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這兩位南開大學教授,把個人簡介寫成了自帶彈幕的脫口秀劇本??此麄內绾斡美ㄌ柪锏摹按髮嵲挕?,為輝煌的履歷增添一絲煙火氣和幽默感,保證讓你在了解大牛的同時,嘴角瘋狂上揚!(友情提示:重點閱讀括號內容?。?/p>
胡金牛教授
2011年獲得日本大阪大學博士學位。先后在日本大阪大學、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北京大學(終于圓了北大夢)、德國于利希研究中心開展博士后及訪問學者研究(主要是當時找不到工作,也沒有自媒體)。
迄今為止在Physics Letters B、Scientific Report(被定義為水刊)以及PhysicaReview C等原子核物理國際頂級期刊發表SCI論文60余篇(原子核領域屬于夕陽學科,基本上發不了Nature和Science,但可以發“Nature and Science”)同時在Astrophysics Journal等天體物理期刊(這個影響因子要高那么一丟丟,但也一年更比一年低)發表文章數篇(因為最近才發現蒙做天文的比蒙做核物理的專家要容易一點)擔任Chin.Phys.C,Int.J. Mod. Phys. E, ChinPhys.Lett.等期刊審稿人(被人強拉進去的)。
天津市“131”創新型人才培養工程第三層次入選者(報個名就行,在沒有任何真刀真槍資助的情況下已經順利結題)。目前擔任中國核物理學會理事(承蒙各位前輩大佬的支持),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終于出圈了)。研究方向為原子核結構理論,主要包括利用真實核力從第一性原理出發研究原子核的基本性質:三體核力在原子核結構中的作用;格點QCD理論在核物理中的應用;中子星的基本性質以及奇異原子核性質。
陳璟教授簡介
教授在他漫長的青春期游蕩過許多地方,也不知不覺非常系統地完成了他的被教育。教授最自豪的是能在30歲之前靠全獎出了趟國,讀完了書、還順便拿到了一些文憑,包括2個學士學位(應用物理和計算機工程)、2個碩士學位(凝聚態物理和電子工程)和1個博士學位。2008年10月他被南開大學聘為教授,并且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從此開始了他的科研、教學、育人的生活。
教授認為科研就是一種智力游戲(必須有趣、能伸能屈、絕不貪刀),而且他的確很享受南開大學的工作節奏,雖然依然吸不習慣這里的空氣。教授目前已發表包括Science、PRL等100余篇文章(絕大多數他不想再讀第二遍),被引用3300余次,h-index為30,詳細列表見https://publons.com/researcher/1506605/iingchen。因為人品好,他現為 PRL、APL、OLOE、EPL、Nanoscale等國際期刊的審稿人。目前,教授的研究興趣在于尋找下一個科研問題(就是物理圖像清晰、數學簡單的那種),并且繼續申請基金、培養有潛力的學生。
RESEARCHID#B-8479-2009:ORCID #0000-0001-5637-1829:
玩笑歸玩笑,但透過這些真誠(又好笑)的括號,我們看到的不僅是扎實的學術功底和耀眼的成就,更是兩位學者對科研的獨特感悟與率真性情。在嚴肅的學術成就之外,這種樂于展示“煙火氣”和“小確幸”的態度,本身也是一種魅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