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沂水旅游 關注我們
近年來,沂水縣大力實施文旅活縣戰略,按照“全縣整治、全域旅游、全景沂水、全境精致、全民共富、全面振興”的思路,以片區化發展鄉村旅游、組團式開展鄉村旅游建設,把農文旅融合作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抓手,推動鄉村旅游發展實現由“單打獨斗”向“片區協同”升級。
1400萬元獎勵,調動發展積極性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深入實施農村產業融合發展項目,培育鄉村新產業新業態。推進鄉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開展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試點,提升鄉村旅游特色化、精品化、規范化水平。”沂水縣堅持黨建引領下的片區推進模式,積極探索有條件的村鎮連片打造、融合發展,推動鄉村旅游規劃建設、產業發展、市場營銷等領域協同發展,用旅游產業化發展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2月28日,沂水縣政府辦公室制定并出臺了《沂水縣鄉村文旅康養片區發展激勵辦法》,設立1000萬元專項獎勵資金,全力促進鄉村文旅康養片區化發展。為促進鄉村旅游片區化發展,沂水縣先后制定出臺了《沂水縣促進旅游民宿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2025年沂水旅游團隊獎勵辦法》等政策,縣財政累計撥付獎勵資金超1400萬元,全力調動鄉村文旅康養片區建設積極性,上下聯動促進片區發展,為鄉村旅游發展提供良好環境。
沂水縣以系統思維、片區思維謀篇布局,連片規劃、共建、發展,打造了“紅嫂故里·綠色康養”“崮韻王風·花開沂蒙”“崮下湖畔”“陌上花開”等4個鄉村旅游集中發展片區,謀劃打造“黨群同心新實踐先行區”“花溪彩虹·尋夢沂水”、“箕山濰水·富貴花開”“山高水長·五谷飄香”等10個鄉村文旅康養片區,總投資9.8億元,涵蓋沂水67%以上的鄉鎮。
2024年度沂水鄉村旅游實現收入69.34億元,接待游客720.01萬人次,同比分別增長比14.3%和13.2%。鄉村旅游片區化發展成為“農文旅融合”作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抓手。沂水縣文化旅游發展促進中心主任孫長文介紹。
壯大優勢,培強鄉村旅游示范區
以院東頭鎮“紅嫂故里·綠色康養”、泉莊鎮“崮韻王風·花開沂蒙”片區為核心規劃建設鄉村旅游示范區,目前示范區內建成國家5A級景區1處,4A級景區3處,3A級景區9處。
作為全國鄉村旅游重點鎮,院東頭鎮開通免費環線觀光車,以螢火蟲水洞為起點,串聯蒙山龍霧茶博園、竹園春風·見南山民宿、峙密河鄉村游樂園、四門洞民宿等網紅打卡點,實現“山水游線閉環運營”。2024年全鎮接待游客超340萬人次,旅游總收入突破6.98億元,直接帶動1.1萬余人就業,鄉村旅游成為強鎮富民的“金鑰匙”。
泉莊鎮聯動天上王城、沂蒙花開旅游區兩個4A級景區,構建“農業+體驗”“文化+研學”“生態+康養”三大發展體系,2024年接待研學人員約12萬人次。建設中的海涵春育康養民宿,以“民宿+康養+有機農產品”為特色,瞄準“全國一流民宿康養產業集群”目標,推動農文旅康養深度融合。通過連片規劃,全力打造“崮鄉特色鮮明、產業活力強勁、宜居宜業宜游”的鄉村振興示范片區。
泉莊鎮尹家峪村金龍山農業專業合作社引進沂水五洲房地產有限公司投資9000萬元,流轉農戶土地1781畝,連片發展有機金秋紅蜜、映霜紅晚熟蜜桃。合作社將流轉的土地按質量折算入股,在支付土地流轉費的同時,每年根據效益進行土地股權分紅。同時建立包片責任制績效分紅制度,把農民變成工人,構建起合作社與社員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實現了“1+1>2”的效果。2018年以來累計分紅超1300萬元,戶均近8萬元;2024年產桃300余萬斤,分紅426萬元,社員戶均分紅達15萬元,真正讓農民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
在泉莊鎮,金龍山的農民真正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
集聚資源,打造鄉村旅游突破區
