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歐萊雅們押寶AI、美版屈臣氏關閉店鋪、聯合利華卷入訴訟?
來源| 聚美麗
作者| 蘋 果
想了解全球化妝品行業發生了什么?本周(2025年6月9日—6月13日)全球資訊第361期,將聚焦國際美妝旗下品牌面臨訴訟、國際零售商閉店/出售重組、國際美妝押寶AI進展、名人美妝最新境況等內容展開。
● 美版屈臣氏關閉12年店鋪
● 聯合利華旗下品牌被起訴
● 歐萊雅、LVMH們押寶AI
● 因AI創新歐萊雅拿了第一
● 國際代工巨頭加碼東南亞
● 又一名人進軍化妝品領域
2025年即將過半,在全球化妝品產業中,仍然頻傳閉店、重組的消息,與此同時,也能看到國際美妝企業們在應對全球經濟不確定下的挑戰、變革,AI是其中繞不開的一個話題,另外,從區域市場來看,東南亞仍然被國際美妝企業看好,甚至代工巨頭也紛紛加碼這一市場。
除此之外,名人美妝的熱度在持續攀升,僅上周來看,不論是Huda Beauty創始人Huda Kattan拿回品牌掌控權,還是知名化妝師Mary Phillips正籌備推出個人彩妝品牌都是例證。本周,又有名人進軍化妝品領域,推出自己的首個護發品牌。
美版屈臣氏關閉12年店鋪
先從閉店、出售及重組的信息來看,據每日郵報顯示,有美版屈臣氏之稱的美容零售商——Ulta Beauty在即將關閉的伊利諾伊州門店提供大幅折扣(75%),并且將于本周六關閉其位于芝加哥羅斯福收藏店區的店鋪。
△圖源:seekingalpha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關閉的門店此前在該地區已經經營了12年,外媒parade顯示,據當地記者報道,離開本地購物中心的知名零售商并不止Ulta Beauty一家,同樣受歡迎的零售商The Container Store以及精品兒童商店Kido Chicago也于最近撤離了。
此前,Ulta Beauty總裁兼首席執行官Kecia Steelman在2025財年第一季度財報中就曾言道:“2025財年開局業績強于預期。但經營環境是不穩定的,消費者需求演變具有不確定性。”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還有一家國際零售企業也在同一時間準備閉店。
6月11日,據theindustry.beauty顯示,英國折扣零售品牌Poundland(被稱為一英鎊店)以1英鎊(約合人民幣9.73元)的價格出售給投資公司Gordon Brothers,并準備在重組中關閉商店。
△圖源:theindustry.beauty
上個月,Poundland報告稱,截至3月的六個月內,收入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6.5%至9.85億歐元(約合人民幣81.62億元),該品牌遭受了“所有類別的挑戰”,在此期間有18家關店。
回看Poundland近年來發展,困境并非此時才有,早在2019年,不少英國零售店就處于閉店、瀕臨倒閉的困境,彼時,據英國鏡報(Mirror)報道,Poundland準備取消對1英鎊(約合人民幣9.73元)的價格承諾,上架更多價格在50便士-5英鎊(約合人民幣4.3-48.7元)之間的商品,在此之前,Poundland就上線了護膚美妝線。
而這次全面提價后,Poundland會擴展產品線,但是生活用品、健康美妝產品、雜貨(grocery)三大分類依然會采用簡單定價的方式(就是每個產品定價相同)。
但如今來看,不論是此前想要漲價,或上線護膚美妝線,還是如今出售閉店重組,都可以窺見,這一英國折扣零售商近年來的日子并不好過。
至于本次出售的價格——1英鎊(約合人民幣9.73元),外媒報道顯示,這屬“象征性”費用,且此后Poundland的800多家門店和大約16,000名員工將轉移,由Gordon Brothers擁有其所有權,包括Laura Ashley等品牌。
聯合利華旗下品牌被起訴
在6月12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聯邦法院提起了一項新的集體訴訟,據TopClassActions顯示,該訴訟涉及聯合利華集團。
