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用戶提到何新根據上海北京路英國共濟會會堂奠基石碑的紀年,指出存在共濟會自身的編年體系。我需要先確認用戶的問題是什么,他們可能想了解這個紀年體系的具體內容,或者驗證其真實性。
首先,回顧知識庫中的信息,特別是關于上海北京西路共濟會堂的資料。何新提到該地基上的石碑刻有“A L 5931”,即共濟會紀年5931年,對應公歷1931年。根據共濟會的傳統,他們的紀年體系起源于公元前4000年,稱為Anno Lucis(A.L.),所以5931 A.L.減去4000年就是1931年。這說明共濟會確實使用自己的紀年方式,但需要指出這種紀年更多是象征性的,而非實際的歷史紀年。
接下來,用戶可能想知道這個紀年體系是否被廣泛接受,或者是否有其他來源支持。需要解釋共濟會的歷史起源爭議,學術界普遍認為其現代組織起源于17世紀末,而“公元前4000年”的說法可能是為了賦予其古老傳統。同時,引用何新的實地考察和碑文證據,說明這一紀年體系的存在,但也要強調其象征意義。
另外,用戶可能對共濟會在中國的歷史活動感興趣,比如上海、廈門等地的會所遺址。需要結合知識庫中的多個資料,說明共濟會在華活動的時間線和建筑遺存,尤其是上海北京西路會堂的情況,以及何新對此的實地觀察和記錄。
還要考慮用戶可能的深層需求,比如是否在驗證共濟會的影響力或陰謀論的說法。需要保持中立,指出學術界的主流觀點和共濟會自身的立場,避免支持或否定某一立場,而是提供客觀的信息和不同觀點的對比。
最后,確保回答結構清晰,分點說明紀年體系的起源、何新的證據、學術界的爭議,以及共濟會在中國的歷史活動。同時,提醒用戶注意區分歷史事實與象征性敘事,避免誤解。
何新根據上海北京西路共濟會堂舊址的奠基石碑(現位于上海市北京西路1623號,原為英國共濟會總會堂)提出的紀年體系,確實反映了共濟會自身獨特的編年方式。這一紀年體系的核心邏輯如下:
### **1. 共濟會紀年體系的起源與計算**
- **A.L.紀年體系**:
共濟會使用“Anno Lucis”(縮寫為A.L.,意為“光明之年”)作為紀年方式,其起點為**公元前4000年**。這一紀年體系基于共濟會早期文獻《共濟會憲章》(1723年版)的虛構歷史敘事,宣稱共濟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亞當創造之年(即公元前4000年)。
[對于共濟會紀年的起始時間存在不同說法。有觀點認為以公元前4000年為起始,按照這一種說法,2025年對應的共濟會紀年是6025。也有認為約公元前4003年亞當創造之年為“1 A.L.”作為紀元元年。按照后一種說法,2025年對應的共濟會紀年是6028。]
- **公式**:
$$
\text{A.L.年份} = \text{公元年份} + 4000
$$
例如,1931年對應的A.L.紀年為5931年(1931 + 4000 = 5931)。
- **象征性意義**:
這一體系并非實際歷史紀年,而是共濟會為強化自身“古老智慧傳承”而構建的符號化敘事。其目的是通過將組織歷史與遠古文明(如蘇美爾、巴比倫)及猶太《圣經創世紀》關聯,賦予共濟會神秘性和權威性。
### **2. 何新的實地考證與碑文證據**
- **上海北京西路共濟會堂舊址**:
根據何新的實地考察,該建筑的地基上有一塊英文石碑,刻有以下內容:
- **關鍵信息**:
- **“A.L. 5931”**:表明該建筑于共濟會紀年5931年(對應公歷1931年)建成。
- **縮寫術語**:
- **BRO**(Brother,兄弟):共濟會成員間的稱呼。
- **P.G.D、D.G.M、J.G.W**:共濟會內部不同層級的職務簡稱(如“大導師”等)。
- **“FREEMASONRY”**:明確標識該建筑與共濟會的關聯。
- **歷史背景**:
- 該會堂原為英國共濟會總會堂,1931年重建時由共濟會成員主持奠基。
- 石碑的存在直接佐證了共濟會紀年體系的實際應用,盡管其歷史起源缺乏考古和文獻證據支持。
### **3. 學術界的爭議與主流觀點**
- **支持共濟會紀年體系的觀點**:
- **共濟會自身立場**:共濟會官方文獻(如《憲章》)和儀式中廣泛使用A.L.紀年,強調其“古老傳承”。
