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1-3年,能給每個人講課的AI老師很有可能就會出現。”
來源|多知
作者|徐晶晶
與愛為舞由高途/跟誰學聯合創始人張懷亭與原高途課堂總經理劉威聯合創辦于2023年。
用投資人的話來說,與愛為舞目前還是一家(潛在)水面下的公司。
不過,這家水面下的公司已不容小覷:
多知此前獲悉,與愛為舞在2024年已實現數億元的規?;杖耄缃窆乐翟?億美元左右,還在多個城市設有分部。今年3月,與愛為舞推出首款AI教育產品“愛學”。
近日,在一場直播招聘活動中,與愛為舞聯合創始人、技術負責人王琳介紹了公司的基本情況。王琳曾先后擔任百度、高途、螞蟻的AI及大模型團隊負責人。
這也是與愛為舞第一次面向外界的公開發聲。
據王琳透露,與愛為舞“在成立當月只有幾十萬元的收入,次月就有上百萬元的收入,現在每個月有上千萬元的收入”,“在業務上每年都會實現三倍的(同比)增長”。
他還有兩個判斷:“我堅定相信未來AI能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這也是我們創業的基礎。”“未來1-3年,能給每個人講課的AI老師很有可能就會出現?!?/strong>
這場直播里,他還揭秘了與愛為舞的創業初衷、創始團隊(包括CEO、COO、技術負責人、產品負責人、運營負責人、流量增長負責人)背景、業務發展路徑、業務模式、融資情況等。
以下為王琳的演講與答疑原文(經多知編輯):
我們是2023年成立的一家AI教育公司,叫“與愛為舞”。
為什么叫與愛為舞?最主要的原因是,“愛”字有兩重含義。第一層的含義是,教育的本質是愛,第二層含義是AI是“愛”的諧音,希望能用AI助力教育。
為什么要做這么一家公司?最主要的原因是,過去二三十年,中國整個教育行業,有過三個大的階段的發展,即從線下教育到在線教育再到AI教育。每個大階段的發展都會解決一個核心的大問題。比如從線下教育到在線教育,本質上它放大了優秀老師的價值,促進了教育公平(有教無類),但在線教育沒有解決個性化的問題。而AI教育核心就是要解決因材施教的問題。
與愛為舞成立于2023年5月,如果用一句話來介紹公司,那就是我們希望能給每個人提供一名適合自己的AI老師。
我們公司為什么要在2023年開始做這件事?最主要的原因是2023年以大模型為代表的AI技術成為這次非常重要的變革的起點,AI技術的變革推動教育進入智能時代。這一代的AI革命本質上做的事情是把原來需要個性化服務的行業做到規模化(規模化地提供個性化服務,服務即全流程體驗)。
舉個例子,原來給每個人找一個助理是非常個性化的服務,有了大模型之后,提供了大量供給,ChatGPT相當于給每個人都配了一個AI助理。因此,我們也在思考給每個人配一名AI老師的可能性。AI老師可以根據用戶的情況,個性化地助力學習。這是我們公司努力的大方向。
未來的教育是什么樣子呢?我們希望人人都有一個懂自己、時時在、用得起的專屬全能老師。這也是我們公司的目標。
懂自己:希望能根據學生個體的興趣、階段、效率、潛力、狀態、性格等,提供個性化的動態解決方案。
時時在:對比現在的線下教育、在線雙師,AI老師不僅解決空間問題,還能實現實時響應。每個人都可以有一名24小時在線實時響應的老師。
用得起:隨著算力進一步下降,AI的單位時間成本進一步降低。一個孩子每天跟著AI老師學習一小時,一年的成本大約為500美金。
全能老師:我們希望未來人人有一個全能老師,不局限于單一科目,也不局限于任何知識,不僅善于傳授知識,還可以教授綜合素養,甚至完成終身陪伴。
自2023年5月15號成立以來,我們先后完成了幾輪融資,投資方包括高榕資本、啟明創投、Monolith礪思資本、紅杉資本、藍馳創投、Ferryman、真格基金、險峰長青等。
如何實現“給每個人提供一名適合自己的AI老師”?