△圖源:TopClassActions
詳細來看,案件為聯合利華集團旗下美國專業護膚品牌Dermalogica的美妝產品被錯誤標注為“美國制造”,但實際上相關產品中卻含有外國成分。
該訴訟由原告Steven Lavallee發起,其聲稱該司在產品標簽上明確注明“美國制造”,這一表述是絕對且無條件的,因為這些產品所使用的原料或成分并非在美國境內種植或制造,系誤導性標簽。
△圖源:Dermalogica官方小紅書
在訴訟中原告還辯稱,Dermalogica對其產品存在不公正且具有欺騙性行為,涉嫌虛假宣傳,違反了加利福尼亞州的《消費者法律救濟法》、《不正當競爭法》、《虛假廣告法》,并違反了明示條款。
關注近期一系列的訴訟就可以發現,梳理來看,系誤導性標簽,如“美國制造”標簽標識的案件并不少,除了本次提及的聯合利華集團的Dermalogica一案,其余案件涉及的品牌還包括美發美容品牌Mielle Organics、洗發護發品牌Paul Mitchell等。
歐萊雅、LVMH們押寶AI
開頭有講到,在2025年,AI是化妝品產業繞不開的話題之一,作為國際美妝企業,在AI+美妝的應用上早有常識,如今,歐萊雅、LVMH們押寶AI有了新進度。
6月11日,據WWD報道,歐萊雅集團與人工智能芯片制造商英偉達合作,創造突破性美容服務體驗,釋放AI之于美容方面的潛力。“歐萊雅產品的3D數字渲染,以實現物理人工智能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融合,擴展創意可能性。”歐萊雅集團在一份聲明中表示。
△圖源:WWD
“我們的重點是推動消費者參與度,同時利用創造力、變革性技術,如Gen-AI和Agentic-AI重新定義消費者期望。”歐萊雅集團首席數字和營銷官Asmita Dubey同樣在聲明中提及。
目前,兩家公司已進行了2次合作,其一為生成式人工智能內容平臺Creaitech,利用Nvidia AI Enterprise平臺擴展3D能力,開發和使用歐萊雅3D數字渲染技術,用于營銷和廣告活動;其二是充當AI美容媒人的Noli,能過濾掉無用信息,為首個由人工智能驅動的多品牌市場創業項目。
歐萊雅集團指出,“Noli使用AI診斷和工具,從超過100萬個皮膚數據點以及數千種產品配方的分析中構建,解碼每個用戶的美容檔案,并將其與產品推薦相匹配,直接送到他們的家門口。”
另據華爾街日報及外媒globalcosmeticsnews顯示,LVMH集團也正在加大對AI的投資,以提高75個奢侈品牌的效率和消費者參與度,包括Dior和Givenchy等化妝品和香水。
△圖源:globalcosmeticsnews
具體來看,LVMH集團與Google Cloud長期合作,建立了一個中央數據平臺,整合旗下品牌信息,其余還包括實行跨職能部門部署AI代理、優化供應鏈、根據貨幣變化調整價格等。
隨著美妝企業們對AI應用探索的深入,AI+美妝的可能性正在不斷增多,與此同時,這也讓美妝企業能從中收獲創新。
因AI創新歐萊雅拿了第一
6月12日,美通社公布了歐洲最具創新力公司榜單(2025年),該份名單涵蓋21個國家/地區、27個行業的300家公司。可以從下圖看到,化妝品相關企業中,歐萊雅位居榜首,聯合利華次之。
△圖源:美通社
據prnewswire顯示,從地區來看,英國以48家公司位居榜首,其次是德國(44家)和瑞士(39家)。
從上榜原因來看,居于榜首的歐萊雅利用人工智能驅動的個性化工具和生物皮膚年齡技術,以生成定制的護膚建議;聯合利華在生物技術及其新型人工智能輔助洗衣粉方面具有開創性而排名第二。
“我們非常自豪能夠被《財富》雜志評為歐洲最具創新力的公司。”歐萊雅集團首席執行官Nicolas Hieronimus在其官網新聞稿中表示。
《財富》歐洲榜單總監Grethe Schepers也說道,“人們有一種誤解,認為歐洲沒有創新性”,這份開創性的清單也表明,不止美妝創新為切口,每個行業都可以找到創新的新想法,永遠改變敘事。
國際代工巨頭加碼東南亞
東南亞市場在國內外美妝企業眼中,仍然是一塊香餑餑。僅從本周國際美妝企業動態來看,科絲美詩、瑩特麗等化妝品代工企業也紛紛宣布了加碼東南亞的新動向。
