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增強廣大師生及家長的安全意識,有效預防溺水事故發生,進入暑期以來,赤壁市構建政府主導、社區落實、校園深耕、家校社協同的多維聯動機制,強化宣傳教育、隱患排查、應急演練等,織密防溺水安全防線,全力為青少年的生命安全保駕護航。
聯合行動 織密公共水域防護網
6月9日,一場由赤壁市委社工部、赤壁市委宣傳部、市應急局、市冬泳協會聯合發起的2025年夏季“一河兩岸”防溺水巡河宣傳活動在陸水河畔正式啟動。百余名志愿者集結于此,標志著今夏公共水域防溺水工作的全面鋪開。活動現場,專業人員結合真實案例,深入淺出地講解了溺水概念、危險水域識別、自救互救技巧等關鍵知識。同時,摩托艇、水上飛翼等專業救援裝備的現場展示與操作演練,生動直觀地展現了快速接近溺水者實施救援的全過程,讓市民近距離感受了專業救援力量,提升了安全信心。
社區發力 筑牢基層安全堤壩
公共水域的守護需要社會力量廣泛參與。6月19日,赤馬港街道河北街社區將目光聚焦在轄區陸水河周邊水域的安全管理上,采取“排查+宣傳”雙管齊下的模式。社區工作人員對河岸防護欄、救生圈、救生繩、救生長桿及警示牌等設施進行了細致排查,及時更換了19個破損救生圈、3捆磨損嚴重的救生繩,修復了5處字跡模糊的警示牌,確保每一件救援設備都處于良好可用狀態,為可能發生的緊急情況提供堅實保障。
與此同時,一支由黨員和志愿者組成的防溺水巡邏隊活躍在河岸。他們向在河邊游玩、垂釣的群眾發放防溺水宣傳資料,耐心講解私自下水的危險性,提醒家長切實履行監護職責。此次行動共勸離6名靠近危險水域的群眾,將風險消除在萌芽狀態。
校園深耕 點亮學生安全“心燈”
防溺水教育的核心陣地在于校園。6月19日,赤壁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紅十字會聯合長江航運公安局武漢分局嘉魚派出所走進赤壁鎮中心學校,創新采用“情景劇演繹+案例警示+實操演練”三位一體模式,為全校師生帶來一堂生動的“夏季防溺水小課堂”。
在系統宣講環節,主講人深入解析了危險水域識別、落水自救技巧及科學施救流程,特別強調未成年人必須“量力而行”,嚴禁盲目下水施救。民警和志愿者現場示范了包括判斷意識、呼救、胸外按壓、開放氣道、人工呼吸等心肺復蘇標準步驟,并邀請學生進行分組演練,手把手指導,確保急救技能入腦入心。
“這次活動讓我深刻認識到防溺水的重要性,不僅學會了自救知識,還掌握了心肺復蘇技能,更體會到生命的寶貴。”該校六年級學生劉勛在課后深有感觸地說。
截至目前,赤壁市學校已累計發放《防溺水告家長書》8萬余張,懸掛和張貼警示標語328條;組織防溺水主題班會1800余場、家長會1000余場;邀請專業救援隊入校開展培訓與急救演練120場次;向家長推送防溺水安全提示信息逾20萬條。這些扎實舉措有效提升了學生安全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為構建平安校園、保障學生生命安全奠定了堅實基礎。(通訊員 周蜜 劉騉 祝玥 李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