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對于我黨來說是生死攸關的一年。
這年4月,中央特科的二號人物~顧順章在武漢被捕并直接叛變。他手握幾乎所有我黨高層的機密信息,一旦泄露給敵人,我黨將遭受滅頂之災。
關鍵時刻,幸虧我黨在秘密戰線的“龍潭三杰”出手,周總理等我黨領導人和大部分同志才得以脫險。
然而,在顧順章叛變的一個月后,一個女乞丐卻突然闖進我黨在上海的一個秘密聯絡點。
難道又有叛徒了?
可是,作為“三杰”之一的李克農同志在得知這個消息后,是失聲痛哭。
那么,這個女乞丐是誰?
李克農同志為何要會為她痛哭?
難道他們之間有什么不為人知的秘密?
革命
李克農是安徽蕪湖人,出生在1899年。老爹雖是政府小職員,但知書達理、深明大義。
從小,李克農就被老爹送進新式學校讀書,所以,他很早就接觸到了民主和革命的思想,這對于他日后樹立起為民族解放而奮斗的理想極為重要。
不過,思想再進步,李克農也得遵循老家的傳統,在18歲時就成了家。娶的是一位照相館老板的獨生千金,名為趙瑛。
這位趙小姐不但美麗文靜、儀態大方,而且還知書達理,雖出身于小家,但卻稱得上是閨秀。
而且,趙瑛的家里也很開明,她是蕪湖第一批考上女子師范的女生之一,文化水平不輸李克農。可這也沒耽誤人家做的一手好“女紅”。更重要的是,趙瑛的孝順在街坊四鄰是遠近聞名、
說來也巧,小兩口的年紀一邊大,加上有共同的話題,所以,婚后是生活美滿,相敬如賓。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作為進步青年,李克農自然不會落后,并憑借出眾的才華成為當地的學生領袖。對此,思想同樣進步的趙瑛不但沒有反對,反而大力支持自己的丈夫。
1925年,李克農和朋友們一起創辦了民生中學,并于轉年成為我黨黨員。從此,他便踏上了一條充滿荊棘的革命道路,并為革命事業無私奉獻了一生。
丈夫在外干革命的時候,趙瑛無怨無悔地獨自撐起了整個家庭,不但要孝順兩邊的老人,還要照顧4個孩子。
對于妻子的無私奉獻,李克農感動在心。那時候,他經常要在家里召集同志開會,商討革命大計。而趙瑛每次都是默默地為大家端茶倒水,并在門外放風。
1927年,大革命失敗。我黨大批同志和革命群眾慘遭殺害,整個國家都瞬間籠罩著“白色恐怖”。
但即便是在革命的最低潮,趙瑛也毫不猶豫地拿出了所有嫁妝,繼續支持丈夫跟敵人斗爭。難能可貴的是,她的老父親也多次資助自己的女婿去搞革命。
有這樣的支持,李克農夫復何求?
當時,李克農和幾位同志藏身在浴溪口。敵人打聽到這個消息后,立刻前去抓捕,并且決定只要李克農敢反抗,就立刻打死。
趙瑛在那時正有4個月身孕,在得知這個消息的當晚,是心急如焚。她顧不上天降大雨,沖出家門,趕到江邊,雇了艘小船,徑直來到浴溪口。
在艱難上岸之后,趙瑛發現追捕的敵人也已經到了碼頭。危急時刻,她奮不顧身,在田埂上,踩著沒過腳踝的泥濘,一口氣狂奔了8里地,愣是比敵人早了半個鐘頭,通知丈夫和同志們立刻轉移。
1928年,大難不死的李克農離開老家,到上海從事地下工作。
在上海,他和胡底,在錢壯飛的運作下,一起打入了國民黨特務機關的心臟,并在周總理的指示下,成立了3人黨小組,李克農擔任組長。如此,由陳賡同志直接領導的“龍潭三杰”橫空出世。
從1929年底到1931年3月,李克農和兩位戰友極為出色地完成了組織交給的關鍵使命,也就是把敵人的特務機構拿過來,從而為我黨秘密戰線的奮斗史留下了極為輝煌傳奇的一幕。
李克農當時在國民黨特務機構中主要負責無線電管理局,屬于中層,收入自然不低。而如果一直自己生活,自然會引起敵人的懷疑。為此,在組織的指示下,他寫信把趙瑛和孩子們都接到了上海。
在一家團聚之后,為了取得大特務頭子~徐恩增的信任。李克農干脆安排一家子和徐恩增的姘頭住在同一層樓。
說實話,這是極為危險的,一個不留神,就可能引火燒身。但是,趙瑛對此選擇了無視。平日里,她既小心謹慎,又認真大膽地做好每項工作,始終沒讓徐恩增發現任何破綻。
要知道這徐恩增當時負責的這個特務機構就是未來臭名昭著的“中統”,而趙瑛卻從未受過任何特工培訓,能做到滴水不漏,簡直堪稱奇跡。
然而,這并不代表危險就不會來臨。
1931年4月,我黨特科的二號人物~顧順章叛變!
