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以色列和伊朗打的是有來有回,以色列不僅襲擊了伊朗的核設施、石油設施,更是暗殺了多位伊朗軍方高官和科學家。伊朗方面也迅速展開報復,雙方沖突呈愈演愈烈之勢。而在這場緊張局勢中,有一個局外人恐怕是焦急萬分,他就是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因為中東局勢升級對烏克蘭而言,絕對不是一個好消息。
首先,最為直接的就是軍事援助問題。美國向來是以色列的堅定支持者,在巴以沖突爆發時,美國迅速響應,派出航母戰斗群,運送彈藥和防空物資。而如今以色列與伊朗沖突升級,美國對以色列的援助力度只會有增無減。但美國的軍事資源并非無窮無盡,此消彼長之下,對烏克蘭的援助必然會減少。北約軍事委員會主席羅伯鮑爾坦言美國和西方盟國的彈藥庫快見底了,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國會在對烏援助資金問題上一直分歧不斷,此前美國還將援烏的兩萬枚反艦證者無人機導彈轉運到中東地區,這對烏軍應對俄軍自殺式無人機的防御能力影響巨大。澤連斯基深知,一旦軍事援助減少,烏克蘭在俄烏沖突中的處境將更加艱難,武器裝備的補充和更新難以為繼,可能導致戰場上的劣勢進一步擴大。
其次,從國際關注度方面來看,全球的注意力就像一塊有限的“蛋糕”。當以色列和伊朗沖突不斷升溫時,國際社會的目光紛紛聚焦中東。各種媒體報道、國際會議都圍繞著中東局勢展開。在這種情況下,俄烏沖突的熱度自然而然就會降低。對于烏克蘭來說,國際關注度的下降意味著失去了部分輿論支持。原本通過國際輿論對俄羅斯形成的壓力也會隨之減弱,不利于烏克蘭在外交等方面爭取更多支持,也會讓烏克蘭在國際舞臺上的聲音變得微弱。
再者,中東局勢升級還會對國際油價產生影響。伊朗是重要的石油出口國,以色列對伊朗石油設施的轟炸,以及伊朗的報復行動,必然導致國際石油市場的不穩定,油價大概率會上漲。而俄羅斯作為石油出口大國,油價上漲無疑會增加其經濟收入。俄羅斯有了更雄厚的經濟基礎,就能在俄烏沖突中投入更多資源,無論是軍事裝備的研發、采購,還是維持軍隊的日常運作等,都將得到強有力的支撐。這對于烏克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因為俄羅斯在經濟上的優勢完全可以轉化為戰場上的優勢。
早在2023年巴以沖突時,由于以軍深陷加沙巷戰,美國緊急向以色列運輸了大量武器彈藥,這些武器彈藥有相當一部分本應運往烏克蘭,美國在援烏和援以之間的抉擇間接加速了烏軍部分防線的崩潰,2024年2月,烏軍總司令瑟爾斯基不得不宣布放棄烏東重鎮阿夫杰耶夫卡。如今歷史似乎又要重演,以色列與伊朗的沖突升級,美國在軍事資源分配上再次面臨難題,烏克蘭大概率會成為被犧牲的一方。
其實澤連斯基的擔憂并非毫無根據,中東局勢的走向確實與烏克蘭的命運緊密相連,而他卻又沒有能力改變什么,也只能在這場沖突中默默的做個看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