?“一湖藏萬象,山水待知音”,沂水環跋山片區有山東省第三大水庫,有山湖相映,碧水藍天的美麗景色,有展現10萬年前古人類的生活圖景的跋山遺址群,有“送火神”“跑馬燈”等特色非遺文化項目,誠邀上海企業家、文旅創客、投資機構,共鑒湖光山色,共謀文旅新篇!歡迎朋友們來沂水投資興業、暢享美好生活!4月18日,在山東沂水(上海)招商暨文旅推介會上,沂水縣委常委、副縣長王海娟做了最真摯的推介和邀約。
沂水以環跋山水庫為重點,以龍家圈街道“崮下湖畔”、諸葛鎮“陌上花開”為核心,規劃建設鄉村旅游突破區。龍家圈街道突出追尋紅色印記、鄉愁記憶、山河之美、移民足跡四條主線,建設提升靈泉山3A級旅游景區、“一湖三崮”等旅游景點,聯動沂城街道“象往跋山 遇見沂水”片區,打造南黃家莊、營盤、崮安等旅游特色村、跋山遺址和環湖休閑旅游帶,吸引了大量露營、登山、騎行游客。探索紅色研學線路,編排演出革命情景劇《赤城》,年吸引團建活動40余場。片區建設以來,年吸引鄉村旅游游客達30余萬人,片區內10個行政村村集體年收入平均增長30%,帶動2000多名農民實現就近就地就業增收。
諸葛鎮建設“陌上花開”農文旅融合片區,輻射18個村,占地30平方公里,連片規劃、連片共建、連片發展,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游業,構建緊密聯農帶農機制,推動農文旅深度融合。建成麒麟雪茄生態園、觀賞繁養基地、陌上花開花海、果蔬采摘大棚、特色農產品加工廠等產業項目,盤活農村空地資源,帶動18個村、237戶發展“庭院經濟”,年可實現村集體增收83.5萬元,村民增收246.2萬元。片區內建設形成詩畫秀峪、紅色葛莊、茄境北黃等8個文旅融合網紅打卡地,深度挖掘區域內紅色歷史、隕石天文、工業礦產等文化資源,發展研學產業;舉辦“油菜花節”“向日葵花海”“華莊伏羊文化周”等民間節慶;結合各村特色建設風格多樣、各具特色的精品民宿、傳統民居60余套,年吸引游客數量超過10萬人次,帶動村集體增收5萬元、人均增收1.1萬元。
諸葛鎮黨委書記劉濤表示:“我們正構建農文旅深度融合的‘乘法效應’,下一步將諸葛鎮打造成本地區的鄉村旅游集聚區,力爭三年內旅游人數突破20萬大關。”隨著“歸雁人才”返鄉創業潮的興起,這個昔日的山區小鎮,正蝶變為沂蒙鄉村振興的亮麗名片。
突出特色,謀劃鄉村旅游融合區
沂水縣鄉村文旅康養片區發展激勵辦法,小政策激起大漣漪。沂水縣富官莊鎮圍繞濰水源頭、齊長城沿線,高標準打造箕山濰水·富貴花開未來田園文旅康養片區,規劃建設文創產品(花模)轉化中心、藝術家共享工作室、共享度假小院、柴窯、懸崖咖啡廳,精品民宿,半山康養中心、婚慶莊園,研學基地、松林露營地、主題文化街、休閑農場、電商中心、鄉村教育基地等一系列文旅康養業態項目,探索沉浸式農文旅融合鄉村振興發展新路徑。夏蔚鎮投資9300萬元,利用鎮域內鮮明的紅色文化資源,規劃打造“紅色夏蔚·櫻桃崮里”黨群同心新實踐先行區。2025年重點實施同心街周邊保護提升項目、大櫻桃全產業鏈提升項目、古村落“鄉村民宿+”產業集群項目、恒全廣場項目。實現“強村、富民、壯鎮,鄉村全面振興”的發展目標。高莊鎮以沂蒙山區原生態古村落養生養老為主題,以農家田園風光為襯托,規劃建設“山高水長·五谷飄香”文旅康養片區。利用村民原有宅基地或現有住宅,新建特色山間民宿獨立院落15處。形成上馬高端民宿休閑度假區、天橋天上人家民宿區、天橋星空露營體驗區、龍灣兵工小鎮民宿區。項目建成后,可實現銷售收入2000萬元,帶動村集體增收50萬元。沂城街道、許家湖鎮以“兩河、兩山、兩谷”為核心,推動農商文旅協同發展,促進景村融合、城鄉融合、三產融合、人文融合,打造七美三宜“十好鄉村”,吸引原鄉人、歸鄉人、新鄉人、游鄉人,實現鄉村振興、田園生活、文化體驗之夢,形成“以河為軸、以水為魂、近山親水、綠色田園、宜居鄉村、和美郊區”的城鄉發展格局,呈現城景村三者和合而生、美美與共的美麗畫面,打通城鄉協同發展雙向奔赴。
據悉,沂水縣已建成共有2A級以上景區36處,其中5A級景區1處,4A級景區5處,4A級以上景區數量位居全省縣域第一;有全國鄉村旅游重點鎮1個、重點村2個,國家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1處,省級精品文旅名鎮2個、省級旅游民宿集聚區1個。先后榮獲首批“山東省文旅康養強縣”“山東省文化和旅游產業先進縣”等榮譽稱號,連續六年蟬聯“中國縣域旅游綜合實力百強縣”。
“山東好客·沂水情長”“路不遠,景又美,歡迎來沂水”將會叫得更加響亮。
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程洪蕓 通訊員 孫長文 田寶宗 尹續慶
來源:沂蒙晚報
沂水旅游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