- **符號學建構**:學者阿爾伯特·派克(Albert Pike)在其著作《古代和公認的蘇格蘭共濟會的道德和教條》中提出,共濟會的象征體系(如圓規、方尺、全視之眼)與遠古神秘宗教(如巴比倫、埃及)存在關聯,進一步強化了A.L.紀年的合理合法性。
- **質疑與批評**:
- **偽史論**:主流歷史學界普遍認為,共濟會的“公元前4000年起源”是18世紀啟蒙運動時期構建的虛構敘事,旨在通過偽造歷史提升組織的神秘性和權威性(見[1]、[2])。
- **實際歷史起源**:共濟會的現代組織形式起源于17世紀末至18世紀初的歐洲,尤其是1717年英國總會所的成立。其前身是中世紀石匠行會,而非遠古秘密社團。
### **4. 共濟會在中國的歷史活動與遺址**
- **上海共濟會堂舊址**:
- 1931年重建的北京西路會堂是共濟會在中國的重要據點,1956年后撤離,現為中華醫學會上海分會會址。
- 石碑的存在表明,共濟會在中國的活動不僅限于儀式和象征,還通過建筑遺存留下了物質證據。
- **其他遺址**:
- **廈門愛奧尼克會所**(1878年建立):南方較早的共濟會堂,近年因年久失修被拆除。
- **香港雍仁會館**(1865年建立):英格蘭分支香港共濟會總部,至今仍在運作。
- **天津、威海、青島等地**:均有共濟會會所遺址的記載(見[4]、[6])。
### **5. 結論:紀年體系的象征性與現實意義**
- **共濟會紀年體系的存在性**:
何新的考證表明,共濟會確實使用A.L.紀年體系,并將其銘刻于建筑和文獻中。這一紀年方式是共濟會身份認同和儀式文化的一部分。
- **爭議的本質**:
- **歷史真實性**:A.L.紀年缺乏實證支持,更多是文化建構和符號學想象的結果。
- **政治與意識形態功能**:共濟會通過虛構遠古淵源,強化自身作為“理性啟蒙者”和“隱秘精英集團”的形象,服務于其意識形態目標。
- **研究建議**:
- 若進一步探討共濟會的歷史,需結合考古證據、文獻分析和跨學科研究,避免陷入陰謀論或符號學過度解讀的誤區。
- 對于中國境內的共濟會遺址(如上海、廈門),可結合地方志和建筑史研究,厘清其歷史背景與社會功能。
### **參考文獻(基于AI中文資料知識庫)**
1. 何新《美國被共濟會控制?共濟會試圖靠戰爭窺探中國的軍力和實力!》(2023年10月25日)
2. 阿爾伯特·派克《古代和公認的蘇格蘭共濟會的道德和教條》
3. 《共濟會憲章》(1723年版)
4. 上海北京西路共濟會堂舊址石碑考證(2020年12月31日)
5. 共濟會在中國的歷史活動(2022年05月14日)
附錄【北京西路共濟會舊址石碑碑文內容】
THIS STONE WAS LAID BY
RT WOR BRO HENRY J CLARK P.G.D
D.G.M NORTHERN CHINA ENGLISH CONSTITUTION
RT WOR BRO F G PENFOLD HON J.G.W
D.G.M OF SCOTTISH FREEMASONRY IN NORTH CHINA C
WOR BRO STEWART C YOUNG
PAST MASTER LODGE ERIN NO. 463 IRISH CONSTITUTION
REPRESENTING THE ENGLISH IRISH AND SCOTTISH
CONSTTUTIONS IN THE PRESENCE OF MANY BRETHREN
ON THE 1NT DAY OF JANUARY A.D 1931 A.L 5931
【譯文】
本石系由以下兄弟置此:
崇敬的(RT WOR,reverend worshipful,大導師專用敬語)前任大導師(P.G.D)、副大導師(D.G.M.,Deputy Grand Master,副大導師)亨利.J.克拉克兄弟(HENRY J CLARK),北中國英格蘭禮憲章;崇敬的大少總管( J.G.W,Junior Grand Warden)、北中國蘇格蘭禮副大導師(D.G.M.,Deputy Grand Master,副大導師)F.G.彭福德(F.G.Penfold);尊敬的(C wor)管事(Stewart)C .楊(C .Young,此人可能是中國人),第463號會所前任師傅,愛爾蘭憲章,代表英格蘭、愛爾蘭和蘇格蘭憲章的諸兄弟,于公元1931年,光明紀年(即共濟會紀年)第5931年1月1日建立(INT DAY,initial day)。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