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陳拙。
今天是高考最后一天,我專門停下手頭的事兒,想給大家帶來幾個故事。
原因是我在短視頻平臺上看到了一個人。
他叫韋東弈,是北京大學的助理教授,也被稱為數學界的天才。他在短視頻平臺上開通了賬號,只說了一句話,就在一天內吸粉上千萬,留言區更是有一百多萬條留言。
這些留言,多來自于孩子正在高考的家長,盼望孩子一定能考上高校。
我看到這些留言就想,他們對孩子的愛一定是真的,但孩子如果看到這樣的留言,感受到的壓力也或多或少存在著。
尤其在高考這種時間節點,我曾經那段時間,也被父母不斷提醒:這是決定你命運的幾天。
所以今天的這幾個故事,是給孩子的減壓的,或者說,是換一種角度去看高考。
首先高考并不完全決定你接下來的人生該如何過。
其次人生的樣子,取決于你真正付出時間、想要鉆研的領域。
今天我帶來的4個故事。其中兩個,是高考不一定成功,但人生“圓滿”的案例。
他們都做對了比起“完美完成學生時代”每一場考試,更加正確的選擇。
剩下兩個,來自考入名牌高校的作者們,就業以后的第一份工作的實際感受。他們發現,有些挑戰,比做對考題更難。有些收獲,也比成為高校學子更讓他們自豪。
我就不再給孩子們說太多鼓勵的話了,希望你們享受接下來的假期,閱讀故事,增長見識。
人生圓滿的案例
作者:陳百憂
職業:精神科醫生
第一個故事,來自精神科醫生陳百憂的病人,一個正值高考年紀的女孩。她曾想過尋短見,而醫生們為她制定的治療方案,是重新準備高考。甚至讓整個醫院都配合女孩復習。
她在這個過程里重新找到了生的希望。至于高考沒上大學的結果,那已經不重要了。因為她有了新的目標以后,重新籌備著又一年的復習,在醫生眼里,她多了一年消化內心創傷的時間。
故事的結尾,陳百憂說,那女孩瘦弱且布滿傷痕的身體里,已然充滿了力量。
作者:趙北侖
職業:邊境管理警察
警察趙北侖認識了一個特殊的女孩,她高考結束以后,成績都懶得查,就開始找奶茶店工作了。因為她覺得,查了也白查,上不了大專,不如早點出來工作養活自己。
可這個女孩心底卻又有一個警察夢。
她最終找到了一個外賣騎手的工作,利用這份工作走街串巷打探消息的便利,她也成為了當地警方手里最亮眼的王牌線人。
趙北侖說,看到這個女孩的人生,他終于懂了“突圍”這個字眼的含義。
找到讓自己比考好更自豪的職業
作者:李不疑
職業:律師
當一個空姐在職場遭遇騷擾,其他人都不理解、甚至質疑她時,還沒畢業的李不疑站在了她的身邊。兩人未曾謀面,卻用行為告訴對方,她們不能就這么算了。
李不疑告訴我,當年學法律的自己,也沒想好到底要不要當律師。直到經歷了這樣一起案子,才讓她走上了律師之路——要是沒贏,我就不做律師了。有點賭氣,但又如此追求公理。
后來這樣的案子她遇到了很多,結果還不錯,她沒有妥協,全都贏了。
作者:劉八百
職業:法醫
身為法醫,劉八百說,自己在新人時期很難接受的一件事,就是在工作時遇到熟人。那種昨天還笑著打招呼,今天就看到對方倒在地上的感覺很糟糕。
但這樣的事兒,被他的搭檔張法醫碰上了:“這個人我認識。”而這個故事,也給當年兩位法醫一個震撼的結尾:家庭里過度的掌控欲,與錯誤的教育理念是如此駭人。
后來,劉八百的每次尸檢,都不會忘記還原死者的家庭背景。他覺得,觀察并記錄這些親密關系里的“殺機”,讓更多人遠離極端家庭,是一件無比重要的事。
在這樣理念下,他的法醫工作,越干越有勁兒。
最近網上特別流行一句話:“別緊張,你我人生的容錯率奇高無比。”而這些故事就是最好的證明。還是開頭的那句話,無論考的好壞,你都值得接下來的這個假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