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6月13日開始的伊以沖突還沒有結束,已經發展到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自爆,伊朗朝他臥室發射導彈想效仿以色列襲擊伊朗高官,可是沒打中。
而以色列表示已經摧毀伊朗三成地對地導彈發射裝置,伊朗即使被逼成這樣,也仍舊不尋求核武器。
其實除了核武器,伊朗還有一個殺手锏——霍爾木茲海峽,封鎖這個海峽或許能扳回一局,然而伊朗最高領袖寧愿自己受到生命威脅,也不遲遲不封鎖霍爾木茲海峽。
這是為何?
伊朗一退再退
俗話說患難見真情,真遇上事兒了才能看到一個人的擔當,國家也是如此。
作為中東地區唯一一個擁核國家,伊朗一直被以色列視為眼中釘,內亞尼亞胡更是因為特朗普和伊朗談判進程太慢,而與之紅臉。
縱觀以色列的瘋癲程度就能知道,伊朗的核武器就像達摩克利斯之劍一樣懸在以色列頭上,對它稱霸中東是個極大的威脅。
不過伊朗這些年的表現,尤其是在哈梅內伊掌權之后,以色列大可不必那么急迫,因為這些年伊朗的一退再退,實力和背靠美國的以色列相比不是一個等級的。
就說核武器,在伊朗手里成了燙手山芋,因為這個核武器而被美國制裁,使得其經濟發展緩慢,已經讓他們很后悔了。
而且他們的民間也對美國有好感,骨子里是親美的,所以核武器更顯得是個障礙,因此特朗普一說要談判,伊朗也就巴巴地答應了。
然而經過5輪談判,美伊還是沒能得到有效的結果,這讓內塔尼亞胡等不及了。
此時國際原子核能組織一個決議說“伊朗違反核不擴散義務”就給了以色列機會,馬上借此向伊朗發動“獅子力量”行動,6月13日早上八點開始,德黑蘭火光沖天。
在極短的時間內,伊朗的多個軍事基地就遭到炮彈襲擊,武裝部隊的幾名將領在襲擊中身亡,據悉那都是伊朗國內的強硬派,也就是主張和以色列硬剛的人。
以色列這波算是定點清除了,再次證明他們的軍事能力——想殺誰就殺誰,此前的伊朗總統萊西就死于以色列的暗殺中。
以色列如此猖狂,伊朗方面馬上發聲:將會展開報復!
下午的時候伊朗的炮彈就朝著以色列射去,但是被美國和以色列提前部署的“薩德反導系統”攔截了不少。
而自家的核設施和軍事基地卻被以色列擊中,雖說他們自己說損失不大,還稱自己向以色列城市特拉維夫、戰機燃油生產設備和能源供應中心發動襲擊,但自己的國防總部也被襲擊了。
總的來說,就是你來我往的發射炮彈,荷槍實彈的干仗,并且雙方都拉來了隊友,以色列自然是美國,伊朗是胡賽武裝。
雙方打得有來有回,只是苦了人民時刻害怕自己小命不保。
這種情況下,各國都來勸架,俄羅斯總統普京在沖突開始的第一天就和伊以各自通了電話,中方這邊王毅外長也和雙方高層通了電話。
但光通電話還是收效甚微,主要還是靠伊以雙方的態度。
伊朗這邊強調不會動用核武器,甚至以色列那邊說考慮暗殺最高領袖哈梅內伊,但伊朗還是不愿動用核武器,甚至不考慮封鎖霍爾木茲海峽。
為何不封鎖霍爾木茲海峽?
霍爾木茲海峽作為連接波斯灣和阿拉伯海的通道,是阿拉伯國家運輸石油的重要通道,運輸的石油量占到全球總量的20%。
伊朗方面也考慮過徹底封鎖霍爾木茲海峽,但遲遲沒有做下決定,即便是以色列方面透露“不排除暗殺哈梅內伊”,但伊朗方面只是用“以更大的力度和規模”回應。
以色列想暗殺哈梅內伊,實行起來似乎很容易,畢竟以色列戰績可查,但哈梅內伊仍舊不愿意使用霍爾木茲海峽這個殺手锏。
難道哈梅內伊慫到這個地步?其實仔細分析,才發現哈梅內伊很理智。
首先徹底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對于伊朗來說不是件簡單事,因為即便是很多運送石油的船只要經過霍爾木茲海峽,但是這并不是唯一的通道。
如果這里封鎖,船只完全可以從南岸的阿聯酋和阿曼水域通過。
而且一旦封鎖霍爾木茲海峽,運輸石油的成本提高,油價也相應高漲,在中東這個石油“遍地”的地區,惹怒的國家可不少。
一封鎖就等于與這些國家為敵,直接這些國家推到以色列陣營,伊朗是得不償失。
據說這次雙方互相發射導彈,能如此順利是因為有國家向以色列開放了領空,已經說明伊朗在中東不得人心,處境尷尬了。
如果再封鎖霍爾木茲海峽,那勢必是將自己往窮途末路上逼。
此外,作為最高領袖哈梅內伊也很清楚自己的實力,要對抗美以并不簡單,這些年的制裁讓伊朗外強中干,因此只能妥協、妥協、再妥協。
特朗普都承認早就知道以色列要襲擊伊朗的事情,還提前提醒在伊拉克的外交人員注意安全,呼吁美國民眾別往伊拉克去了。
尤其是美軍的第5艦隊早就在巴林虎視眈眈,一旦伊朗對霍爾木茲海峽做點什么,那美軍的軍艦就不長眼了。
澳大利亞聯邦銀行采礦和能源大宗商品研究主管一針見血地指出:“封鎖海峽是伊朗的‘最后手段’,可能取決于伊朗和美國的軍事接觸。”
不到對陣的時候,伊朗就不敢輕舉妄動。
2018年伊朗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后遭到美國制裁,就曾威脅過要封鎖霍爾木茲海峽,但最終還是不了了之,上一次真正封鎖已經是36年前的波斯灣油輪戰爭了。
更重要的是,伊朗自己也是石油大國,國內的依靠石油吃飯的資本家一大堆,而且國內本身就有部分親美的人,一旦封鎖海峽,那就是給這些人機會搞事情了。
綜合看來,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確實有一定的作用,但反作用更大。哈梅內伊也很清楚這一點,或許在他看來,妥協是最好的辦法,起碼能換得一時安寧。
但從我們的角度來看,匹夫無罪懷璧其罪,一貫的退讓并不會換來尊重,如毛主席所說“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伊朗如果能強硬些也不至于陷入如此被動的境地。
最重要的還是自身強大,聯合能聯合的“朋友”,才能擁有更大的資本與美以這樣的無賴國家較量。
參考信息:
上觀新聞:沖突爆發48小時,以色列威脅暗殺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
觀察者網:伊朗官員稱:正在認真考慮是否封鎖霍爾木茲海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