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農民日報
盛夏時節,四川省綿陽市安州區河清鎮試驗田里禾苗青青,隨風搖曳,長勢喜人。安州區迎來了規模最大的一場稻種“比武”,72個水稻新品種在這里扎了根,來自11家科研單位和種業企業的育種成果,正悄悄展開一場“較量”。
田壟間,豎立的小木牌標注著品種名稱和“出身”:有的來自省農科院,有的出自四川農業大學,還有的是企業自主培育。別看這些稻種模樣相近,卻各有“神通”:有的專攻高產,是名副其實的“產量能手”;有的自帶“防鎘”技能,吃著更安心;還有的瞄準了本地米粉產業,淀粉含量正合適。
“你看這株,分蘗力強,抗病性也不錯?!毙缕贩N展示示范基地負責人唐勇撥開稻穗,指著一株長勢喜人的稻苗說。農技員們仔細記下每塊田內水稻的株高、葉色,連病蟲害發生情況都不“放過”。眼下,這些新品種正處于控苗的關鍵階段,農技員們將對這些品種的長勢、抗性、產量潛力等進行全程精細化的田間管理和觀察記錄。
近年來,安州區不斷加大對育種工作的投入。“十四五”期間,安州區整合投入資金5億元,全力打造標準化水稻制種基地。如今,全區4.5萬畝的基地里,高標準農田實現全覆蓋,從農田建設標準化到制種全程機械化、加工自動化、流程控制信息化、生產服務社會化一應俱全,打牢了育種產業基礎。在政策扶持上,安州也下足功夫,先后出臺《綿陽市安州區國家級雜交水稻種子生產基地管理辦法》和《關于支持雜交水稻制種基地建設的八條措施》,從生產秩序維護到企業利益保障,為育種產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在合作模式上,安州區通過“公司+基地+農戶”“公司+制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利益聯結機制,推行訂單農業,形成“水稻制種+中藥材”“水稻制種+油菜/蔬菜”等高效輪作模式,不僅實現了產業多元化發展,還帶動農戶增收。同時,深度開展政企共建融合,與宜賓市宜字頭種業有限責任公司、四川國豪種業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合作,聯動制種科研、生產、加工等全產業鏈。如今,已有近20家種業公司常駐安州。
安州區的育種成果也是卓有成效。2023年,成功選育出兩個水稻新品種并通過審定;國豪種業采用機械化、集約化、規?;N植模式,生產的種子出口越南、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等國家,每年出口12萬公斤左右。安州區河清鎮還積極引入高校資源,與中國農業大學共建“科技小院”“教授工作站”,接收來自清華大學、武漢大學等高校的暑期實踐大學生,為育種工作注入新活力。
這場“比武”不只是選種子。對種糧大戶來說,能提前看到哪個品種更適合本地水土;對米粉加工廠而言,專用稻品種意味著更穩定的原料;對科研人員來說,田間表現是育種方向的“指南針”。
據了解,農技人員將持續密切跟蹤各品種表現,積累關鍵數據,后續還會組織農技人員、種糧大戶及加工企業代表進行現場觀摩,綜合田間表現與實驗室檢測結果?!?月收獲后,我們將綜合產量、米質等數據,篩選出最適合在安州‘扎根落戶’的品種?!碧朴碌莱隽诉@場“比武”的實用價值——通過全程跟蹤、科學評估,讓良種與土地“精準匹配”,破解科研與生產“兩張皮”的難題。
從精準試種到全鏈條發展,安州區正以育種創新為筆,持續書寫保障糧食安全、助力鄉村振興的答卷。(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付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