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24年銀行上市公司年報披露,全國不良貸款的概貌呈現在我們面前。《資產洞見》在此匯集若干重要銀行的相關數據,以分區域方式,分別呈現全國各經濟區域不良貸款現狀,同時體會不同銀行在不同地域的戰略實操。
本文上接《全國不良貸款地圖2025:(五)開發西部》。
(六)中部分化
中部地區,由于地理、歷史及產業發展的原因,目前正處于一種強烈的撕扯與分化當中。
中國中部地區的地理概念,通常指中部六省: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但是,作為業務開展,各家銀行的“中部”地區涵蓋范圍略有不同,本文在文中予以標注。
本期我們選擇7家全國性頭部銀行(中國銀行分區差異較大,類似區域數據已在其他區域中引用,故本期未列入),并引入7家中部地區有影響力的銀行,進行對照參考分析。
頭部銀行劇烈分化
中部地區銀行的表現,具有強烈的、全方位的分化特征。其中,包括全國性頭部銀行間的分化、全國性頭部銀行與地方重要銀行之間的分化、地方性重要銀行之間的分化……背后則是經濟與產業方式的深度調整。
1.信貸繼續擴張
2024年,7家全國性頭部銀行在中部地區新增貸款約1.344萬億元,增速8.21%,高于全國平均增速。
與全國其他地區相比,中部地區8.21%的增速與環渤海地區相當(+8.24%),低于西北地區(+9.6%)與長三角(+9.3%),但高于東北地區(+6.8%)及珠三角(+5.78%)。
其中農業銀行在中部地區貸款增長突出,12.43%的增速與0.45萬億的增量均居首位,體現出中部地區在縣域普惠金融和涉農貸款方面的動能。
2.信貸驅動:涉農與科創
7家頭部銀行中,國有大行是信貸主力。貸款增長率最高的三家銀行(農業銀行、興業銀行、工商銀行)貸款增長貢獻率達65.6%(0.881萬億元/1.344萬億元),反映中部地區對農業產業化及中小企業技改的信貸需求旺盛。同時,國有大行主導網點下沉,而股份制銀行則注重風控效率。
3.盈利能力劇烈分化
以營收與利潤數據看,7家全國性銀行在中部地區分為三種情況。
農行獨樹一幟,是國有大行中唯一雙增案例(利潤↑6.39%、營收↑6.68%),印證其在中部區域,結合政策,深耕縣域策略的有效性。
國有大行普遍負增長。郵儲、工行、建行利潤降幅超10%,主因為不良資產處置成本高。
股份行逆勢上升。招行、興業通過精細化風控效果明顯,興業中部地區利潤增速達47.46%,為7家中最高。
4.不良貸款,分化顯著
2024年,7家頭部銀行在中部地區的不良貸款3升4降,分化明顯。
招商銀行與興業銀行不良率均為0.76%,為7家中最低,且不良貸款下降,顯示股份行風控占優。
郵儲、工行不良貸款余額增幅超15%,風險集中暴露。
國有大行的政策承擔,既要求短期風險出清,又要求擔負長期動能增長,所以郵儲銀行與工商銀行,一方面出現了不良貸款的較高增長,另一方面又保持了貸款的規模擴張。二者背后是對傳統產業的支持與依賴,在經濟轉型中承壓嚴重,同時小微貸款的脆弱性也體現出來。
股份制銀行聚焦科創企業及高凈值人群的策略,使其風控表現好于國有大行。
農業銀行在中部地區體現出優勢,依托深耕縣域網點、糧食安全等,呈現低風險特征。
7家全國性頭部銀行
中部地區不良貸款排行
(按增幅排序)
1.中國郵政儲蓄銀行
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海南
貸款+8.5%,不良貸款+24.47%
中部地區為郵儲銀行全國存款、貸款、營收、利潤占比最高地區。同時,也是不良貸款占比最高地區。營業利潤全國占比下降14.1個百分點、不良貸款增速超貸款增速、不良貸款余額超營業利潤等,顯示郵儲銀行中部地區正在承受經濟轉型陣痛。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中部地區存款:
2023年4.35萬億元,全國占比31.19%;
2024年4.81萬億元(↑10.57%),全國占比31.44%(↑0.25個百分點)。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中部地區營業收入:
2023年1013.14億元,全國占比29.58%;
2024年965.59億元(↓4.69%),全國占比27.68%(↓2.1個百分點)。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中部地區營業利潤:
2023年318.84億元,全國占比34.8%;
