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被打臉了,但覺得被打臉挺好。前幾天小編還在分析伊朗只是升升旗做做樣子,但伊朗通過這幾天的行動證明了伊朗并不慫。這樣的打臉來的越多越好,不為別的,就為了以色列在加沙的邪惡表現。
事情是這樣的,在當地時間6月15日凌晨,伊朗發動代號“真主之劍”的第十輪導彈打擊。
與前九輪不同的是,伊朗方面宣稱高超音速導彈占比提升至40%。據黎巴嫩媒體披露,部署在地中海的美軍驅逐艦發射了多枚標準-3BlockIB攔截彈,但殘骸分析顯示攔截彈第三級發動機未能命中目標。
自此打擊最具戰略意義的是以色列空軍的緊急反應:21架C-130和“灣流”運輸機從多個基地起飛,向歐洲方向撤離。
衛星圖像顯示,其中三架運輸機攜帶了特殊防護容器,這通常是運送核材料或敏感設備的標志。
這件事給全世界提了個醒,高速武器成為戰場主角,傳統防御體系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伊朗的破防方式,成本的差距
伊朗方面宣稱的“法塔赫”高超音速導彈實戰表現引發全球關注。
據伊朗國家電視臺報道,這種導彈能在400秒內跨越1300公里,從伊朗本土直抵以色列腹地。其核心技術在于末段機動能力:導彈進入最后100公里飛行時,能從10馬赫加速至13馬赫,同時進行不規則變軌。
而美軍標準-3導彈的攔截失敗暴露了這種防空導彈的技術瓶頸。該導彈設計用于攔截傳統彈道導彈,其預測彈道計算模式面對蛇形機動完全失效。五角大樓匿名官員承認:“現有攔截系統對這類目標的成功率低于30%”。
值得說明的是,關于伊朗使用“法塔赫”導彈的說法,目前主要依據伊朗官方聲明及部分軍事專家分析,因為之前伊朗使用的便是“法塔赫”導彈。
尚未正式確認此次襲擊中高超音速導彈的具體型號。但突防效率顯著提升已是不爭事實。開源情報顯示第十輪襲擊中導彈突破率超過50%,遠高于此前。
之所以此次能突破以色列的防御,是因為第十輪打擊采用了全新戰術組合。 伊朗首先發射數十架廉價無人機誘使以軍啟動防空系統,待攔截彈消耗過半后,彈道導彈與高超音速導彈混合編隊突入。這種“消耗+突防”雙波次攻擊使防御系統陷入兩難。
最致命的是攔截成本這一方面。美軍“薩德”攔截彈單價1260萬美元,“標準-3”每枚約1800萬美元,而伊朗宣稱其彈道導彈成本僅30萬美元,高超音速導彈約300萬美元。這種成本逆差讓防御方陷入持久消耗困境。
而產能差距同樣觸目驚心。美國“薩德”攔截彈年產量50-75枚,“標準-3”約60-84枚,合計不超過150枚。
而伊朗導彈月產能據估達200枚以上。第十輪攻擊中,單日消耗攔截彈可能達百枚規模,遠超美以補充能力。
美軍的困境,中東格局的變化
在今年年初,部署在克里特島以南的美軍伯克級驅逐艦,在一次攔截中暴露了“宙斯盾”系統的局限。
艦載“宙斯盾”基線9系統理論上能同時追蹤100個目標,但面對多方向飽和攻擊時計算資源分配不足。
艦長在作戰日志中記錄:“目標在80公里處突然躍升加速,攔截彈錯過預定交匯點。”更嚴峻的是,承擔主要攔截任務的美艦已出現彈藥儲備告急,急需后方補給。
說直白點,中東包括以色列,現有防空體系對高超音速導彈攔截效率普遍低于35%。而美國自研高超攔截器仍處于試驗階段,短期內無法部署。
而此輪導彈確實因此破防了而且取得的成果還不錯。
在此次導彈來襲警報響起17分鐘后,以色列內瓦提姆空軍基地的21架運輸機陸續升空。飛行軌跡顯示,12架經塞浦路斯飛往希臘,6架前往意大利,3架降落在德國美軍基地。
這些飛機不僅搭載技術人員,更攜帶特殊防護容器。軍事分析師判斷可能包含兩類核心資產:核武器部件與F-35核心數據模塊。此前該基地跑道遭襲,雖未直接摧毀機庫,但暴露戰略目標安全風險。
運輸機群中有三架經特殊改裝,可搭載“箭-4”反導系統組件。這暗示以色列正建立歐洲后備反導陣地,為本土防御體系崩潰做預案。
這次高超音速武器的戰場表現也影響了中東地區力量的平衡。
沙特在第十輪襲擊后重新評估與中國的高超武器技術合作。沙特此前已用石油權益置換12架中國戰機,如今對更先進系統興趣濃厚。
而更早的地緣政治變動發生在6月6日,阿聯酋退出美國主導的中東海上力量聯盟,轉而加入中國協調的“中東聯合海軍”。
美國國務卿也緊急訪問沙特挽救同盟,但沙特王儲同時接待了伊朗商務代表團。
畢竟沙特和阿聯酋目睹美軍難以保護盟友時,安全自主成為更現實的選擇。
而在希臘克里特島空軍基地,以色列技術人員正開啟剛卸下的鉛封容器里面承載著一個國家最后的戰略底牌。
在第十輪導彈打擊后,美軍中央司令部兵棋推演給出了一個隊美以來說的殘酷結論:現有體系對第十一輪襲擊的攔截成功率將降至28%以下。這個數字或許促使五角大樓連夜將關島部署的激光反導系統調往中東。
但這種拆東補西的窘迫,恰恰證明了美國的軍事霸權已經越來越無力。
這次伊朗確實是沒有虧了抵抗之弧領導者這個身份。
由于平臺規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后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
參考資料:新華社記者直擊以色列遭導彈襲擊地區 新華社 2025年6月16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