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醫50余載
退休后撰寫20多本專著
曾獲
“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個人”
“紅十字會志愿者之星”等榮譽
一起來認識
荊州市中心醫院關工委副主任
劉汝華
“上善若水,這是我一生行醫的準則?!?/strong>在劉汝華的客廳里,一幅書法作品格外醒目。這位86歲的老人用半世紀踐行著這個信條——從手術臺到講臺,從診室到書房,從線下到線上,他始終在傳遞醫者仁心。
作為荊州市中心醫院原副院長、主任醫師,他從醫數十年,退休后走上了一條別樣的“行醫路”,“當了一輩子醫生,看慣了病人痛苦的模樣。退休后我想前移一步,讓大家少生病、不生病,笑著來找我。”
他說:“預防,是比治病更重要的事?!?/strong>
抱著這樣的初心,劉汝華到工廠、學校、社區、縣市開展衛生知識宣講,100余場講座足跡遍布各地;受聘長江大學和中醫藥高專,為學生講授醫學與心理學長達6年。
劉汝華還將知識凝結成文字,退休至今,他撰寫了20多本著作,既有《我的行醫人生》這樣的從醫手記,也有《青少年身心健康科普知識讀本》等科普讀物,“把知識變成文字,讓更多人看到?!?/strong>
劉汝華:
“我也有些文學愛好,我寫了中篇和短篇小說《山村醫生的兒子》,還有長篇小說《情歸何處》,主要是對鄉村醫療和基層生活的觀察。”
在劉汝華的微信里,保存著許多特殊消息:“劉爺爺,我考上博士了!”“劉爺爺,感謝您伴我度過最難的時光?!?/strong>這些來自他曾幫助過的年輕人。
劉汝華曾義務為學生進行心理疏導,用醫學知識和人生智慧化解青春困惑;他還發起“1+1心連心?關愛留守兒童”公益品牌,帶動身邊人傳遞溫暖。
荊州市中心醫院老干科科長何華:
“我是1993年認識劉汝華老院長,在他的引導下,我走上了心理學這條道路。他特別有愛心,對我的影響非常大,讓我對這個社會也充滿了很多關愛?!?/p>
隨著年齡增長,劉汝華轉向線上科普。他在美篇平臺注冊賬號“汝華良醫”,每天更新1至2篇有關養生保健、心理平衡的文章。
短短兩個多月,149篇文章收獲81萬閱讀量,評論區滿是“劉爺爺的話讓我豁然開朗” 的留言,劉汝華成了網友眼中最溫暖的 “云端醫者”。
劉汝華與妻子結婚60年,迎來鉆石婚。妻子曾患結腸癌,術后5年達到臨床治愈,如今84歲的她依然心態樂觀,“生老病死是自然現象,正確對待就無所畏懼?!?/p>
劉汝華說,兩人的健康秘訣很簡單:合理飲食+科學運動+心理平衡。他在文章里常常提到這個“健康公式”,他說,“改變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就能夠健康、長壽。”
“我是農村孩子,是黨和人民培養我成為醫生。有生之年,我要用實際行動感恩社會?!?/strong>劉汝華撫摸著胸前的黨徽說道。
劉汝華曾獲得“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個人”“全國紅十字會志愿者之星”等榮譽,并多次榮獲全市“優秀共產黨員”“先進工作者”稱號。他始終堅持:“我不要報酬名利,只想讓更多人活得健康,讓夕陽路更有意義。”
從白衣戰士到科普先鋒,劉汝華用一生詮釋著“上善若水”的真諦——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正如他默默流淌的醫者情懷。
《好人開講》播出時間
時間
頻道
首播
每周三20:00
荊州廣播電視臺
新聞綜合頻道
重播
每周四12:45
荊州廣播電視臺
新聞綜合頻道
重播
每周五20:35
荊州廣播電視臺
壟上頻道
記者:匡月晴、范振宇
編輯: 匡月晴 / 責編: 唐萬全 /編審: 倪海燕
出品:荊州市融媒體中心
更多內容,關注虎座鳥視頻號
往期 · 推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