2024年193.64億元(↓39.27%?),全國占比20.7%(↓14.1個百分點)。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中部地區貸款:
2023年2.00萬億元,全國占比24.51%;
2024年2.17萬億元,全國占比24.32%(↓0.19個百分點)。
貸款總額增長8.5%?。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中部地區不良貸款:
2023年169.05億元,全國占比25.06%,不良率0.85%;
2024年210.41億元,全國占比26.20%(↑1.14個百分點),不良率0.97%(↑0.12個百分點)。
不良貸款余額增加24.47%。
2.中國工商銀行
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海南
貸款+8.87%,不良貸款+15.11%
工行在中部地區保持了規模擴張,但不良貸款增速超過了貸款增速。同時,營業收入與利潤雙降,不良貸款余額超過了稅前利潤,顯示風險成本對利潤的吞噬。資源型產業、傳統制造業及地產產業鏈等對工行構成了壓力,面臨從“貸款增長→不良攀升→利潤萎縮”中突圍。
工商銀行中部地區存款:
2023年4.86萬億元,全國占比14.5%;
2024年5.16萬億元(↑6.17%??),全國占比14.8%(↑0.3個百分點)。
工商銀行中部地區營業收入:
2023年1185.33億元,全國占比14.1%;
2024年1119.94億元(↓5.52%),全國占比13.7%(↓0.4個百分點)。
工商銀行中部地區稅前利潤:
2023年575.60億元,全國占比13.6%;
2024年493.74億元(↓14.22%),全國占比11.7%(↓1.9個百分點)。
工商銀行中部地區貸款:
2023年4.06萬億元,全國占比15.6%;
2024年4.42萬億元,全國占比15.6%(持平);
貸款總額增長約8.87%。
工商銀行中部地區不良貸款:
2023年431.92億元,全國占比12.2%,不良率1.06%;
2024年497.17億元,全國占比13.1%(↑1.1個百分點),不良率1.13%(↑0.07個百分點);
不良貸款余額增加約15.11%。
3.交通銀行
山西、江西、河南、湖北、湖南、海南、廣西
貸款+6.20%,不良貸款+9.20%
交通銀行中部地區利潤全國占比超過20%,高于存、貸款及營收比例,顯示該地區對于交通銀行的重要性。但是,6.20%的貸款增長率,又在7家頭部銀行中最低。加之營收與利潤雙降,不良貸款增速超貸款增速,顯示其發展承壓。
交通銀行中部地區存款:
2023年1.37萬億元,全國占比15.99%;
2024年1.44萬億元(↑5.11%),全國占比16.31%(↑0.32個百分點)。
交通銀行中部地區營業收入:
2023年385.70億元,全國占比14.98%;
2024年370.20億元(↓4.02%),全國占比14.24%(↓0.74個百分點)。
交通銀行中部地區利潤:
2023年225.86億元,全國占比22.65%;
2024年211.97億元(↓6.15%),全國占比20.48%(↓2.17個百分點)。
交通銀行中部地區貸款:
2023年1.29萬億元,全國占比16.22%;
2024年1.37萬億元,全國占比16.03%(↓0.19個百分點)。
貸款總額增長6.20%。
交通銀行中部地區不良貸款:
2023年133.11億元,全國占比12.6%,不良率1.03%;
2024年145.35億元,全國占比13.0%(↑0.4個百分點),不良率1.06%(↑0.03個百分點)。
不良貸款余額增長9.20%?。
4.興業銀行
內蒙古、河北、河南、山西、安徽、湖南、湖北、江西
貸款+9.54%,不良貸款-0.28%
2024年,興業銀行在中部地區實現了貸款高增長與不良貸款余額、不良貸款全國占比、不良率“三降”。不良率保持行業最低水平。營收與利潤增加,顯示中部地區在興業銀行的區域戰略地位提升。其規模與資產質量的同步提升,為科技賦能+產業深耕的共同驅動。
興業銀行中部地區營業收入:
2023年189.26億元,全國占比8.98%;
2024年194.03億元(↑2.52 %),全國占比9.14%(↑0.16個百分點)。
興業銀行中部地區營業利潤:
2023年63.59億元,全國占比7.56%;
2024年93.77億元(↑47.46%),全國占比10.75%(↑3.19個百分點)。
興業銀行中部地區貸款:
2023年7372.56億元,全國占比13.50%;
