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書蟲媽媽!
姐妹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種感覺:
帶娃出門碰到別人家一歲不到的寶寶,活潑好動,表情豐富,見人就笑,一眼看上去很聰明伶俐的樣子。
這時你可能會想:"我家寶貝為什么沒有這么活潑呢?是不是不夠聰明呢?
姐妹們,千萬別焦慮!
三歲前,寶寶的大腦在飛速發育,大腦發育得好不好,可以通過寶寶的一些日常突出表現看出來。
寶寶三歲前,如果大腦發育得良好,通常會有這4個表現,如果你家娃全中,你偷偷樂吧,這是典型的“聰明相”。
一、活潑好動、探索欲強
活潑好動、探索欲強的寶寶,說明他的大運動、語言能力、認知能力都發展得很好。
說白了,娃的大腦發育良好,夠聰明,是一個典型的“聰明相”。
表妹總跟我抱怨:"我家寶寶真的太難帶了,不是翻柜子,就是爬沙發,有時還要爬出陽臺,抓花盆里的泥土,看少一眼都不行,累得我腰都直不起來!"
可上周帶娃體檢,醫生卻夸她家寶寶大運動發育特別好,認知能力也超出了同齡寶寶的水平。
所以啊,我們別嫌寶寶閑不住,他們爬沙發、翻柜子、抓泥土等,每一次動手動腳都是在刺激大腦神經元快速連接,讓大腦不斷升級。
當媽的別嫌麻煩,可以在家搭建一個安全"探索角",擺上不同材質的玩具:軟乎乎的毛絨小熊、能發出聲響的塑料搖鈴、帶紋路的木質積木。
再準備些安全的日常用品和翻翻書,比如帶蓋子的空瓶子、干凈的毛巾,讓娃隨便摸隨便玩,隨便翻,滿足他的好奇心,盡情探索。
二、模仿能力好,學習能力強
上次去閨蜜家,她家五個月的寶寶看見媽媽喝水,居然跟著吧唧嘴;媽媽對著他做鬼臉,他馬上咧開嘴模仿,逗得我們哈哈大笑。
閨蜜說,現在她做啥寶寶都跟著學,換尿布時抬腿,擦臉時伸手,連咳嗽都學得有模有樣。
可別小看這模仿能力,這可是寶寶學習的第一步呢!他們通過觀察我們的表情、動作、聲音,一點點了解這個世界。
模仿拍手學會了肢體協調,模仿說話鍛煉了語言能力,就連模仿我們打招呼,都在為以后的社交打基礎呢。
寶寶的模仿能力好,學習能力強,這對寶寶的成長幫助很大,我們應該重視。
平時,我們可以和寶寶玩"模仿游戲",他拍手你也拍手,他搖頭你也搖頭,玩著玩著,寶寶就悄悄學會了好多本領。
三、調皮搗蛋,愛搞破壞
寶寶調皮搗蛋,愛搞破壞,其實也是為了滿足好奇心,探索欲,這樣的寶寶認知也會更高,智力發展也很快。
想起我家二寶10個月時,剛給他買的新玩具,沒兩天就被拆得七零八落;繪本剛翻開,一會兒就被他撕得不成樣子;就連餐桌上的紙巾,也被他扯得滿地都是。洗澡的時候,把盆里的水弄得到處都是......
剛開始的時候,我還會阻止寶寶的破壞行為,但育兒書看多了,才知道這是寶寶聰明的表現。
寶寶拆玩具,是想弄清楚"里面到底有啥";撕紙巾,是在感受紙張的質感和變化;玩水,是在觀察水的流動和形態。
每一次"破壞"都是一次思考和探索,小腦袋里的問號越多,大腦發育就越快。
我們與其制止寶寶調皮搗蛋,搞破壞,不如給他們找點"合法破壞"的工作做。
準備些可以撕的舊報紙、能捏響的塑料玩具、可拆卸的積木,讓寶寶盡情"折騰"。
還可以陪他們一起玩,比如和寶寶一起搭積木,然后故意推倒,說"哎呀,積木倒啦",引導他重新搭建,在玩中培養創造力和動手能力。
四、寶寶反應快,記憶力好
鄰居家寶寶特別有意思,才11個月大,就知道把喜歡的玩具藏在沙發底下,過兩天還能準確找出來;每次聽到爸爸下班回家的鑰匙聲,馬上扭頭看向門口,笑得咯咯響。
鄰居說,寶寶現在認人可準了,陌生人一抱就哭,家里人一叫名字就轉頭。
你知道嗎?這記性好、反應快,可是寶寶大腦靈活的表現呢!
他們能記住常見的人和物,對聲音、光線、動作有快速反應,說明大腦的記憶和感知系統發育得不錯。
我們平時可以多和寶寶互動,鍛煉他們的記憶力和反應力。
比如玩"藏貓貓",用圍巾擋住臉,然后突然拿開,說"媽媽在這兒呢";還可以和寶寶玩"指五官"的游戲,問"寶寶的鼻子在哪兒",引導他指出來,在玩中讓寶寶的小腦袋越來越靈。
小書蟲媽媽育兒感悟:
每個寶寶都是獨一無二的小天使,他們的聰明表現各不相同。平時多給寶寶創造探索、模仿、玩耍的機會,他們就會越來越聰明伶俐。
你家寶寶有沒有這些"聰明相"呢?快來評論區和我一起聊聊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