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景圣
全臺大罷免運動已經(jīng)進入政治風暴的核心。據(jù)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深夜放話,各地罷免團體向選委會提交的連署書已超過130萬份,已成功將31席國民黨民代送上“票決”斷頭臺。這場運動不僅是選民怒火的集結,更可能徹底改變立法機構版圖,撼動臺灣政壇的權力重心。
罷免門檻已破,民進黨磨刀霍霍。此次罷免行動不再是個別戰(zhàn)役,而是由上而下的全面動員。從柯建銘的強勢表態(tài)到綠營社群系統(tǒng)的輿論轟炸,一整套政黨級別的罷免操作鏈條早已成型。130萬份個資實名連署書,覆蓋全臺除綠營大本營外的大多數(shù)藍營選區(qū),顯然已具備動搖國民黨根基的現(xiàn)實力量。
連署目標明確,罷藍精確打擊,藍營則如坐針氈。從2024年初藍營在“以罷制罷”策略上節(jié)節(jié)敗退,到如今面對綠營整齊劃一的“罷藍突擊”,國民黨早已失去反制能力。尤其是31席藍營立委被正式列入罷免程序,幾乎注定國民黨將在立法機構失去目前勉強保持的微弱多數(shù)優(yōu)勢。
這不僅是一場席次之爭,更是一次關系到島內(nèi)政黨生死走向的對決。國民黨過去靠選區(qū)地利勉強維持席位,如今卻遭到全面清算,連南部縣市的地方組織都難保。此次若罷免投票通過,將重創(chuàng)藍營2026縣市長選舉布局,更幾乎宣告2028“大選無望”。
柯建銘直言,國民黨毫無反省,反而出現(xiàn)集體作弊、抄寫名冊、制造幽靈連署等違法行為。“組織性犯罪”這一重詞的使用,本身即是政治宣判,顯示藍營不僅在選民眼中形象破產(chǎn),更在對手眼中已毫無道德底線。
而藍營內(nèi)部也并不平靜。臺南國民黨人士劉子利指出,如果這波罷免行動讓民進黨重奪立法機構主導權,藍營等于提前繳械,未來2026、2028選戰(zhàn)都不用再打。他呼吁藍軍“以殊死之戰(zhàn)”應對這場全島范圍的政治圍剿。然而現(xiàn)實是,即便藍營再動員、再喊話,也很難在短期內(nèi)扭轉這場如洪水般的選民怒潮。
罷免制度原本是臺灣民主制度中的一項“監(jiān)督工具”,但此次被綠營系統(tǒng)性利用,演變?yōu)閷鴷鄶?shù)的一次定點清除。在民進黨掌握行政資源、輿論平臺和選務組織的情況下,這場罷免早已從制度性公民運動,滑向赤裸裸的權力重組行動。
值得注意的是,罷免聯(lián)署過程中,大量公開的作家、藝人、網(wǎng)紅公開站臺,強化了輿論包圍效應。從九把刀到楊雙子,從社群串聯(lián)到高校宣傳,綠營幾乎動員了文化界的全部話語資源。而藍營在媒體、社群和文化層面基本失聲,毫無制衡能力。
國民黨為了自保,在部分地區(qū)試圖拋出“罷免民進黨民意代表”的對沖策略,卻收效甚微。臺北市、桃園市的罷免吳思瑤、吳沛憶等綠委案,不僅連署失敗,甚至還陷入“造假連署”的司法泥潭。結果不僅未能打擊對手,反倒進一步消耗了黨內(nèi)基層組織的動員力。
在這場以“民主”之名進行的權力角逐中,民眾的參與意愿呈現(xiàn)高度兩極化。根據(jù)部分媒體民調,超過65%的選民甚至不知道自己選區(qū)是否在進行罷免,真正參與連署者比例不到5%。這顯示,大多數(shù)選民仍處于“被代表”狀態(tài),而政黨則借助制度進行資源再分配。
但政黨的存亡畢竟系于制度內(nèi)的民意基礎。一旦此次罷免成功,不僅藍營席次大減,民進黨也將借機重新主導議事規(guī)則、預算審查,甚至可能在修法層面推動更多黨利法案。藍營將徹底淪為“監(jiān)督無力”的在野空殼。
政治生態(tài)的失衡最終將侵蝕制度本身。立法機構失去平衡機制,只剩一黨主導,將使臺灣的政務議程完全朝綠營偏向。這種情勢一旦成型,將不是兩三次選戰(zhàn)可以扭轉,藍營將陷入長期邊緣化,甚至失去重回執(zhí)政軌道的可能。
從130萬份連署到31席民意代表被推入罷免程序,大罷免不只是政黨之間的短期斗爭,而是一場結構性重塑。如果國民黨不能從組織、策略、形象上徹底翻新,這場危機將不只是選舉失利,更可能是一個百年政黨走向謝幕的起點。
無論藍綠如何互搏,這場運動終將留下深刻的政治教訓,一個沒有自省能力、對民意失靈、策略老化的政黨,終將被淘汰出歷史舞臺。而罷免所釋放的社會動員力量,是否將繼續(xù)被制度吸收,還是淪為操弄工具,也將決定臺灣民主的真正走向。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