2024年8076.11億元(↑9.54%),全國占比14.08%(↑0.58個百分點)。
貸款總額增加9.54%?。
興業銀行中部地區不良貸款:
2023年61.77億元,全國占比10.6%,不良率0.84%;
2024年61.60億元,全國占比10.0%(↓0.6個百分點),不良率0.76%(↓0.08個百分點)。
不良貸款余額減少0.28%?。
5.中國農業銀行
山西、湖北、河南、湖南、江西、海南、安徽
貸款+12.43%,不良貸款-2.27%
農行在中部地區的數據全面優于行業:為2024年中部地區唯一營收與利潤雙增長的國有大行,也是唯一不良貸款余額與不良率“雙降”的國有大行,同時,貸款增速也遙遙領先,體現由綁定國家政策(糧食安全、鄉村振興)深入產業鏈,以縣域普惠金融及糧食安全雙輪驅動帶來的收獲。
中國農業銀行中部地區存款:
2023年4.77萬億元,全國占比16.8%;
2024年5.22萬億元(↑9.43%),全國占比17.5%(↑0.7個百分點)。
中國農業銀行中部地區營業收入:
2023年1236.24億元,全國占比17.8%;
2024年1318.85億元(↑6.68%),全國占比18.6%(↑0.8個百分點)。
中國農業銀行中部地區營業利潤:
2023年555.27億元,全國占比18.0%;
2024年590.73億元(↑6.39%?),全國占比18.5%(↑0.5個百分點)。
中國農業銀行中部地區貸款:
2023年3.62萬億元,全國占比16.1%;
2024年4.07萬億元,全國占比16.4%(↑0.3個百分點);
貸款總額增長約12.43%?。
中國農業銀行中部地區不良貸款:
2023年455.50億元,全國占比15.1%,不良率1.26%;
2024年445.17億元,全國占比13.8%(↓1.3個百分點),不良率1.09%(↓0.17個百分點);
不良貸款余額減少約2.27%?。
6.中國建設銀行
山西、湖北、河南、湖南、江西、海南、安徽
貸款+7.52%,不良貸款-9.29%
數據顯示,建行2024年在中部地區采取了主動風險出清策略,即主動排雷、聚焦政策、以利潤換質量。其不良率下降幅度(↓0.25個百分點)為7家國有大行最高,不良貸款余額減少60億元,不良率降至1.37%。同時,利潤降幅(↓27.42%)也為7家國有大行之最。
中國建設銀行中部地區存款:
2023年5.06萬億元,全國占比18.30%;
2024年5.36萬億元(↑5.93%?),全國占比18.66%(↑0.36個百分點)。
中國建設銀行中部地區營業收入:
2023年1348.16億元,全國占比17.51%;
2024年1188.73億元(↓11.83%),全國占比15.85%(↓1.66個百分點)。
中國建設銀行中部地區利潤:
2023年744.52億元,全國占比19.12%;
2024年540.36億元(↓27.42%),全國占比14.06%(↓5.06個百分點)。
中國建設銀行中部地區貸款:
2023年3.99萬億元,全國占比16.74%;
2024年4.29萬億元,全國占比16.60%(↓0.14個百分點)。
貸款總額增長約7.52%??。
中國建設銀行中部地區不良貸款:
2023年647.26億元,全國占比19.9%,不良率1.62%;
2024年587.13億元,全國占比17.0%(↓2.9個百分點),不良率1.37%(↓0.25個百分點)。
不良貸款余額減少約9.29%。
7.招商銀行
河南、安徽、湖南、湖北、江西、山西、海南
貸款+7.89%,不良貸款-?13.94%
2024年招商銀行完成了行業最低的不良率,且不良余額下降?13.94%,顯示風控能力卓越。在營收微降的情況下,利潤仍保持增長。中部地區利潤全國占比提升。如此表現應為三個方面共促而成:風控的科技化、聚焦新產業供應鏈、以財富管理綁定優質客戶群。
招商銀行中部地區營業收入:
2023年199.52億元,全國占比5.88%;
2024年196.71億元(↓1.41%),全國占比5.83%(↓0.05個百分點)。
招商銀行中部地區稅前利潤:
2023年93.58億元,全國占比5.30%;
2024年97.50億元(↑4.19%?),全國占比5.46%(↑0.16個百分點)。
招商銀行中部地區貸款:
2023年6866.73億元,全國占比10.55%;
2024年7408.72億元,全國占比10.76%(↑0.21個百分點)。
貸款總額增加7.89%?。
招商銀行中部地區不良貸款:
2023年65.14億元,全國占比10.58%,不良率0.95%;
2024年56.06億元,全國占比8.54%(↓2.04個百分點),不良率0.76%(↓0.19個百分點)。
