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各位網友是否還記得,當初飾演《圍城》中蘇文紈的演員李媛媛老師?
就一個角色,再加上她長相太有特點,一炮而紅。
可能是天妒紅顏,在她39歲時查出了宮頸癌,兩年后就匆匆離世了。
在近期有知情網友發帖聲稱,找到了李媛媛老師的墓地。
現場位置雜草叢生,位置極其難尋,可碑上的遺照卻難擋老師生前的光彩。
“什么讓她走到大家面前”
大部分人對她的認識,好像都是從“蘇文紈”開始。
除卻角色本身設定的優秀魅力及看點,李媛媛老師的演繹也給角色和她本人錦上添花。
最初的李媛媛老師并不為大部分群眾所熟知,所以相對于《圍城》這個知名書籍來說,李媛媛本人也會有一定壓力。
當初就有網友質疑選角的合適性,也對李媛媛老師本人的實力也保持一定的懷疑。
那么對于選角,導演有話說。
“蘇文紈”這一選角,是由其導演黃蜀芹老師經過嚴格選拔后,最終選出李媛媛老師來擔任這個角色。
導演本人也聲稱當初他對李媛媛老師的角色貼合度極其自信。
不論是從演技要求還是演員形象,他都認為李媛媛老師可以完美勝任。
劇中可以看出,李媛媛老師將這位才貌雙全的法國留學博士演活了。
不論是這個角色里獨屬于留學女博士本身的學識優越感,還是對于一位身處感情淪陷卻又愛而不得的無奈和妥協,李媛媛老師都將其出色的演繹了出來,可謂演的入木三分。
群眾的眼光是雪亮的,這部劇的結果也確實證明了黃蜀芹導演的話。
李媛媛老師憑借著“蘇文紈”這個角色,榮獲第十八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配角獎。
“令人悲痛的不治之癥”
關于宮頸癌,在早些年,不僅僅是認知上的極度匱乏,在這方面的研究和治療都是相當淺層面的。
著名的對于預防宮頸癌的HPV疫苗——九價,都是近幾年才被大眾熟知,甚至是正式研發獲批上市都已經2018年了。
對于查出宮頸癌的李媛媛老師來說,可真是“恨不相逢早”。
三十九歲,對于李媛媛這樣的演員來說,是飽含經驗和上升空間的黃金年齡。
對于李媛媛這樣對演藝夢想還抱有很大未來期待的人來說,這根本就是當頭一棒,宮頸癌擊潰了一個遠大的志向。
可惜在2000年,宮頸癌這樣的癌癥就是一場不治之癥。
在她熱烈的四十一歲,奪走了她的生命。
提到這里就會勾起網友的思緒。
近期也去世了一位演員,同念“媛媛”,同懷志向,上天卻造化弄人。
同樣因不治之癥而逝世的演員朱媛媛,她也被查出癌癥。
在2020年這個不太平的年份,這位演員朱媛媛,查出了相似的癌癥。
她也在病中堅持自己的夢想,堅持拍戲,不屈為病魔折腰每一寸。
在5月17日,懷著對藝術的一腔熱血與追求,朱媛媛也離開了人世間。
愿天堂沒有病痛,愿來世再續志向!
“什么值得敬畏,只靠演藝?”
我想,網友們或許都有一套獨屬于自己所認可的,值得敬畏和尊重的精神。
身懷悲憫之心,誠心誠意,善良仁愛的人值得人們的尊重。
那對于這些追求藝術的人呢?不論是演藝,音樂或者其他對自己的理想義無反顧的人呢?
在我們能看到的地方,當李媛媛老師查出宮頸癌時,她義無反顧去給《生命烈火》配音。
在后期,強撐病體完成電視劇《世紀人生》的拍攝。
有網友說,這到底有什么必要呢?
宮頸癌這樣的疾病到后期,癥狀不僅僅是消瘦乏力,伴隨著的是持續性的疼痛和全身衰竭,帶著這樣的身體,能演好戲嗎,能給觀眾呈現出一個好的狀態嗎?
這樣做真的算是尊重演藝嗎?
