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華博商業評論
郵箱 | hbsypl2023@163.com
國家統計局6月16日發布的數據顯示,5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1326億元,同比增長6.4%,為2024年以來月度最高水平,比上月加快1.3個百分點。這一數據超出市場預期,直觀反映出消費市場的活力正快速釋放。
多種因素刺激市場消費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消費明顯提振主要是因為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持續生效,疊加“6·18”平臺促銷等因素激發居民消費熱情。
在以舊換新政策的持續發力下,今年5月,限額以上單位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通訊器材類、文化辦公用品類、家具類商品零售額紛紛“發力”,分別大漲53.0%、33.0%、30.5%、25.6%。合計拉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9個百分點,比上月提高0.5個百分點。
“6?18”促銷活動同樣帶動網上零售商品銷售。1-5月份,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6.3%,比1-4月份加快0.5個百分點。假日經濟也為消費提速添了把火。今年“五一”假期國內出游3.14億人次,同比增長6.4%;國內游客出游總花費1802.6億元,同比增長8.0%。
此外,我國逐步擴大入境免簽國家范圍,外來人員也刺激了我國消費市場——最新數據顯示,有43國適用單方面免簽政策來華。“五一”假期,入境外國人中適用免簽政策入境人次同比增長超70%;銀聯、網聯處理境外來華人員支付交易筆數和交易金額分別增長2.4倍和1.3倍。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當前國內經濟運行大致可以分為三條主線,一是關稅戰下的出口,二是政策刺激下的投資和消費,三是經濟增長的內生動能。從5月份情況來看,政策刺激下的消費成為最大亮點。溫彬認為,在政策推動下,居民消費能力和意愿有所改善,6月居民消費需求有望進一步釋放,推動消費加快增長。
工業生產增速穩定
相較于消費的強勁增長,我國工業增加值增速有所放緩。數據顯示,我國5月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8%,增速較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
有業內人士指出,今年5月,日內瓦中美經貿高層會談取得突破性進展,使得中美超高關稅問題得以緩解,雙方貿易往來較4月份部分修復。宏觀政策組合拳、工業企業盈利改善和以舊換新計劃的消費刺激為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提供支撐。
在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帶動下,5月份,規模以上鋰離子電池制造、船舶及相關裝置制造、鍋爐及原動設備制造等行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28.6%、12.8%、11.8%;在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持續顯效作用下,同期綠色、智能、高品質產品的消費需求持續釋放,新能源汽車、平板電腦、電動自行車等換新類產品的產量同比分別增長31.7%、30.9%和20.5%。
有評論認為,盡管中美貿易戰有所緩和,但當前美國對華關稅仍處于很高水平,加之外需放緩,預計6月出口增長仍將偏弱,這將持續拖累工業生產。經濟增長動能將向服務業切換。
未來經濟展望
有分析人士表示,在房地產鏈仍然難以完全出清、關稅沖擊帶來不確定性的背景下,經濟分化、內需不足的經濟狀況可能不是一個短期現象。但是我國經濟表現出了強勁的韌性,走勢穩中向好。
例如,我國出口5月份外貿繼續頂住壓力,保持平穩增長,貨物進出口總額增長2.7%,出口增長6.3%,體現出了較強國際競爭力和韌性。付凌暉表示,總的來看,5月份,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服務業生產指數、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指標增速基本保持總體穩定,顯示出生產需求總體穩定。
從物價情況看,受國際輸入性因素和部分食品價格下降影響,5月份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環比下降0.2%;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漲幅為0.6%,較上月上升0.1個百分點,市場供求關系基本穩定。付凌暉表示,下階段,隨著宏觀政策顯效,經濟循環持續暢通,國內需求進一步擴大,生產供給將穩定增加,國民經濟有望持續恢復向好。
整體來看,5月消費市場的亮眼表現,是政策驅動、市場活力激發以及消費者信心提升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隨著后續政策的持續發力和市場環境的不斷優化,消費市場有望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為我國經濟的穩定增長注入更為強勁的動力。同時,其他領域展現出的韌性與潛力,也為我國經濟的均衡發展和可持續增長奠定了堅實基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