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斧頭,砍倒了一棵樹,也砍出來個刑罰。
2024年,四川一老農(nóng),為了自己種的黃連健康生長,砍掉了兩棵樹。
結(jié)果,他竟因為其中的一棵樹,被判了7個月刑還被罰2000元。
這是什么“牢底坐穿樹”,如此“金貴”?
2024年4月的一天,五十多歲的老劉,一大早就背著鋤頭上山了。
他是要去自己三年前開墾出來種黃連的林地干農(nóng)活。
在林地間干活的時候,他突然發(fā)覺,黃連地邊的兩棵樹有些“礙事”。
這兩棵樹長得過于茂盛,正好擋住了陽光,不利于黃連生長。
好不容開墾出來的地,加上現(xiàn)在黃連長的不錯,不能讓這兩棵樹給耽誤了。
于是在4月中,老劉就砍掉了這兩棵樹。但令老劉意外的是,2個月后民警找上了門。
民警告訴老劉犯法了,還可能會被判刑。不就砍了兩棵樹,咋還扯上違法了?
原來老劉砍倒的兩棵樹中,有一棵樹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
一級保護植物什么概念,那可是和大熊貓一個等級的,這可讓老劉傻眼了。
他就想種點兒黃連養(yǎng)家,真不知道這樹是保護植物,要是知道絕對不會動斧子的。
可事情已經(jīng)發(fā)生了,即使老劉是因為無知而砍伐了保護植物,也會受到懲罰。
由于老劉認罪態(tài)度良好,經(jīng)過量刑,他因危害國家重點保護植物罪,被判有期徒刑7個月,緩刑1年,并處罰金2000元。
這棵讓老劉“牢底坐穿”的植物究竟是什么?
其實,這棵“金貴”的樹就是珙桐。珙桐又叫鴿子樹、空桐,是一種十分珍稀的樹種。
為啥珍稀?這得從珙桐的傳奇身世先說起,畢竟它可是被稱作“植物界的大熊貓”。
珙桐是我國特有的第三紀孑遺植物。
特有是因為在第四紀冰川時期,大部分地區(qū)的珙桐相繼滅絕,只有在我國華中偏南山區(qū)生長的珙桐頑強地活了下來。
即使是活了下來,珙桐的種群數(shù)量也不多,分布生長的范圍也比較狹小。
它們主要長在我國湖南湖北西部、四川、云貴兩省北部。生長區(qū)域受限成為其珍稀的原因之一。
珙桐喜愛溫涼濕潤的環(huán)境,常生于海拔1500-2200米的常綠闊葉落葉闊葉混交林中。
它們喜光但是不耐高溫,對土壤的適應(yīng)性較強,這也可能是它們能存活下來的原因之一。
作為一種落葉喬木,珙桐能長到15-20米高,直徑能有1米,樹皮是深灰色,常裂成薄片脫落。
要說珙桐最吸引人的,肯定是它那潔白的花瓣。
在古代“珙”指一種玉,古人覺得這種桐樹的花瓣潔白如玉,因此給其命名“珙桐”。
西方人稱珙桐為“中國鴿子樹”,因為珙桐開花時,滿樹的潔白花苞片舒展,如同白鴿立在樹上。
山風一吹,花苞搖曳,仿佛千萬白鴿振翅,給人一種震撼感。
很多人認為珙桐樹上長出的白色的大苞片就是它的花,其實那不是,只是大家習慣說了。
珙桐真正的花,實際上是兩朵苞片里長的“紫色小球”,授粉后花會變成一個狀似小梨的核果。
珙桐的果實為長卵圓形核果,果皮比較薄,果質(zhì)厚實。要說它最堅硬的地方,當屬它的果核。
珙桐的果核,也就是它的種子,外表具有溝紋,且十分堅硬。堅硬質(zhì)地的種子為其物種保留做出了貢獻。
但是同樣是因為堅硬的種子,珙桐的自然更新受到了限制。
過硬的種子不易生長,不僅如此,珙桐的種子還時常進入休眠期,只有在合適的環(huán)境才會萌發(fā)。
種子不發(fā)芽就不好繁殖,這也是為何其種群數(shù)量一直不多,成為珍稀植物的主要原因。
作為我國特有的物種,如果珙桐的數(shù)量不增多反而在減少,最終它的結(jié)局只能是滅亡。
經(jīng)過漫長的進化再走向消亡,這種情況是人類所不愿看見的。
于是我國科研人員為保護珙桐,做出了不少努力,其中還有件趣聞。
對珙桐的繁衍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解決它種子發(fā)育的困難,我國科研人員也重視這點。
他們對珙桐的種子進行了各種實驗,希望通過人工干預,繁育出能萌發(fā)的種子。
可即使是用開水燙種子、用各種溶液浸泡種子,甚至動物吞食再排出等的手段,依舊沒有成功。
無數(shù)次的失敗考驗著科研人員們,就在他們接近崩潰的時候,一個無心之舉直接讓“天亮了”。
原來在繁育的過程中,有幾粒珙桐種子掉進了林場工人自用的尿桶中。研究人員就想著讓它們在里面泡泡,之后再取出來種。
抱著試一試的想法,科研人員就觀察著這種被尿液浸泡過的種子,沒想到種子還真發(fā)芽了。
種子發(fā)芽的問題得到解決,人們也不再對珙桐的滅絕提心吊膽,甚至神農(nóng)架研究還將珙桐種子的發(fā)芽率提高到70%。
雖然人工繁育工作蒸蒸日上,讓珙桐的數(shù)量日漸增多。可對于野生的珙桐,還是存在威脅的。
野生珙桐受到的最大威脅,還是來自人類。許多野生珙桐的死亡,源于人類的砍伐。
許多人在砍伐樹木的時候,不對樹種加以區(qū)分,很容易在無意間就將珙桐砍伐了。
前文的老劉就是最好的例子,在砍伐之后,不僅珙桐受到了傷害,人也惹上了麻煩。
因此,對于這種珍貴的國家級一級野生植物物種,不要隨意砍伐,甚至是故意砍伐。
砍伐后的結(jié)果,對很多人而言將是“滅頂之災(zāi)”。其實這也提醒著人們,對于未知的生物,不管是動物還是植物,最好不要輕易采摘、捕捉。
我國對珙桐不僅進行了人工繁育、法律保護,還為其建立了多個保護區(qū),人們可以對珙桐進行關(guān)注,這樣也能促進其的保護。
一株珙桐,續(xù)存著千萬年的自然密碼,希望它那滿樹的“白鴿”,永遠展翅在自然里。
對此,你怎么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