不良貸款余額下降?13.94%。
7家中部地區重要銀行
徽商銀行一枝獨秀
與7家全國性頭部銀行不同,7家中部地區重要銀行與當地經濟共命運的特征更加鮮明。而7家地方銀行中,徽商銀行一枝獨秀,經營業績與不良貸款改善情況處于領先位置。
1.貸款分化
徽商銀行貸款投放增加14.62%,在7家中部重要銀行中位居第一,而中原銀行貸款增長僅1.0%,顯示背后經濟活力狀況的差異。
2.盈利分化
7家銀行中,2024年營業收入與利潤雙增長的,只有徽商銀行和長沙銀行。鄭州銀行營收下降5.78%、江西銀行利潤下降25.54%、九江銀行利潤下降16.32%,顯示不良貸款帶來的壓力。
3.不良分化
徽商銀行不良貸款余額減少9.93%,而其余6家銀行,不良貸款全部上升。中部地區的傳統產業,如地產、煤炭、陶瓷等,風險持續暴露,傳導至銀行。
7家中部地區重要銀行
不良貸款排行
(按增幅排序)
1.長沙銀行
貸款+11.61%,不良貸款+14.06%
長沙銀行為湖南省最大法人銀行,業務覆蓋全省縣域,并拓展至廣州。三大核心業務板塊為:縣域+零售+產業。2024年,長沙銀行表現為高增長伴隨高風險。貸款高增長,但不良貸款增速超貸款,顯示資產質量惡化。營收放緩的同時,不良資產處置侵蝕利潤。
存款:
2023年6588.56億元;
2024年7229.75億元(↑9.73%)。
營業收入:
2023年248.03億元;
2024年259.36億元(↑4.57%)。
營業利潤:
2023年94.07億元;
2024年94.68億元(↑0.64%)。
貸款:
2023年4883.91億元;
2024年5451.09億元(↑11.61%)。
不良貸款:
2023年55.97億元,不良率1.15%;
2024年63.84億元(↑14.06%),不良率1.17%(↑0.02個百分點)。
2.九江銀行
貸款+6.37%,不良貸款+11.23%
九江銀行是江西省的一家區域性銀行,主要經營范圍在江西省內,特別是在景德鎮、萍鄉、鷹潭等地有較強的業務布局。稅前利潤下降16.26%,不良貸款余額增加11.23%,不良率至2.19%,顯示區域風險暴露。當地陶瓷、傳統制造業等占比過高,拖累業績。
存款:
2023年3707.33億元;
2024年3869.63億元(↑4.38%)。
營業收入:
2023年103.58億元;
2024年103.88億元(↑0.29%)。
稅前利潤:
2023年8.55億元;
2024年7.16億元(↓16.26%)。
貸款:
2023年3016.24億元;
2024年3208.35億元(↑6.37%)。
不良貸款:
2023年63.04億元,不良率2.09%;
2024年70.12億元(↑11.23%),不良率2.19%(↑0.1個百分點)。
3.晉商銀行
貸款+5.21%,不良貸款+?4.48%
晉商銀行為山西省唯一省級法人城商行,其業務高度綁定區域資源型經濟。山西銀行業因煤焦衰退處于化險中。以數據反映,晉商銀行貸款增長疲軟,利息收入萎縮,不良貸款吞噬利潤。
晉商銀行官方是這樣說的:
“公司不良貸款余額上升是由于受煤焦市場變化影響,煤炭、焦化產品價格下行,部分焦化、煤炭企業受內部管理不善影響,未能順應市場變化,導致該部分煤焦企業客戶貸款違約所致。”
“個人貸款的不良貸款余額下降是由于本集團運用直接清收、司法催收以及呆賬核銷等多種處置手段相結合方式,不斷加大加快清收處置力度和進度,促使該部分不良貸款余額及不良貸款率不斷下降。”
存款:
2023年2882.50億元;
2024年3103.28億元(↑7.7%)。
營業收入:
2023年58.02億元;
2024年57.91億元(↓0.2%)。
稅前利潤:
2023年20.34億元;
2024年18.18億元(↓10.6%)。
貸款:
2023年1914.36億元;
2024年2014.14億元(↑5.21%)。
不良貸款:
2023年34.12億元,不良率1.78%;
2024年35.65億元(↑?4.48%),不良率1.77%(↓0.01個百分點)。
4.江西銀行
貸款+4.76%,不良貸款+3.96%
江西銀行為省屬法人銀行,營業機構已覆蓋江西省全部設區市,并在廣州、蘇州設立兩家省外分行。2024年,江西銀行貸款增速疲軟,盡管不良貸款率較2023年末下降0.02個百分點至2.15%,但不良貸款余額仍同比增長3.96%,達到75.88億元,說明不良貸款總量仍在增加,資產質量壓力依然存在。稅前利潤下降25.54%,顯示凈利差收窄及不良對利潤的吞噬。江西銀行對政府平臺貸款依賴度高,但轉型速度慢,綁定落后產能影響業務表現。
存款:
2023年3812.12億元;
