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女性電影創作者以蓬勃之勢突破時代界限,以細膩筆觸勾勒生活圖景,用敏銳感知捕捉情感脈動,將內在力量注入作品肌理,傳遞著超越種族、文化與國界的女性心聲,展現出時代浪潮中女性群體的堅韌風骨與責任擔當。6月15日下午,第二十七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電影論壇·開云‘躍動她影’主題論壇”舉行,四位中外女性電影人圍繞“流動中的她”這一議題,結合個人創作歷程展開深度對話,分享了女性視角下的電影獨特魅力,揭示了銀幕內外女性創作者迸發的精神力量。
上海國際影視節中心主任陳果和開云集團大中華區總裁蔡金青共同為論壇致辭。陳果表示,近年來,越來越多女性創作者在上海國際電影節的舞臺上嶄露頭角,她們的作品既體現對現實的深刻觀照,又展現出高度個人化的敘事風格與情感張力。“上海國際電影節將持續為電影工作者提供多元的展示平臺、廣闊的創作空間和長效的支持機制。”
今年是開云集團“躍動她影”項目發起十周年。十年來,該項目通過設立獎項、舉辦對話、展覽、演出及運營播客等多元形式持續拓展,致力于提升女性藝術家的創意能見度,放大女性聲音。截至目前,該項目已在全球范圍內舉辦逾百場論壇及活動。蔡金青表示:“從理念共鳴到平臺協同,再到內容共創,‘躍動她影’始終通過與頂尖行業平臺及藝術機構的深度合作,持續賦能女性電影人,推動構建更開放多元的電影生態。”
基蘭·饒
導演、制片人、編劇
作為制片人,我們致力于通過電影藝術以微妙方式挑戰社會規范,聚焦女性議題創作觸動人心的作品。例如《摔跤吧!爸爸》打破性別偏見,展現了女性在父權社會中的突破;《神秘巨星》則呈現了戴面紗的少女突破重重藩籬成為歌手的動人歷程。這些故事之所以能跨越文化差異引發共鳴,正如新片《迷途新娘》所示——盡管印度農村新娘的困境與觀眾所處地域、教育背景迥異,但全球女性對自由與機遇的渴望本質相通。正是這種普世情感紐帶,使得印度女性題材影片在中國等文化差異巨大的市場依然廣受歡迎。
梁靜
演員、出品人、制片人
今年是我轉到幕后的第 8 年。其實我知道自己成長得很慢,或許在外人看來,一些項目存在內卷的情況,但我對現狀并不太滿意。這個轉變需要一種堅持,哪怕只進步一點點,那也是實實在在的進步。不要和別人比,因為每個人天生的知識結構、思考路徑不同,生活環境也不一樣,身邊人的影響更是各不相同。我們要和自己比,只要看到每天都在成長,那就是成長。如今我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需要去努力,但我并不覺得為時已晚,因為我還年輕。每個人都應以這樣的心態面對,如此一來,我們女性在社會中的存在感才會越來越好。這也是我們電影《東極島》里所要表達的精神核心——要做一個敢于打碎墻壁的人,這堵墻或許曾長久禁錮著你,當你最終打破它時,自會看見光從裂縫中照進來。
呂艷婷
大學副教授、聲音演員
大家對配音演員,尤其是女性配音演員的行業現狀總有很多好奇。這次能通過作品讓大家看到女性配音演員在角色中的能量,我覺得很幸運。比如有人問《哪吒》里我怎么吼出那么強的聲浪?我想這源于中國女性內在力量的積淀——我們心里本就有可釋放的巨大能量,而女性特有的包容性與接納萬物的能力,正是這種能量的來源,這是我在工作中最深的體會。在教學中,我常接觸十八九歲即將畢業的年輕人。我堅持教學的原因,是希望讓更多人了解配音行業。我會深入行業一線,探究從業者應具備的素質、專業能力和基礎功底,再把這些一線經驗和必備技能傳遞給學生,讓他們未來進入專業領域時,不至于迷茫無措。
露易扎·瑪麗安妮
演員、制片人
在巴西,女性導演的電影占比已達15%,而十年前這一數字還不到2%,這是顯著的突破。我花了二十年創作《風暴》——25歲入行,44歲才完成這部作品,其中光是拿下版權就用了10年,堪稱漫長的旅程。《風暴》改編自真實故事,原型女性在1919年、19歲時離世。時隔近百年,我很榮幸能講述她的故事,讓更多人聽見她的聲音。對我而言,這段創作經歷是全新且重要的人生歷程。最后想對大家說:永遠不要放棄夢想。即便覺得不可能,也要堅持努力——我自己也曾無數次感到絕望,但始終選擇繼續追夢、奮斗。畢竟,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歡迎持續關注我們,第一時間掌握2025年第二十七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相關資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