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漫步于淅川縣滔河鄉姬家堰村,山野間彌漫著沁人心脾的藥香,成片的白芷、射干、藥用薄荷長勢正旺,藥苗隨風輕舞,宛如大自然譜寫的綠色樂章。
“我們村在鄉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今年種植了300多畝中藥材,其中指甲花(又名鳳仙花)200多畝,射干30多畝,藥用薄荷70多畝,每畝的收入要比種植傳統作物多收入2000多元。”滔河鄉姬家堰村黨支部書記姬儉娃說道。
姬家堰村是滔河鄉大力發展中藥材種植的一個縮影。滔河鄉素有種植中藥材的傳統。近年來,該鄉立足資源優勢,積極盤活閑置的山地資源“變廢為寶”,通過引進潞鑫藥業、潤芝堂藥業等公司,探索“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引導中藥材種植由零散走向規模化。目前,滔河鄉中藥材產業已輻射全鄉31個村,其中18個村的種植面積均超百畝,全鄉種植射干、丹參、迷迭香、指甲花(鳳仙花)等中草藥面積共計4000余畝,滔河鄉榮獲“南陽市首批中藥材特色鄉鎮”稱號。
為推動中藥材產業升級,提高中藥材產品附加值,鄉黨委招商引進精深加工企業,已建成3個中藥材加工車間,配備了切割、烘干、萃取等現代化生產線。其中,潤芝堂藥業有限公司推出的中藥產品“六神曲”市場反響熱烈,預計年產值可達2000萬元。通過特色種植與精深加工的協同推進,該鄉不斷延伸產業鏈條,描繪出產業興旺、農民增收的鄉村振興新圖景。
產業鏈的延伸遠不止于此。在姬家堰村鄉間民宿,廚師正用新鮮采收的丹參、白芷等藥材,與本地散養土雞精心烹制藥膳。砂鍋中,食材與藥材翻滾交融,散發出濃郁獨特的香氣。這鍋養生藥膳,正是當地提升產業附加值、發展特色康養旅游的生動縮影。
依托豐富的藥材資源和優美的自然環境,滔河鄉引進銅鑼山書院中草藥藥膳康養民宿項目,著力打造集藥膳餐飲、中醫理療、健康養生、休閑娛樂于一體的特色鄉村文旅項目。游客在此不僅能品嘗地道藥膳,更能深度體驗中醫藥文化的魅力。“藥材經濟”與鄉村旅游、健康產業的深度融合,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新動能。
“我們將充分發揮滔河道地藥材生態種植資源優勢,加快中藥材生態種植技術集成與推廣,推動滔河道地藥材生態種植向規模化、規范化發展,進一步拉長產業鏈,形成種植、加工、銷售、康養為一體的中草藥全產業鏈,真正讓中草藥鼓起強村富民‘錢袋子’,讓中草藥成為實現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助力滔河鄉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滔河鄉人大主席楊德鎏表示。(淅川縣委宣傳部:周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