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油氣巨頭正掀起一場AI技術革命。這些能源巨頭正全力推進數字化轉型,通過人工智能及相關技術實現降本增效、提升盈利能力。盡管能源行業的數字化探索由來已久,但AI技術的突飛猛進正催生新一輪產業變革。從企業披露的數據來看,這場技術革命已初見成效。
來源:AI制圖
數字化對能源行業來說并非新鮮事物。石油生產商和公用事業公司多年來一直在使用并完善這一技術。但人工智能因其廣闊的發展前景和強大的能力成為了最新的熱點。安永公司的一項最新調查顯示,石油和天然氣行業的高管們認為,利用人工智能和新興技術創造價值的兩大機遇在于重型設備和資產的預測性維護,以及運營性能的智能優化。目前,石油和天然氣公司已在使用機器狗和具備人工智能的無人機對運營資產進行檢查,同時還使用自動運輸卡車以及其他數字化和人工智能技術,以實現成本最小化和利潤最大化。
埃克森美孚控股的加拿大油氣生產商帝國石油高級副總裁謝麗爾·戈麥斯-史密斯在今年4月公司的投資者日電話會議上表示,自公司開始實施數字化舉措起,截至2024年,數字化舉措已累計為公司帶來了每年5億美元的價值。預計到2027年,數字化將給公司帶來超過8.6億美元的單年年度價值。
在能源低碳轉型和數字化浪潮的雙重驅動下,國際石油公司正加快推進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度工業化應用,通過“機理驅動+數據驅動”的雙引擎模式,推動專業人工智能模型向工業級應用邁進。在油氣生產全面感知、智能操控、預測預警及優化等方面,已取得顯著成效。
在地震反演領域,哈里伯頓推出DS365.AI智能化產品,通過人工智能與機器學習技術優化工作流程,顯著提升了數據處理的精確度和效率。
在油藏開發方面,殼牌在全球范圍內已建成59個智能化油氣田,累計收益達50億美元。通過整合測試結果和地上地下數據,建立了可靠的數學模型,實現了舉升效率的實時優化與生產狀況的精準預測。
在鉆井工程領域,斯倫貝謝的DrillPilot軟件通過地面自動化、自主海底鉆井和定向鉆井技術的集成,實現了數智技術與鉆井作業的深度融合。此外,在井下預警領域,沙特阿美開發了高效的井涌預測模型,預測精度在90%以上,為井下作業的安全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人工智能和其他先進技術并非僅被國際大型石油公司所采用。中東地區的國家石油公司也在部署人工智能應用。沙特阿美利用人工智能從石油地震數據中獲取新的成果,這僅僅是其應用人工智能的一個例子。沙特阿美技術與創新執行副總裁艾哈邁德·阿爾-科維泰爾表示:“在生產方面,我們可以更加精準,能夠自主驅動鉆井作業,實現產量最大化、成本降低并有助于減少排放。”2024年3月,沙特阿美發布自主研發的擁有2500億參數的Aramco Metabrain AI大模型,涵蓋公司90余年積累的工程、地質與運營數據,能夠對鉆井計劃、地質構造、歷史運營成本等要素進行智能分析,推薦最優油井布局方案,提升勘探效率、降低項目成本;在下游業務中,還能預測成品油價格趨勢與市場波動,為企業提供前瞻性的市場決策支持。
不過,在石油行業大量使用人工智能的同時,業內人士同時指出,數字化程度的提高帶來了更多的網絡攻擊機會,石油企業也需要增強抵御網絡威脅的能力。根據IBM X-Force 2025威脅情報指數,在2024年,能源行業成為了第四大網絡攻擊目標行業,占去年網絡攻擊事件的10%。報告指出:“能源基礎設施對全球運營至關重要,且易受干擾,這使其成為攻擊者持續關注的焦點。”
綜合中國化工報、油脈工作屋整理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