我們的路徑是先做業務的閉環,再做AI的替換,最終慢慢形成新的業態。
具體來講,第一步,我們會先做在線教育的業務閉環。有兩個原因:
其一,我們是一家創業公司,公司需要從一開始就產生比較穩定的收入跟現金流。所以我們從成立第一天開始,就非常關注公司的健康和穩定發展。
其二,我們也要有自己的核心業務。因為每一代技術變革,早期都由一些技術驅動的公司率先跑出來。但是未來大型的公司都是有自己核心業務的公司。所以我們要完成自己核心業務的閉環。這樣帶來的好處就是我們從成立第一天開始,就有用戶數據和收入。而且我們的收入在過去兩年翻了很多倍。我們在成立當月只有幾十萬的收入,次月就有上百萬的收入,我們現在每個月有上千萬的收入。
第二步,關于AI的替換,我們也會分兩個階段來做。
第一個階段就是我們要用AI優化原來在線教育的各個環節。我們希望用AI的方式把這些環節都重新做一遍,以優化運營效率,降低成本。
第二個階段就是我們要用AI做一個全新的、可以實時和學生互動的、以學生為中心的AI老師。
當然,這兩個階段我們并行在推進。早期我們在第一個階段投入的人力會多一些,現在則是兩個階段都會重點投入。我們希望通過這種先有業務、再用AI替換、最終再做出一個新業態的漸進式的方式做(從教師為中心轉變成學生為中心,從過程導向轉變成結果導向,從教育在線化轉變成教育智能化)。所以我們公司的發展以及思考也是比較穩健的。我們正是這樣一步步走到今天單月非常好的營收,同時有非常多的AI應用場景以及AI人才。
下面介紹一下我們公司的核心負責人:
CEO是張懷亭。他在2005-2014年是百度鳳巢負責人。百度鳳巢系統擔負百度商業化變現的關鍵職能,是中國第一個大模型系統,也是中國AI的黃埔軍校。他在2014-2019年擔任高途(跟誰學)的聯創。不管是在AI領域還是在教育領域,他都是非常資深的領軍人物。
COO是劉威。劉威在2015-2021年擔任高途課堂的總經理。他帶領7個人在跟誰學內部孵化創辦高途課堂,并帶領高途課堂經歷爆炸式增長(從2017年帶領100人實現2000萬元收入到2020年帶領25000人實現64億元收入)。更早前,劉威在埃森哲咨詢和搜狐視頻工作過。
除了張懷亭和劉威,還有幾位聯創:
技術負責人是我。我歷任百度(2010-2014年)、高途(是高途前十號員工)、螞蟻的AI及大模型團隊負責人,發表AI頂會論文十余篇,專利60+項,獲吳文俊獎一等獎。
產品負責人是王慧妍。王慧妍歷任百度、貝殼、高途產研總監。
運營負責人是紀建鏢。他歷任新東方校長(曾是新東方最年輕的校長)、高途學部負責人等。
流量增長負責人是梁貴星。他歷任高途、字節PICO增長負責人。
我們這個聯合創始團隊,不僅過去都有不錯的個人經驗,更重要的是曾經一起共事超過九年,也一起完成過帶領一家公司從0到1的過程。此外,我們核心團隊成員來自蘋果、字節、拼多多、阿里、百度等知名企業。
目前我們在招聘多個職位。我們公司在業務上每年都會有三倍的增長。每年三倍業務的增長,可以驅動很多新的產品、新的研發方向。高速的業務發展會給大家帶來更廣闊的成長的空間。
AI的各個領域都在快速發展,為什么要選擇AI教育方向?
第一,教育行業已經完成了全部的數字化。
第二,教育是一個非常大的剛需。
第三,教育也是我們團隊原來非常熟悉的。
Q1:大模型算法的崗位,您更看重候選人學術上面的成果,還是實際的項目經驗呢?
王琳:我們對大模型算法的招聘要求還是比較高的。我們希望大家至少具備兩個基本的素質:
第一,我們關注候選人過去的經驗。從硬性條件來說,希望算法崗候選人真的解決過大模型的應用問題,比如用大模型解決所在行業內的問題,了解怎樣用大模型做好解決方案等。
第二,更重要的還要具備兩個軟素質。一方面是要有極強的學習能力,另一方面,我們也希望候選人能有極強的改變自己的自驅力,因為創業公司是需要有快速迭代、快速奔跑的能力。
Q2:對教育行業來說,大模型是今天最大的變量之一嗎?您覺得大模型能給整個教育行業帶來多大的增量空間呢?
王琳:首先,大模型肯定是非常大的變量之一。這也是為什么有了大模型,我們才能開啟這次創業。
第二,我們非常相信技術的發展一定是加速的?,F在遇到的一些技術卡點,未來一定會慢慢得到解決,因此創業要面向未來的技術來做決策。
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堅定相信未來AI能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這是我們創業的一個基礎。好老師需要具備幾個素質:知識非常豐富,講得非常生動,實時在線,足夠便宜。AI已經在知識豐富、實時在線、足夠便宜這幾個維度領先于人類老師了。但目前AI講得可能沒有人講得生動。不過如果了解大模型的發展趨勢,可以發現,現在語音技術、多模態技術一直在前進。當技術的卡點一旦突破之后,就一定會遇到行業應用的爆發。
Q3:您期待的AI老師,預計能在未來什么時間節點實現?
王琳:會非???。我相信技術一定會指數級增長。我預計,未來1-3年,能給每個人講課的AI老師很有可能就會出現。
Q4:與愛為舞的商業模式是怎樣的?
王琳:我們的商業模式其實非常的簡單,就是我們提供低成本高質量的教學服務。
我們的服務會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就是在線的名師。我們剛剛啟動的時候,是由真人在線名師來講課。
第二個階段就是我們會把在線的名師慢慢AI化。比如早期會有10%的環節由AI來講、90%由真人來講,慢慢地可能變成AI講30% 、真人講70%,再慢慢變成AI講70% 、真人講30%等等。
Q5:大模型的幻覺問題,可能在什么時候得到解決,能讓產品比較規模化地拓展呢?
王琳:第一,我們在選擇場景的時候,就會選擇大模型解決得比較好的場景。在整個創業的過程中,我們一直會做產品、業務跟技術的多方聯動。
舉個例子,我們一開始會做小學英語的AI課。為什么先選擇小學英語的AI課?其一是大模型在英語問題上,已經解決得非常好。其二是小學的孩子可能對AI的接受度更高一些。所以我們是先從大模型能夠解決得比較好的領域去切入。
第二就是我們在使用大模型時,也會限制學生的發揮。我們的AI課程是有嚴格的教學體系和學習框架的,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效果。但是在每一個環節內,是開放性的。這樣會保證整個環節不會出特別大的問題。
總結一下,在選擇場景上,我們會先選模型已經做得比較好的場景;在設計環節的過程中,我們會在開源基礎上進行專門訓練。
作者:徐晶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