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2日,中國信達與阿里資產在成都聯合舉辦“踏浪前行——中國信達2025特殊資產推介會”。全國28個省(自治區)市、超1000億元的近300項資產被推介。那么,“踏浪前行”,踏的是什么“浪”,信達和阿里又為啥要這么“浪”呢?
“踏浪前行”
“踏浪前行”的提法,最早見于2022年11月30日信達與阿里合作的“踏浪前行——中國信達不良資產推介會”。
此后,信達的各種資產推介會,多被冠以“踏浪前行”。
以“踏浪”描述不良資產行業,有其貼切性。不良資產處置,帶有鮮明的行業周期性——整個行業都在踏浪前行。
此外,“踏浪”,還包括借助洶涌而來的科技浪潮助力發展。
2022年信達與阿里合作的“踏浪前行——中國信達不良資產推介會”海報
看一下信達網絡資產處置及與阿里合作的大致過程:
2015年3月,信達通過淘寶網資產處置平臺成交2筆債權資產,成為國內首家通過互聯網平臺實現資產處置的資產管理公司。
2017年3月,信達聯合阿里資產推出“信達不良資產小鎮”,通過線上平臺展示和推介不良資產,提升市場參與度。
2019年12月,信達在淘寶網資產處置平臺累計發布招商項目1685個,組織線上競價場次815次,實現項目成交533個,債權本金累計成交228.97億元,溢價率達10.42%。
2021年9月,信達上線“智慧淘”自主平臺。
2022年11月30日,信達與阿里合作的“踏浪前行——中國信達不良資產推介會”以線上直播方式舉辦,分布于全國31個省(自治區)市、合計約1600億元的700余個項目被推薦。推介會吸引近200家業內機構參與、300多萬人觀看直播。
2023年7月6日,信達與阿里在廣州舉辦“踏浪前行——商業地產類不良資產推介會”,分布于全國27個省(自治區)市、超過1400億元、500多項資產被推薦。
2024年3月,“智慧淘”平臺啟動進一步升級,實現行業首單與頭部招商平臺系統直聯,標志著中國不良資產業態邁入科技驅動生態共贏的新紀元。
2024年6月27日,信達與阿里合作的“踏浪前行——中國信達特殊資產招商推介會”在南京舉行,聚焦“工業與能源資產”,全國28個省(自治區)市、超550億元的近200項資產被推介。
2024年9月,信達與阿里資產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招商推介、網絡競價、精準獲客、資產直播、智能估值、SaaS系統等方面展開合作。
2025年6月12日,信達與阿里合作的“踏浪前行——中國信達2025特殊資產推介會”在成都舉行。資產推介范圍包括文旅、酒店等多元業態,全國28個省(自治區)市、超1000億元的近300項資產被推介。
而從阿里的角度看:
2015年,信達首次通過淘寶完成不良債權拍賣,AMC與阿里結合,正式“觸網”。
2017年,阿里與中國長城資產、信達資產、華融資產、東方資產四大國有AMC全部達成合作,不良資產處置被互聯網化。
2023年,阿里資產房產交易中心在上海成立,進一步拓展了資產處置的細分領域。
2025年,阿里資產與多家AMC聯合舉辦大規模特殊資產推介會,
信達與阿里的合作,簡要概括其行業影響,大約有四:
1.技術賦能,推動處置模式轉型;
2.構建不良資產生態圈,提升資產價值;
3.提升處置效率,縮短處置周期;
4.推動行業標準化與規范化。
而把上述4點,用一句話說明白的,是中國信達黨委委員、副總裁李洪江。他說:“未來的不良資產業態,不會是‘一次性買賣’。”
不良資產不再是“一次性買賣”
什么叫“不會是‘一次性買賣’”?
那就是,數字技術正在完成資產全生命周期的重構。不良資產將由原來的“孤島式交易”升級為“可溯源的資產生態循環”。
1.從信息黑洞到數據鏈閉環
傳統的不良資產為一次性交易,存在信息割裂的情況,即買賣雙方僅掌握片段信息(如抵押物現狀),歷史處置記錄、隱性瑕疵無從考證。而每一次交易,都存在重復成本,即每筆交易需重新盡調,評估費占處置成本30%以上。更重要的是,即便如此,由于信任缺失,買方對賣方披露的真實性往往存疑,導致流拍率過高。
2.可溯源的生態結構
然而,通過數據鏈的賦能,數字技術可實現對于資產合法性的穿透,如資產登記DNA庫中的產權變更、司法查封、環保處罰等記錄,以及不動產登記中心、法院執行庫數據等,可進行沖突項預警。同時,也可參考歷史交易鏈及借助AI估值模型,完成資產的估值動態校準。
3.激活三級市場
可循環的數字化不良資產處置,首先在交易層面會降低三大成本:信息成本、信任成本和試錯成本。由于資產具備了鮮明的可循環屬性,三級市場將被激活:一級市場(銀行→AMC),數據鏈可幫助AMC預判資產改造潛力,收購溢價承受力提升;二級市場(AMC→產業方),產業資本可基于歷史數據設計運營方案;三級市場(產業方→REITs/基金),依靠資產運營數據可支撐證券化定價,順利推進資產證券化。
“雙平臺”生態
歷史的發展軌跡,使得目前信達與阿里,形成了“智慧淘”與“信達不良資產小鎮”互補協同的“雙平臺”數字化模式。
“信達不良資產小鎮”在前,由信達與阿里合作,是招商與流量入口,即招商中心;“智慧淘”在后,由信達自研,核心功能是內部資產庫管理、合規盡調、基礎信息發布等,是資產篩查中心。
“智慧淘”擔當資產推介與管理的職能,并不承載交易,交易在阿里資產平臺完成。阿里負責全域流量曝光、智能匹配買家、配套服務等。
阿里明顯的優勢在于:
流量規模,阿里平臺4億用戶,“智慧淘”為百萬級訪問;
智能工具,不良資產交易生態,依賴阿里云AI估值、區塊鏈存證等技術;
服務生態,阿里在線整合10萬+律師/評估師/改造運營商等。
與之相比,信達的“智慧淘”,則強在其權威的管控屬性。如信達審核通過方可發布的資產準入把關,連接全國40家分公司、統一資產披露標準的內部協同等。
正因各有所長,信達與阿里2025年啟動的是“雙平臺AI融合”——“智慧淘”的資產數據訓練“信達不良資產小鎮”的推薦算法,“信達不良資產小鎮”的買家畫像反哺“智慧淘”資產優化。
正如有人概括,信達的“智慧淘”是鑄盾,而信達與阿里合作的“信達不良資產小鎮”則是執矛,兩者以阿里平臺為戰場,三者合璧,從而重構不良資產價值鏈。
值班編委:馬琳
編輯:韓澗明
審讀:戴士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