患難
顧順章叛變的情報發給徐恩增的當天正是周末,錢壯飛在替他值班。在破譯了這條重要情報后,錢壯飛是大驚失色,立刻告訴了李克農。
李克農則輾轉聯系上陳賡。如此,周總理等領導人和同志才得以迅速撤離。
然而,因為時間太過緊迫,李克農在轉移時,根本來不及回家告訴趙瑛,只能派秘密交通員通知趙瑛趕快走。
聞訊之后,趙瑛立刻帶上孩子離開住所。
因為擔心丈夫聯系不上自己,所以,趙瑛不敢離開上海,只能帶著孩子們露宿街頭。每天,她都在擔心丈夫的安危。與此同時,李克農也在惦記趙瑛母子,是心急如焚。
就這樣,趙瑛帶著孩子在上海足足流浪了1個多月。突然,她想到也許可以到秘密聯絡點碰碰運氣。
巧的是,李克農在巢湖的老戰友~宮樵巖正在聯絡點。于是,就發生了本文開頭時的一幕。
當時,宮樵巖看到一個女乞丐突然闖進來的時候,是大驚失色,以為被叛徒出賣了??勺屑氁豢?,他才認出來眼前的女乞丐竟然是李克農的夫人。
頓時,這個鐵打的漢子是不禁流下了眼淚。隨后,他趕快告訴趙瑛李克農的下落,然后又給了一些錢,讓母子先到老家安頓。
幾天后,周總理把趙瑛母子平安的消息轉告給李克農。一時間,平日里喜怒不形于色的李克農是忍不住失聲痛哭。
在1931年之后的6年間,趙瑛在老家靠著當小學老師的微薄收入,支撐著公婆和5個孩子的生活。在最困難的時候,她甚至要借債才能勉強度日。
但是,清貧、艱苦的生活并沒有擊倒她,她始終堅信一家人終會團聚,革命一定會取得勝利。
李克農則在回到中央蘇區后,又參加了長征。他無時無刻不在惦記著妻兒,只要有機會,就會給趙瑛寫信。
1934年的一天,趙瑛終于接到了李克農從江西輾轉寄來的一封信。當知道李克農安然無恙時,全家欣喜若狂。
后來,在得知李克農隨毛主席在陜北落腳之后,趙瑛才給丈夫回了信。不過,為了避免被敵人發現,她是讓上小學的小兒子寫的信。
在接到小兒子的信時,李克農心如刀絞。戰友們在看到信后,也都不禁潸然淚下。
革命者是英雄,革命者的家人同樣也是英雄呀!
西安事變剛剛平息后的1937年2月,我黨在上海成立了秘密辦事處,李克農和趙瑛一家才在上海再次團聚。
1941年2月,一家人歷盡艱險,抵達了延安,開心之余,還特意在棗園的窯洞前拍了第一張全家福。
趙瑛在革命年代始終默默奉獻,對此,很多我黨領導人都給予了高度贊許。在1949年的一次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周總理在表彰“龍潭三杰”的巨大貢獻時,還特意感謝了趙瑛。
新中國成立后,李克農在黨、政、軍的好幾個部門都擔任要職,工作比革命時更忙,身體情況也是每況愈下。
然而,國家卻有一項新的重任必須由他來完成。
比翼連理
1951年,半島開始停戰談判,毛主席親自點將,要李克農掛帥談判代表團赴朝。
可以說,李克農拖著病體為停戰談判是鞠躬盡瘁。其間,他主導的“靜坐談判”更是把美方折騰得外焦里嫩。而兩年多的超高強度工作也使他幾次病倒在談判一線。
在談判期間,李克農的父親去世,而他作為大孝子是忠孝不能兩全。毛主席則委托楊尚昆同志親自操辦了老爺子的喪事。這讓李克農是熱淚盈眶,并蓄起胡須以表哀悼。
終于,在經過200多輪談判后,停戰協議終于簽訂。新中國取得了這場偉大立國之戰的最終勝利!
從朝鮮回國后,李克農仍然兢兢業業的工作,很多時候,都會忙到凌晨。這更加重了他健康情況的惡化,一只眼睛也幾乎失明。
而趙瑛看在眼里,是疼在心里,但卻十分理解。對丈夫,她能做的只有默默的陪伴和更加細心的照顧。
1955年,我軍開始正規化建設,并動員女同志退出現役。作為老革命,趙瑛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主動要求退休,成為了實打實的“家庭婦女”。
不過,即便不在工作崗位,她仍然做著力所能及的工作,并和身邊的工作人員一起參加黨的生活。
趙瑛一輩子都是生活簡樸,孩子們小時候的衣服和鞋,都是她自己做的。在建國后,她自己的衣服也都打著補丁。
她本以為能一直照顧李克農,可誰成想在1961年1月,卻被癌癥奪走了生命。
在妻子去世后,李克農找到一張夫妻倆于1940年在桂林八辦拍的合影,并在照片后面寫下了一段深情的悼詞,以紀念這位與自己風雨同舟的愛人和戰友。
趙瑛去世后,家里的擺設一點兒都沒動,還是兩張床,趙瑛所有的物品也都原封不動地擺放。只是臥室的墻上多了一張趙瑛的遺像。
平日里,李克農只能更加投入地工作以分散對妻子的思念。而每個深夜,他從辦公室回到臥室后,都會整理衣服,站在妻子的遺像前,與妻子“對視”良久,再三鞠躬。
在趙瑛去世的1年后,李克農上將于1962年2月9日在北京逝世。
這對革命夫妻終于能夠永結連理,永遠比翼。
謹以此文獻給李克農同志和他偉大的妻子~趙瑛同志。
素材來源:
人民網丨中共“特工王”與夫人的一世情緣
澎湃新聞丨【紅色記憶】相伴一生的革命伴侶——李克農趙瑛夫婦的故事‖李靖
上觀新聞丨上海福煦路多福里21號的抗戰風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