時候,我很激動但也很忐忑,怕辜負大家對我的殷切期望。”回憶起2018年首次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的感受,余紹容說道。
為了當好全國人大代表,余紹容下了不少功夫:堅持練習普通話、虛心向其他領域的人大代表請教、努力思考并提出更多更好的意見建議……當選全國人大代表7年來,余紹容始終滿懷熱情、信念堅定地履行著全國人大代表的職責。
“作為村委會主任,我的職責是為村民服務好,帶領村民把日子越過越紅火。作為全國人大代表,我不能只關心村里的發展,還要關注更多的領域,反映更多人民群眾的心聲。”余紹容說。
“邁開步子走村入戶,敞開大門當面傾聽,俯下身子多看多問。”這是余紹容總結的如何了解群眾需求的辦法。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余紹容同其他代表聯名提交了《關于加強耕地保護提升耕地質量的建議》,內容涉及動態調整彈性政策、構建補償機制、激活土地流轉的“人口杠桿”等方面的內容。
在參加四川省代表團討論時,余紹容還提出了多項關于農村發展、民生改善的建議,這些建議得到了其他人大代表及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和積極響應。
“作為全國人大代表,我必須牢記‘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的初心和使命,不斷學習和進步,始終以高標準要求自己、服務群眾,為城鄉基層治理和鄉村振興發出光和熱!”余紹容的話擲地有聲。
03
助力城鄉基層治理
“人民法庭的布局更加合理,設備設施更加現代化,特別是‘云上法庭’的在線調解,確實能減輕群眾的訴累。”
“在一場場‘沉浸式’的協助執行中,我深深感受到執行干警的不易。綿陽兩級法院(以下簡稱‘綿陽法院’)通過一項項舉措,確保了當事人的勝訴權益得以實現。”
“綿陽法院邀請代表委員參與調解工作的創新做法,讓代表履職充分融入百姓之中,也達到了從前端為群眾排憂解難的良好效果。”
近年來,余紹容多次受邀走進綿陽法院,詳細了解“24小時自助法院”的運行情況,體驗“云上法庭”“融享法庭”等現代司法科技的魅力,感受現代訴訟服務和審判工作為當事人帶來的便利。
作為扎根基層的人大代表,余紹容十分關注城鄉基層治理的相關問題。她多次參與糾紛調解工作,在她參與調解的一起贍養糾紛中,92歲的羌族老人與兩個女兒冰釋前嫌,重拾親情。該案例被央視拍攝成專題片《母親的心愿》。在余紹容協助執行的一起案件中,她促成雙方當事人達成協議,被執行人現場支付了被執行款項。
“綿陽法院借勢代表委員,借力社會志愿者,借智羌族老人、鄉賢,發揮他們人熟、事熟、情況熟的優勢,是解決群眾矛盾糾紛的好做法。”在肯定綿陽法院工作的同時,余紹容提出建議:“希望人民法院能夠加強新時代人民法庭工作,打造與當地民風、民俗契合的特色品牌法庭,為城鄉基層治理提供更多優質服務。同時,人民法院可以在法律風險預判、履行能力評估、合同簽訂等方面為‘鄉村企業’提供更加精準、高效的司法服務,守護鄉村產業發展,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從黃連地里的“帶頭人”到人民大會堂的“建言者”,余紹容的每一次“跨界”都帶著羌族人特有的堅韌與智慧。她用一腔熱血在鄉村振興的畫卷上,繡出一幅“產業興、治理優、民心聚”的新時代羌族村莊美景圖。當羌笛在法治的山風中響起,古老村寨正以自信的姿態,邁向更遼闊的春天。
本期封面及目錄
<<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
《中國審判》雜志2025年第10期
中國審判新聞半月刊·總第368期
編輯/孫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