據韓國每日經濟及官方媒體報道,在首爾舉行的“2025 Shopee Korea K-Beauty Summit”上,科絲美詩Cosmax宣布,將與東南亞領先電商平臺Shopee攜手,加快K-Beauty進軍東南亞市場。
△圖源:科絲美詩公眾號
科絲美詩Cosmax副會長崔京在演講中指出,“東南亞消費者在購買化妝品時重視產品品質、品牌信任度及流行趨勢,與值得信賴的當地伙伴合作制定有效的營銷策略,是品牌成功進入并擴張市場的核心要素。”
該企業早于2012年、2018年就相繼設立印尼法人、泰國法人,推出基于本土植物原料的天然產品以及小容量吸嘴袋化妝品等特色產品,在2024年實現盈利,韓妝代表產品氣墊、粉底液銷售額突破100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5.28億元)。
另據韓國每日經濟報道內容顯示,有評論認為此舉系迎合消費者喜好、細分產品顏色的舉措奏效導致。加之印尼和泰國等東南亞地區,防曬市場呈爆發式增長,相關產品去年銷售額較前一年激增兩倍以上。
在渠道布局上,科絲美詩Cosmax今年在泰國和印尼開建新工廠,在馬來西亞、越南等周邊國家設立銷售辦公室,崔京表示:“將通過本地化生產確保供應,并依托與Shopee共有的本地市場數據,為K-Beauty品牌創造可復制的經驗。”
與此同時,彩妝代工巨頭瑩特麗集團也發布公告稱,與Meiyume利研簽署戰略協議,旨在滿足印尼及亞太地區其他關鍵市場美容品牌的多元化需求。
△圖源:瑩特麗官網
瑩特麗集團首席執行官Renato Semerari表示,“我們希望通過與Meiyume利研的結構性合作,加強亞洲尤其是在東南亞的地位。”
“這種伙伴關系是一種補充,結合端到端的分銷能力,提供創新可靠靈活性,使合作客戶能更快地成長。”對于此次合作,Meiyume利研首席執行官Thierry Rabu如此評價道。
又一名人進軍化妝品領域
前文提到,名人美妝的熱度仍在攀升,這也吸引了新入局者。日前,格萊美獎得主(歌手)、前超級碗頭條新聞Shakira推出首個護發品牌Isima,并為其護發系列做宣傳。
△圖源:newbeauty
據premiumbeautynews報道,Isima是受到拉丁裔社區豐富的頭發多樣性的臨床支持和啟發而誕生的,其產品的特殊之處在于正在申請專利的肽面膜為每種發質和發質提供修復和恢復活力,提供針對性的TriModal支持。
該產品修復分為三個層次:頭皮、皮質和角質層。具體在數據上,護發產品能對抗漂白劑和熱量的影響,使用一次破損率減少2.3倍,且平滑和固定角質層,恢復65%的二硫鍵損傷。
△圖源:premiumbeautynews
從市場規模來看,據statista數據預測,2025年全球護發市場規模將至968.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952.64億元),并預計在2025年到2030年間,保持2.7%的復合年增長率。從這些數據可以預見,未來幾年,這一市場有著不錯的發展前景。
另一方面,再疊加名人經濟,Shakira推出的首個護發品牌Isima的發展似乎可以期待,但名人效應和具有增長潛力的賽道,能碰撞出什么火花?Isima將有何走向?要看名人美妝能否持續擁有熱度,以及品牌發展策略是否能真正行之有效?也要看名人和品牌本身規劃,是做一時的生意?還是長久的品牌?不同的選擇也會為品牌的不同走向埋下伏筆。
注:文中匯率換算:1韓元≈0.0053元人民幣 1英鎊≈9.73元人民幣 1美元≈7.18元人民幣
消息來源:上述企業官網、財報、公眾號、韓國每日經濟、美通社、華爾街日報、WWD等
視覺設計:筱情
微信排版:蘋果
責任編輯:Lucky
6月19日,由聚美麗主辦,稀物集聯合主辦的主題為“中國成分主權計劃”的2025中國科學品牌大會將在上海靜安香格里拉酒店召開。
在本次會議上,除了發布《中國化妝品成分技術權威年鑒》,還將圍繞中國成分、國貨品牌如何選擇并界定自己的技術方向、如何更好利用中國特色珍稀植物及相關成分、以及如何用核心技術撬動市場等展開深度討論。
大會主流程今日正式公布,因為票務緊張,現已開啟階梯漲價,將根據票務情況即時調時價格,越早搶購越優惠,立即點擊下圖便可購票:
看完不妨給個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