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港股市場三大指數全線收漲。其中,金融行業上漲1.17%;香港證券ETF收漲3.11%,盤中一度上漲4.48%。消息面上,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日前發布《關于深入推進深圳綜合改革試點深化改革創新擴大開放的意見》,首次明確“允許在港上市的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回歸深交所上市”。
分析人士認為,《意見》為騰訊控股、小鵬汽車-W等220家在港掛牌的粵港澳大灣區企業開辟“H+A”新路徑,將給這些企業帶來新的投資機遇。同時,券商作為IPO承銷的核心中介,板塊業績和估值有望迎來雙升。
打通“H+A”上市通道
《意見》明確,允許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的粵港澳大灣區企業,按照政策規定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該政策為區域內已赴港上市的企業打開了回歸A股市場、利用境內資本市場進一步發展的新通道。
同時,《意見》表示,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創造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新鮮經驗,更好發揮深圳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的重要引擎作用和在全國一盤棋中的輻射帶動作用,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貢獻、提供范例。
圍繞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這一主題,《意見》進行了系統化的部署。
《意見》提出,健全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激勵約束機制。支持深圳開展科技產業金融一體化專項試點。健全科技型企業信貸、知識產權證券化、科技成果和知識產權交易等實踐場景和規則體系。
在新興產業培育方面,《意見》提出,依托深圳證券交易所科技成果與知識產權交易中心等,構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全鏈條服務體系。
數據跨境流動探索迎來政策支持。《意見》提出,深化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健全交易規則和標準規范,支持深圳探索數據交易、可信流通、收益分配等機制,在合規評估認證等方面形成更多制度性成果。提升數據安全治理監管能力,在符合法律法規和有關要求前提下,探索高效便利安全的數據跨境流動機制。
“未來哪些企業能夠回到A股上市,還要等具體的政策細則出臺后,在審慎監管的前提下有序推進。只有經過港股市場驗證、具有真正價值的企業才可能獲得A股上市資格。”深圳數據經濟研究院金牛資管中心主任吳海峰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相信在《意見》的指導下,深交所上市公司的質量能得到進一步提升,進而為投資者帶來新的價值增長載體。
促進我國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6月11日,在港上市但未在A股上市的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共有220家,總市值約為16萬億港元,其中不乏騰訊控股、小鵬汽車-W這樣的大型企業。
具體來看,騰訊控股為廣東省企業,是全球領先的互聯網科技公司,市值達4.76萬億港元;小鵬汽車-W為廣東省企業,是智能電動汽車及自動駕駛技術公司,市值達1557.10億港元。
中國銀河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楊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深交所具有更高的流動性和估值中樞,而港股公司的治理更加國際化,兩者相結合能實現產業政策紅利與國際資本要素的深度融合,為技術研發、跨境并購等提供雙重支撐。
“港股市場的頭雁效應明顯,但也存在相當一部分交投清淡、估值水平低的上市公司。”浙商證券宏觀聯席首席分析師廖博認為,近年來,港股公司回流A股上市的速率明顯加快,有助于進一步拓寬公司的融資渠道,提升公司的估值中樞。
吳海峰表示,港股公司最大的優點是業務模式更加明晰,投資者更加注重公司的長期價值和長期治理模式,這將為A股市場帶來全新動能,也將帶動內地耐心資本更好地與優質港股公司對接,助力A股市場形成更成熟的投資文化。
“港股優質的科技公司回歸A股,將進一步增強投資者對我國資本市場和科技資產的投資信心,市場將從更加長遠的角度來評估這些科技公司的投資價值。”財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發展中心總經理袁闖認為,這有利于A股市場投資者進一步培育價值投資與長期投資理念,對于我國資本市場實現高質量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
關注三大投資方向
楊超認為,A股市場有望通過港股公司回歸深交所上市實現結構性擴容,同時推動A股市場估值體系與國際定價邏輯深度接軌,促進估值溢價向理性區間回歸。而港股市場將面臨流動性結構再調整,優質公司回歸A股可能加劇市場流動性分層。隨著南向資金加速流入,港股通交易活躍度持續上升,有望對低估值藍籌股形成資金托底效應,加快港股市場估值修復進程。
對于哪些在港掛牌的粵港澳大灣區企業未來具備較強的投資價值,楊超建議關注三大方向:一是具備低估值、高股息特性的“H+A”上市企業,因契合險資、養老金等中長期資金的配置需求,在外部不確定性增加與低利率環境的情況下,兼具安全邊際與收益確定性,成為防御性配置的核心標的;二是科技賽道,其仍是中長期配置主線,“H+A”雙重上市機制為硬科技企業提供跨市場融資支持,有望加速技術突破與產業轉化;三是政策提振下的大消費板塊,“H+A”模式推動消費企業整合境內外資源,新消費領域在雙市場資本支撐下,潛力釋放進程將進一步加快。
此外,雙重上市機制落地將直接催化券商業務。在袁闖看來,A股上市公司增加了更多優質的投資標的,有利于活躍市場交易,從而對證券公司的業務產生提振效果。更重要的是,更大力度地推動香港與內地資本市場互聯互通,這種改革紅利將會惠及證券公司,有利于提升券商的業績,進而提升券商板塊的投資價值。
民生證券研究院非銀金融首席分析師張凱烽認為,A股券商板塊2025年以來整體維持震蕩,漲幅明顯跑輸大盤,但業績修復向好推動估值逐步消化。當前券商板塊存在顯著估值修復空間,在并購重組等政策紅利驅動下,券商盈利增長空間有望進一步打開,板塊具備較強的投資價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