可她也真正給我們看到了,對于演藝,她是認真的,并非兒戲。
演員李媛媛,憑借《世紀人生》中董竹君一角,榮獲第十九屆中國電視金鷹獎觀眾喜愛的女演員獎。
這就是她的尊重與值得我們尊重。
我們也不能忘記,李媛媛這個角色,不僅僅是一個演員,更是一個母親。
若是大家對于,她對事業的追逐還是不能完全理解何為偉大,那若是說母親這個角色呢?大家還陌生嗎?
在確診宮頸癌后,抗癌和孕肚中的孩子,我們要如何抉擇?
人性是自私的,大家都會想,抗癌成功了,還愁沒有孩子嗎?肯定是自己的生命更重要呀。
可我們不能忽略的是,這不是普通的癌癥,而是宮頸癌。
術后成功了,未來萬一再也沒有當媽媽的機會,會遺憾一輩子的。
我們無法去考驗人性,就如同著名的鐵道實驗。
當火車開往一道閘兩條路,到底是選擇救一條路上的兩個孩子,還是選擇救另一條路上的六個人。
現在拉閘的能力交給了李媛媛,她的選擇在意料之中。
她選擇放棄治療,為了肚子里的孩子,她直接放棄了自己。
那我們再次思考,這是否有足夠的證據表明,李媛媛作為母親的偉大。
答案很顯然,我們要尊重的不是某個標簽,而是代表李媛媛這三個字的人。
對于她的逝去,娛樂圈缺失了一名敬重演藝路途的人才,而世界上少了一個偉大的母親。
“葬時花遍地,現今雜草立”
在2002年的10月20日,李媛媛老師在北京病逝。
對于李媛媛老師的逝去,娛樂圈堪稱被撼動都不為過。
當時的葬禮不僅僅是李媛媛老師的家人好友,還有數百名影迷粉絲到場。
當時的場景,盡管網友們都不曾親眼見過,但對于一個當紅演員的去世來說,可想而知。
在場人士無一不敬重這位演員,送行的花將開滿墓地。
二十多年過去了,又會有多少人記得這位曾經懷揣演藝理想的前輩?
現如今,前往天壽陵園探望李媛媛老師網友居然有貼聲稱,李媛媛老師的墓地盡管到場都難以找到,不是因為場地隱蔽,不是因為人員限制,僅僅是存在感低,樹木遮掩致使的難以尋找。
實在是令人難以置信,現如今竟然會會找不到當年大名鼎鼎的李媛媛老師的墓地。
當年的天壽陵園,前來探望的人源源不絕,就算是一片綠叢團團圍住,就算是沒有路,也會被人們硬生生踏出一條路。
現在樹木就肆意的生長在眼前,被人默許隨意發展。
20年的歲月,芽苗也真能長成參天大樹了。
這些一步步的在說明著,這些年,前來探望的人越來越少,屬于李媛媛老師的時代早已過去了。
記得住李媛媛老師的人越來越少了,今時早已不同往日。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可現實當真如此嗎?
李媛媛老師還是那個李媛媛老師,人還是那個人,她一直留在那里,從未改變過,可是花卻不同了,花卻越來越稀薄。
在網友曝光的照片中,墓碑上的人還是那樣明媚漂亮。
網友們看到這些,也許會想起這位偉大的演員,會為她再次嘆息和哭泣,想起屬于她的曾經。
但是!只要還有一個人記得李媛媛老師,她就不算完全被遺忘。
因為李媛媛老師的藝術,或者僅僅是被她身上的某些精神所吸引,我相信,會有后輩去翻箱倒柜只為看一眼李媛媛老師飾演的角色。
就算墓地被叢林遮蓋,可是正如網友發帖,還是會有人去看望他,帶著鮮花,只為一覽當年風華正茂的李媛媛。
盡管時代早已過去,可永遠會有慕名而來的人,能看到碑上永遠鮮亮明媚的李媛媛。
就像是,墓碑可以被掩埋,可李媛媛這個人,不會。
面對病魔,我們每個人都是渺小的。
可能花光了錢財,耗干了心血,最后也仍舊難逃一死的結局。
即便如此,哪怕只能活一天,也要珍惜和享受一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