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錄取,出現了第一個撿漏的考生,第一批被退檔的考生,還有第一起志愿“烏龍”的考生。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第一個撿漏的考生:444分錄取到985大學。
能夠被985大學錄取,必須是“學神”級別,全國都一樣。比如河南省630分以上才有可能被985大學錄取。
而今年青海省一位考生只有444分,就錄上了985大學,成為全國今年首個撿漏考生。
這位考生特別幸運,他的理科成績是444分,在青海排名為7712位,最終被錄取到山東大學生物科學專業。
有人說了,這個考生幸運是在青海參加高考,那里是高考“洼地”,你讓他來河南省試試?
告訴你,即使在青海省,這個分數距離985大學錄取分數線也相差甚遠,他之所以能夠撿漏,有這么幾個原因。
1.他也確實沾了地域優勢的光。
青海的教育資源相對其他發達省份而言沒那么豐富,教育發展水平有一定差距,所以當地的高考錄取分數線比很多省份都要低。以這位444分的青海考生為例,這個分數在青海省能進入全省1萬名以內。若換算到一些高考大省,其對應的分數可能達到600分左右,這樣的分數在那些省份報考一所不錯的高校并非難事。
2.他報的是強基計劃,強基計劃招生政策相對復雜,報考人數不多。很多考生和家長覺得強基計劃 “水太深”,擔心自己搞不明白,又覺得自身成績不夠突出,報考985 大學毫無希望,便直接放棄了強基計劃的報考。殊不知,這種想法反而為一些有勇氣嘗試的考生創造了機會。
3.他報的專業不是熱門,錄取的是生物科學類專業,比較冷。
無論如何444分進入985大學,都是幸運的。
二,第一個被退檔的考生:620分被大學提檔又退檔。
每年高考錄取時,部分高校對高分段學生進行提檔后,發現個別學生沒有滿足條件,最終進行退檔處理。首輪投檔已經結束,所以當時沒有達到提檔線的學生,是沒有辦法再次被提檔。
2025年,第一個被退檔的學生已經出現了。
江蘇考生王某,今年高考成績為620分,全省排名16000名。如果按照往年數據參考,該學生應該可以選擇國家公費師范生里面比較好的專業,并且本研連讀。
因此,學生選擇漢語言文學、英語、思想政治教育等專業的國家公費師范生,為了避免被調劑到學前教育和特殊教育等專業,他沒有服從調劑。
但是今年錄取分數線出現明顯上漲,這所部屬高校投檔線上漲到610分,漢語言文學、英語和思想政治教育等專業的分數線上漲到625分。該生雖然順利被提檔,但沒有滿足所報專業分數要求,又沒有服從調劑,最終被退檔。
高校提檔后又退檔,這是最“坑”學生的,因為檔案經過這么一運轉,耽誤了時間,退檔后沒有學校可以錄取他了。
一般情況下,退檔原因有三個:
第一個是成績達標,體檢卻不符合要求。比如色盲、色弱考生報了化學專業,肯定被退檔。
第二個是總分達標,單科成績沒達要求。比如要求英語成績在120分以上,還有數學成績不能低于100分等,有部分高校小語種專業要求有口語成績。
第三個是成績剛過線,不服從調劑。考生成績沒有優勢,又不服從調劑,也要被退檔的。
三,第一起“烏龍”的考生:600分報了民辦大學。
一位山東的考生,今年高考成績剛好600分,遠超過了山東省去年的本科一批錄取分數線。即使走不了985大學,錄取一個211大學還是有把握的。
可能是這個學生太高興了,有點喜出望外,樂極生悲。在填報高考志愿的時候,不知道他搭錯了哪根筋,將學校的代碼填錯了,填成了一所民本大學。
高考錄取后,他傻眼了,600分錄取到一所每年收費4萬元的民辦高校,你說他上不上?
這件事情被稱作是今年高考志愿填報的“第一起烏龍”。
實際上這種事情年年都有發生,去年河南一位考生報廈門大學,但是代碼填成了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每年學費近10萬元,他欲哭無淚。
還有河南鄭州一位考生,去年他考了598分,上了重點線。
他武漢理工大學為第一志愿,西南大學為第二志愿。錄取結果,第一志愿武漢理工大學不夠投檔線,第二志愿西南大學錄取,他很高興,覺得一塊石頭終于落了地。
但是細心的爸爸看出來了,問了一句話,他立刻傻眼了。
老爸說:“你錄取的這個學校,怎么是個分校區啊?”
這個考生趕緊去翻報考指南,發現西南大學有一個校本部,也有一個分校區,兩個學校不僅長得像而且連代碼也只差一個數字。
可是,這兩個學校投檔線大相徑庭,分校區比校本部分數將近低100分。該考生以最高分錄取到分校,還被調劑到一個自己不喜歡的專業。
考生頓足哭啼,都怪自己填報志愿時候馬大哈,填錯了院校一個代碼,卻釀成了一杯苦酒。
高考志愿填報,只有一次機會,錄取后是不能改變的,這位學生只有去復讀。
學生的高考分數,都是辛苦學習換來的,因為鬼使神差填報錯了志愿,造成終身遺憾,實在是非常可惜。
這背后反映出考生和家長普遍存在的一種焦慮和信息不對稱。給所有考生一個警示。
你對這件事情怎么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