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架B-2隱形轟炸機從美國密蘇里州懷特曼空軍基地呼嘯升空,穿越太平洋,向伊朗腹地投下重達13.6噸的GBU-57巨型鉆地彈。
2025年6月22日凌晨,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媒體高調宣布:“我們已完成對伊朗三處核設施,包括福爾多、納坦茲和伊斯法罕的非常成功的襲擊!”
一、美軍B-2千里奔襲,目標直指核設施
這場長途奔襲標志著美國正式介入以色列與伊朗持續一周的軍事沖突,中東局勢瞬間被推至戰爭邊緣。
伊朗福爾多核設施深藏于地下90米的巖層中,由四層鋼筋混凝土加兩米鋼板加固,堪稱中東最堅固的地下堡壘。
美軍此次使用的GBU-57鉆地彈雖號稱“地堡克星”,但其最大鉆深僅61米,低于福爾多的防護厚度。
五角大樓秘密推演顯示:需連續兩枚炸彈誤差不超過1.2米命中同一彈點才可能穿透,這一從未實戰驗證的戰術,成為價值24億美元單機的生死賭注。
空襲的后果還未有官方發布,但據伊朗衛生部確認,自6月13日沖突爆發以來,已有超過400名伊朗人死亡,其中包含54名婦女和兒童,另有3000多人受傷。
伊朗外長阿拉格齊發出嚴厲警告:美國介入將“對所有人都非常危險”。
二、火藥桶引信點燃:伊朗的復仇選項與大國博弈
伊朗革命衛隊的報復倒計時已然啟動,其反制手段直指美國要害。
革命衛隊已鎖定中東10座美軍基地,包括伊拉克阿薩德基地、阿聯酋扎弗拉基地等。
伊朗擁有射程2000公里的“泥石”高超音速導彈,可覆蓋整個中東美軍據點。
全球石油貿易的咽喉要道,霍爾木茲海峽面臨封鎖風險。
這條最窄處僅21公里寬的水道承擔著全球20%的石油運輸,日均通過量達2000萬桶。
摩根大通警告,若海峽被封鎖,油價可能飆升至每桶120-130美元,重現1970年代石油危機。
胡塞武裝已揚言若美介入,將恢復打擊紅海美軍艦船。
伊拉克武裝組織同樣警告,將襲擊中東美軍目標,國際社會屏息凝視這場危機。
普京直言沖突可能“滑向第三次世界大戰”,中俄共同譴責以色列攻擊核設施“不可容忍”。
聯合國核監督機構確認,伊斯法罕核設施的離心機制造車間已遭破壞,所幸無核泄漏風險。
更耐人尋味的是,中國815A電子偵察船悄然現身波斯灣監控電磁信號,俄伊外長則緊急籌劃會晤,大國博弈已然進入新回合。
三、經濟沖擊波:油價狂飆與股市震蕩的避險指南
石油市場會最先感知戰爭脈搏,布倫特原油價格已突破75美元/桶關口,但這才僅是開端。
花旗銀行分析顯示,若伊朗110萬桶/日的石油出口中斷,油價將再漲15%-20%,達到75-78美元/桶。
巴克萊銀行警告,更大規模沖突可能將油價推高至100美元/桶。
全球股市上周已提前反應,美股三大指數全線下跌,道指跌0.7%,標普500跌0.84%,納指跌0.91%。
航空板塊首當其沖,JetBlue暴跌7.8%,美聯航挫6.3%。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能源板塊年內上漲近8%,領跑標普500。
在此情形下,投資者更需警惕三大風險傳導鏈。
一是供應鏈成本激增。石腦油裂解價差已擴大,滌綸長絲價差收窄,預示基礎原材料價格普漲。
二是通脹死灰復燃。摩根大通警告,若油價突破100美元,可能逆轉美國數月來通脹降溫趨勢,重創特朗普競選承諾。
三是行業冰火兩重天。石油服務類股票如中曼石油股價漲幅達17.52%,而航空、航運等高能耗行業將持續承壓。
霍爾木茲海峽的警報燈驟然轉紅,這條最窄處僅34公里寬的水道,此刻已成為全球經濟最脆弱的命脈。
德銀分析師Hsueh指出,若伊朗封鎖海峽,重啟可能需要數周至兩個月,期間全球能源市場將陷入混亂。
特朗普宣稱的“速戰速決”戰略,在德黑蘭“讓侵略者付出無法挽回的代價”的復仇誓言中顯得蒼白無力。
普京的“第三次世界大戰”警告與霍爾木茲海峽的油輪軌跡交織,全球市場正滑向1973年石油危機以來最危險的時刻。
國際原子能機構前核查員發出更嚴峻警告:福爾多內存放的高豐度濃縮鈾如同隱形核彈,“爆炸可能釋放六氟化鈾輻射,并在山區引發連鎖反應”。
這場由隱形戰機投下的賭注,最終可能成為改寫中東格局的起點,而普通人的錢包,已在加油站計價器跳動的數字中感受到灼熱的前奏。
歷史不會重演,但常押韻。1973年阿拉伯國家石油禁運時,美國加油站排起數公里長隊的畫面,正在數字時代的經濟模型中閃爍警示信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