2024年3909.33億元(↑2.55%)。
營業收入:
2023年112.97億元;
2024年115.59億元(↑2.32%)。
稅前利潤:
2023年10.10億元;
2024年7.52億元(↓25.54%)。
貸款:
2023年3368.90億元;
2024年3529.40億元(↑4.76%)。
不良貸款:
2023年72.99億元,不良率2.17%。
2024年75.88億元(↑3.96%),不良率2.15%(↑0.02個百分點)。
5.鄭州銀行
貸款+7.51%,不良貸款+2.46%
鄭州銀行根植鄭州,深耕河南。2024年,鄭州銀行個人存款增長較高,但息差收窄,導致利息收入塌陷。營業收入連續3年下降。利潤自2020年至2023年連年下降,2024年略微反彈,但整體仍處于低增長狀態。其風控表現為外科手術式出清。鄭州銀行以政策性科創金融、政府平臺與基建、零售與普惠金融為支柱,與財政捆綁度高,需要將政策優勢轉化為盈利優勢。
存款:
2023年3609.61億元;
2024年4045.38億元(↑12.07%)。
營業收入:
2023年136.67億元;
2024年128.77億元(↓5.78%)。
利潤總額:
2023年17.39億元;
2024年17.86億元(↑2.69%)。
貸款:
2023年3606.08億元;
2024年3876.90億元(↑7.51%)。
不良貸款:
2023年67.57億元,不良率1.87%;
2024年69.23億元(↑2.46%),不良率1.79%(↓0.08個百分點)。
核銷及轉出不良貸款:
2023年47.67億元;
2024年40.54億元。
2024年9月4日,與中原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簽署《資產轉讓合同》,轉讓債權資產包150.11億元。2024年度,向其他第三方轉讓不良貸款本金為12.48億元。2023年度,向第三方轉讓不良貸款本金為人民幣27.05億元。
6.中原銀行
貸款+1.0%,不良貸款+0.04%
中原銀行為河南省唯一省級法人銀行,深耕本地化:覆蓋河南18個地市、89%縣域(156家縣域支行),打造“鄉村振興綜合服務平臺”。汽車金融服務中心統籌B端到C端全鏈服務,服務50余汽車品牌、700家經銷商。
2024年,中原銀行貸款低增長,反映其主動收縮,動能不足;利潤下降,反映其資產減值損失較高;不良率仍在2.02%高位。
中原銀行仍在歷史遺留風險當中,如銀行合并未完全剝離不良資產、罰單密集、高管連環落馬、股東風險傳導等。
存款:
2023年8375.22億元;
2024年8894.34億元(↑6.2%)。
營業收入:
2023年261.83億元;
2024年259.55億元(↓0.9%)。
稅前利潤:
2023年29.57億元;
2024年27.51億元(↓7.0%)。
貸款:
2023年7074.62億元;
2024年7144.55億元(↑1.0%)。
不良貸款:
2023年144.52億元,不良率2.04%;
2024年144.58億元(↑0.04%),不良率2.02%(↓0.02個百分點)。
7.徽商銀行
貸款+14.62%,不良貸款-9.93%
徽商銀行是全國首家由城市商業銀行、城市信用社聯合重組成立的區域性股份制商業銀行,總部設在安徽省合肥市。
2024年徽商銀行表現亮眼,總資產突破2萬億元,成為中西部地區首家資產規模超2萬億元的城商行。其戰略定位,一為產業深度綁定新動能,如新能源汽車鏈授信,制造業貸款1239億元等,重點支持戰新產業;二為數字化賦能,科技風控領先,如投產金融科技項目,上線“徽銀司庫”對公平臺等。
其貸款增速超行業平均水平,營業利潤連續4年正增長,風控表現良好,不良貸款余額及不良率“雙降”。
但是,徽商銀行2024年存在合規問題,如2024年罰單激增、高管腐敗連環落馬、股權糾紛等等。
存款:
2023年1.036萬億元;
2024年1.161萬億元(↑12.07%)。
營業收入:
2023年365.81億元;
2024年371.75億元(↑1.62%)。
營業利潤:
2023年177.31億元;
2024年180.34億元(↑1.71%)。
貸款:
2023年8742.23億元;
2024年1.002萬億元(↑14.62%)。
不良貸款:
2023年110.15億元,不良率1.26%;
2024年99.21億元(↓9.93%),不良率0.99%(↓0.27個百分點)。
值班編委:馬琳
編輯:韓澗明
審讀:戴士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