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特例的貓”,關注公眾號,了解更多精彩內容!
頭條是商單,希望大家支持下!
美援朝距今已有70多年,網(wǎng)上分析連篇累牘爭論探討,但便最激烈的反對者,也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
這一仗打出了中國人失落百年的尊嚴,屈辱的近代史在這里畫上了句號!
自1840年的鴉片戰(zhàn)爭,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中國對世界大大小小的列強,連續(xù)退讓了一百多年!
如果從1900年算起,不到50年時間,我們的首都被屠了兩次!
幾十萬清軍在自己的國土上,被不到兩萬的聯(lián)軍,趕得團團亂轉;國民黨一個師的人馬,被日軍一個營追著打!
讓了琉球、丟了臺灣、割了外東北、弄丟了外蒙古、讓了東三省、丟了北平城,被東夷小國弄得幾乎亡國滅種!
窩窩囊囊的過了100多年,這個國家已沒有任何尊嚴,華人在國外都是低人一等,備受歧視和羞辱。
從 鴉片戰(zhàn)爭開始,中國在列強的堅船利炮下屢戰(zhàn)屢敗,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東亞病夫” 的標簽,深深刺痛民族自尊心。
外界長期視中國為落后、軟弱的代名詞,即便二戰(zhàn)后民國成為五常,仍有不少國家認為,中國只是美蘇的附庸。
戰(zhàn)爭爆發(fā)前,新中國剛剛成立,國內百廢待興,很多人對國家的未來,依然充滿疑慮。
《我的團長我的團》中,孟煩了流著淚對龍文章說:“我們失敗太久了,太需要一場勝利,明知道會死,還在想勝利!”
那一年的新中國,也是這樣的心聲:我們輸了一百年,自尊心被踩到谷底,太需要一次勝利!
抗美援朝偉大在何處?首先是士氣民心和民族凝聚力的激發(fā)!
從最高領袖到普通農民,每個人都竭盡全力,無論是農民的兒子,還是領袖的兒子,每個人都只有志愿軍一個身份!
積弱百年,在朝鮮零下幾十度的冰天雪地里,穿著單衣,拿著落后武器,只為守護身后家人,與夙敵列強較量一雪前恥!
用悲壯而慘烈的勝利,重新?lián)旎孛褡遄饑滥且豢蹋降资窃鯓右环N心情?
志愿軍戰(zhàn)士在前線舍生忘死,而后方群眾踴躍捐款捐物、開展愛國生產(chǎn)運動。
鴉片戰(zhàn)爭時,清政府動員能力僅限于八旗和綠營,除了少數(shù)民團參戰(zhàn),絕大部分民眾對戰(zhàn)爭漠不關心。
而在抗美援朝期間,全國掀起捐獻飛機大炮運動,許許多多與戰(zhàn)爭無關的普通人,幾乎豁出命去支援前線。
豫劇演員常香玉巡演180場,寧可終生不能再上舞臺,也要捐出“香玉劇社號”戰(zhàn)斗機。
東北婦女在20天內,加班加點趕制400萬斤炒面送往前線。
人口僅2000萬的浙江省,有100多萬青年報名參軍……
全國上下形成了 “萬眾一心、共赴國難” 的局面,這種全民動員的深度和廣度,在過去的中國是完全不可想象的。
這種全民參與的愛國熱潮,徹底消除了舊中國 “一盤散沙” 的狀態(tài)。
人民真正意識到 ,“國家” 與 “個人” 的命運緊密相連。
這場戰(zhàn)爭促使中國社會,完成了從“傳統(tǒng)宗族”認同向“現(xiàn)代國家”認同的關鍵轉型。
毛主席對黃繼光的母親鄧芳芝說:你失去了一個兒子,我也失去了一個兒子"
最高領袖與普通農婦的情感共鳴,極大促進了全新的國民共同體意識。
1950 年,美國作為當時世界上軍事力量最強大的國家,率領 16 國聯(lián)軍介入朝鮮戰(zhàn)爭。
其裝備水平、后勤保障和國際影響力都遠超中國。
然而,中國人民志愿軍以劣勢裝備迎戰(zhàn),在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取得了多次關鍵勝利,最終迫使不可一世的美軍在停戰(zhàn)協(xié)定上簽字。
這是中國近代以來首次在對外戰(zhàn)爭中,正面擊敗世界頂級強國及其盟友,徹底打破了 “美軍不可戰(zhàn)勝” 的神話。
正如美國陸軍官方戰(zhàn)史所承認:“中國人民志愿軍,是一個文明而勇猛的敵人”!
這場勝利讓世界看到,中國不再是那個任人宰割的弱國!
百年屈辱的近代史, 在這一刻被徹底改寫,中國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塑!
抗美援朝不僅是中國近代史的終章,更是新中國立國之戰(zhàn)的開篇,其歷史意義,絕非僅限于一場軍事沖突的勝負。
它標志著中華民族,徹底擺脫了自鴉片戰(zhàn)爭以來的百年屈辱,真正以獨立自主的姿態(tài),重返世界舞臺。
這場戰(zhàn)爭與1840年的鴉片戰(zhàn)爭,形成了一組極具象征性的歷史對照:前者是農業(yè)文明在工業(yè)文明面前的潰敗,后者則是新生的人民共和國與世界頭號強國的正面較量。
兩場戰(zhàn)爭相隔110年,卻清晰地勾勒出中國從“東亞病夫”到“東方大國”的蛻變軌跡。
抗美援朝的勝利,使新中國在1954年日內瓦會議上,首次以五大國身份參與國際事務。
美國學者基辛格在《論中國》中承認:“朝鮮戰(zhàn)爭建立了中國作為一個令人敬畏的對手的軍事威信,在以后的幾十年中,這一威信始終不墜。”
這種國際威望的直接效應,就是1971年中國恢復聯(lián)合國合法席位時,贊成票中絕大多數(shù),來自亞非拉國家。
這些國家從朝鮮戰(zhàn)爭中,看到了反抗強權的可能。
國家戰(zhàn)爭的不同結局,會塑造了迥異的民族心理。
連續(xù)百年的屈辱史,使國人陷入深重的自卑情結。
抗美援朝的勝利,則催生了“敢教日月?lián)Q新天”的集體自信。
彭老總在停戰(zhàn)協(xié)定簽字后,激動地說: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一個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霸占一個國家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這句話成為民族精神涅槃的最佳注腳,這種心理轉變的深遠影響,在后來“兩彈一星”的自主研發(fā)、改革開放的大膽探索中,都能找到痕跡。
歷史總是螺旋式上升,如果說鴉片戰(zhàn)爭迫使中國睜眼看世界,那么抗美援朝則讓世界重新認識中國。
從被動挨打到主動亮劍,從任人宰割到平視列強,這兩場戰(zhàn)爭間的110年,是一個古老文明在煉獄中重生的全過程。
今天,當我們再談抗美援朝,看到的不僅是一段戰(zhàn)爭記憶,更是一個民族從跪著到站起的完整敘事。
國家的尊嚴從來不是恩賜的,我們拿回了屬于我們的尊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