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說重點,美軍對伊朗核設施襲擊的衛星圖來了,從衛星圖上看,核設施入口處清晰可見炸彈鉆入地下后留下的洞口。每個入口處都有至少兩個炸彈命中后的洞口:
昨天一名美國官員說可能沒有完全摧毀核設施,被一些人解讀為老美這次襲擊失敗了。但是,看看炸彈這么精準的命中入口處,兩顆炸彈之間的距離最大也不過15米。這種精度的襲擊,就算沒能夠完全摧毀內部設施,也不能說是行動失敗?頂多只能說是炸彈威力不夠吧。雖然目前不知道核設施內部是什么情況,但連續被6枚高爆炸彈精準命中,就算不是徹底摧毀,估計內部損失也很慘重。
不管這核設施損失情況怎樣,都表明美國已經開始參加對伊朗的軍事行動了,這是大事。
這些年,伊朗一直在偷偷制造和儲存大量導彈和無人機,還在中東扶持各種代理武裝。這么做,某種程度上就是向華盛頓放話:別來惹我們。但現在,伊朗的警告完全被特朗普無視了。
隨著美國正式下場參戰,對德黑蘭來說,再留著這些武器庫,好像也沒什么意義了。局勢已然大變,接下來會如何發展?
伊朗到底會怎么報復呢?
后果可能很嚴重,大家要做好心理準備。
首先,最讓全世界擔心的是,伊朗可能會封鎖霍爾木茲海峽。這個海峽最窄的地方只有21英里,全球20%的石油貿易都得從這里過。伊朗占了海峽的一側,手里有快攻艇、幾千枚水雷,還有岸基導彈這些厲害武器。就算只是短暫封鎖,全球油價也會一夜之間暴漲。現在你可能覺得油費已經很貴了,到時候只會更夸張。
駐扎在巴林附近的美國第五艦隊,肯定會迅速出動阻止封鎖。但哪怕只是短暫交火,也可能讓航運癱瘓、引起市場恐慌,全世界都會強烈呼吁停火,牽一發而動全身,這就是一場全球性的經濟戰爭。
伊朗接下來的報復可能還會更直接,美軍及其海灣盟友,恐怕要成為重點攻擊目標,而且這些目標還真挺容易被襲擊。
先不說以色列,美國在波斯灣周邊的科威特、巴林、卡塔爾和阿聯酋,駐扎了好幾萬軍隊。這些駐軍離伊朗很近,位置還很暴露。伊朗完全可能用導彈和武裝無人機,對這些軍事基地發起狂轟濫炸。
雖說美國防空能力很強,但它的預警時間比以色列短多了。說實話,以色列防御能力那么強,都沒法把襲擊全攔下來,美國這邊情況也不樂觀。
而且伊朗的報復可能不會只針對軍事基地。還記得2019年嗎?當時無人機襲擊重創沙特主要石油設施,大家普遍認為幕后主使就是伊朗,那次襲擊直接讓沙特石油產量減半。要是同樣的事在海灣地區再來一次,對美國以及全球來說,都會是一場嚴重的經濟重創,每個人都可能為沖突付出代價。
再說說伊朗的抵抗軸心,也就是它在中東各地的代理武裝。雖說過去一年多,這些代理武裝受到了不小打擊,像哈馬斯在加沙的勢力也大不如前,但誰也說不準,它們會不會在關鍵時刻成為伊朗報復的棋子。
黎巴嫩真主黨也被打得抬不起頭,但伊朗手里還有不少底牌。也門胡塞武裝就是個大變數,他們已經放話,如果美國正式參戰,就會在紅海發起更猛烈的攻擊,不管是發射導彈、出動無人機,還是騷擾過往船只,都有可能。
還有伊朗支持的伊拉克民兵組織,現在非常活躍,襲擊駐伊拉克美軍對他們來說也不是難事。
更擔心的是,恐怖襲擊可能會蔓延到中東以外的地區。回憶一下上世紀 90年代,阿根廷發生的爆炸案,就和伊朗、真主黨脫不了干系。
最捉摸不透的是,伊朗說不定一咬牙,直接全力推進核武器研發。目前還不清楚美國和以色列的襲擊,對伊朗核計劃造成了多大破壞。
不過專家早就提醒過,轟炸也許能拖延伊朗造核彈的進度,但想徹底摧毀核計劃,根本不可能。伊朗把核設施分散布置,還建在地下深處,就是為了應對這種襲擊。
另外,德黑蘭還有更極端手段:全面驅逐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核查人員,徹底退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這就讓人想到朝鮮,他們2003年退出該條約,2006年就進行了核試驗。
伊朗一直稱核計劃用于和平目的,現在鈾濃縮純度已達60%,距離武器級所需的90%僅差一步。在遭轟炸后如果強行推進核武化,無疑是鋌而走險的絕望之舉,這種可能性能忽視。
伊朗領導人警告美國不要介入,并不是虛張聲勢。威脅背后是數十年的準備。如今美國正式參戰,伊朗不僅有龐大武器庫,還比以色列更靠近美國在中東的基地和目標。他們可以破壞全球經濟、襲擊美軍及盟友基地、動用代理武裝,甚至賭上核武器。
接下來的每一步,都可能決定未來數年的沖突走向和全球格局,大家要做好準備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