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貴妃董秋和(?-1061年):出身平民,以良家子女的身份被選進宮為宮女。容貌秀麗,端莊周正。因精通文墨,不久后為仁宗身邊的侍女。嘉祐初年(1056年),溫成皇后張氏等去世,仁宗無子,壓力過大,心情煩亂。曾試圖自刎,被董氏發現,上前徒手奪下佩刀,幾乎割斷了手指。因此,得到了仁宗的寵愛,被封為聞喜縣君。生莊齊大長帝姬(福安公主)、賢懿恭穆大長帝姬(永壽公主)、莊儼大長帝姬(豫國大長公主)。
先后被封為貴人、美人、婕妤。仁宗很寵愛董氏,除了招幸外,也很喜歡和董氏聊天。董氏善于揣測仁宗的心意,所言之事極得仁宗的滿意。仁宗十分依賴她,視其為精神支柱。嘉祐六年(1061年)六月,生皇十三女,為仁宗最小的一個孩子,不久夭折。
可惜,董氏因為生產后感染疾病。九月,董氏病危。仁宗讓宮中諸嬪妃吃素,為董氏祈福,一有空就陪董氏。仁宗為給董氏沖喜,緊急下旨封其為充媛。不久,董氏去世。趙禎失去了晚年最重要的妃子,心情悲痛,追封她為淑妃。此后的生活,仁宗陷入了抑郁與焦慮,于董氏死后的第二年駕崩。元符三年(1100年)四月,宋哲宗追封她為貴妃。
4.貴妃周氏(1022-1114年):河南開封人。幼時隨姑母入宮,后為御侍。用心侍奉溫成皇后張氏,被她收為養女。貌美如花,琴藝出色,得到仁宗的寵愛。
嘉祐四年(1059年)五月,生皇十女慶壽公主,進封美人。嘉祐五年(1060年)六月,生皇十二女寶壽公主,進封婕妤。嘉祐八年(1063年)三月,進婉容。熙寧九年(1076年)三月,慶壽公主下嫁錢景臻,進賢妃。元豐五年(1083年)十二月,燕國大長公主(寶壽公主)下嫁郭獻卿,進德妃。元豐八年(1085年)四月,進封為淑妃。
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哲宗封她為貴妃。仁宗駕崩后,一直過著儉樸的禮佛生活,歷經五朝。政和二年(1112年),燕國大長公主(寶壽公主)去世,徽宗準許周氏在宮外營建私宅與親友往來。政和四年(1114年),周氏去世,年九十三歲,謚號昭淑。
5.德妃楊氏(1019-1072年):定陶(今山東菏澤市定陶區)人,侍禁楊忠的女兒。長得美貌如花,嬌俏可愛。天圣年間(1023―1032年),因是章獻皇后劉娥的親族,得以選為御侍,冊封原武郡君,進位美人。端莊秀麗、機智敏捷,精通音律、女紅、書法。史載,楊氏十分聰明,擅長音律。一首曲子只要在她面前彈過一遍,就能記下旋律。宋仁宗喜好音律,藝術造詣很高,因此,楊氏入宮后頗為得寵,與她平分秋色的只有尚美人。
楊美人與尚美人得寵時,正是郭皇后掌家。郭皇后是劉太后在世時欽點的皇后,不僅性格暴躁易怒,而且妒忌心很重。她嚴密監視宋仁宗的一舉一動,禁止所有貌美的宮女接近。宋仁宗對此很惱火,由于劉太后還在世,只能冷淡對待她。郭皇后見自己不得寵,就嫉恨宮中所有得寵的妃嬪,楊美人和尚美人自然是她首要報復的對象。楊美人和尚美人也不是軟柿子,兩人潑辣大膽,每次遭到郭皇后為難,都絲毫不讓。一次,郭皇后與尚美人撕扯毆打,意外撓傷了宋仁宗。宋仁宗以此為借口,加上郭氏沒有生育,廢掉了她。
為此事,楊氏坐罪遣出,后又被仁宗召回。仁宗欲加獎擢其父楊忠,楊氏推辭說:“外官當積勞以取貴,今以恩澤徼幸,恐啟左右诐謁之端。”仁宗聽后很高興,命她居住在肅儀殿,追贈楊氏的祖父為貴州刺史。仁宗廢黜郭皇后,楊氏先后被封為婕妤、修媛、修儀。熙寧五年(1072年),楊氏去世,年五十四歲,追贈德妃。
6.貴妃苗氏(1023-1091年):河南開封人,贈太師吳國公苗繼宗之女,母親是仁宗的乳母許氏。古代女子有四德要求,即德、言、容、功,苗氏“以德容入侍”。不僅長得如花似玉,而且具備溫、良、恭、讓的品格。仁宗喜歡她的,正是美貌和品德。
景祐五年(1038年),選入宮中。先后獲封御侍、仁壽郡君、才人、美人、昭容、淑儀、賢妃、德妃、貴妃。景祐五年(1038年)八月,生皇長女福康公主。寶元二年(1039年)八月,生皇二子唐王趙昕。苗氏好學。通過學習熟練掌握了女工、禮儀。同時,溫柔體貼,善解人意、與世無爭。她憑借自身的聰慧、能干和出眾的容貌,獲得仁宗的寵愛。元祐六年(1091年)十月,苗貴妃去世,年六十九歲,謚號昭節。
7.德妃俞氏(1021-1064年):美貌出眾,聰明智慧。刺繡、縫紉、禮儀、詩詞、書法、繪畫和音樂都有較高的造詣。仁宗少年時的姬妾,原封為延安郡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