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消息:《美國汽車新聞》(Automotive News)發布的2025年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百強榜顯示,亞洲共有48家企業上榜,與去年持平。其中,日本22家(全球第一)、中國15家(全球第四)、韓國10家(全球第五)、印度1家。
薩瑪集團(Motherson Group)去年實現營收214.96億美元,同比大漲21.6%;排在榜單第11位,同比提升3個名次。作為印度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企業,成立于上世紀70年代中期,主營汽車照明系統、內外飾、線束系統以及空氣管理系統等領域,業務覆蓋41個國家,擁有300多家工廠和超15萬名員工。
薩瑪主要通過大規模收購加速全球化布局,過去二十年里成功收購45家公司,包括2023年7月斥資1.183億歐元收購有著近百年歷史的德國施耐德博士集團(Dr. Schneider)。近期向馬瑞利(Marelli)拋出收購要約,后者背負著6500億日元的債務。
現代摩比斯(Hyundai Mobis)以329.52億美元的營收繼續排在全球第六位、韓國第一位。這是現代汽車集團旗下的零部件廠商,此外還為包括大眾、梅賽德斯-奔馳在內的車企提供零部件。
去年10月,現代摩比斯宣布將在斯洛伐克諾瓦基投資約3500億韓元建設一座新的電動汽車零部件工廠,預計今年下半年完工,具備每年為歐洲市場生產30萬套PE系統(關鍵電動汽車零部件)的能力。這也是繼捷克、西班牙之后,該公司在歐洲的第三個電氣化中心。
寧德時代(CATL)下滑1位排名第五,去年汽車零部件業務營收352.49億美元。根據韓國研究機構SNE Research的數據顯示,去年全球動力電池裝車總量同比增長27.2%至894.4GWh(吉瓦時)。寧德時代連續八年(2017-2024年)蟬聯全球第一,裝車量同比增長31.7%至339.3GWh;市占率提升1.3個百分點至37.9%,超過2-5名(比亞迪、LG新能源、中創新航、SK on)總和,連續四年成為全球唯一一家市場份額超過30%的企業。
當然,寧德時代并不是可以“躺平”了。今年5月在香港二次上市,募集的資金九成將投向匈牙利項目第一期及第二期建設。這是繼德國工廠之后在歐洲建設的第二座工廠,以進一步提升歐洲本地化電池供應能力。此外,公司目前海外布局的產能還包括與Stellantis合資的西班牙工廠及印尼電池產業鏈項目。
電裝(Denso)上升3個名次,重回全球第二,僅次于長期坐穩第一名德國博世集團(543.7億美元)。2025財年(2024年4月1日-2025年3月31日)營收同比增長17.6%至47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436億元)。
電裝脫胎于豐田汽車,上世紀40年代末開始獨立運營,總部位于日本愛知縣,在3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約200家關聯公司、15.8萬名員工。主要產品包括汽車空調、散熱器、火花塞、組合儀表、過濾器、電子自動化和電子控制產品、燃油管理系統等。
1987年,電裝進入中國市場,1994年在山東煙臺成立第一家合資生產企業“煙臺首鋼電裝有限公司”。03年的時候正式成立電裝(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作為其在中國的總公司。截至目前,已設有34家關聯企業(包括生產、銷售以及軟件開發等),員工約1.5萬人。
面對洶涌的新能源汽車浪潮,電裝積極調整策略,加大在電池管理系統、電動驅動系統等電氣化領域布局。在2025上海車展上,展示了電池護照系統,SDV模型車,電子電氣架構以及由中國團隊主導開發的新一代熱管理模塊,并與地平線科技達成戰略合作,共同開發LV2++級組合輔助駕駛系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