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亂里挑燈看劍,悠然吹角連營。
闊別十年后,2025年“九三”閱兵再度重磅襲來!
樹欲靜而風不止,局勢嬗變、硝煙四起,急需亮劍,借兵鋒所指,有效凸顯中國力量,而震懾一眾宵小。
近日,據新華社消息,9月3日,我國將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屆時我國將會舉行一次規模浩大的閱兵活動。
6月24日正式官宣,今年的九三抗戰勝利大閱兵,瞬間引發全球關注。
這或許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震撼、質量最高、規模最大的一次閱兵活動,將全方位的展示我國的海陸空火等方面作戰能力,其震撼程度會超過去年的珠海航展,將全面顛覆全球的認知。
為何這樣說呢?
首先,2025年是一個十分特殊的年份,各類地緣沖突不斷,國際局勢趨向更加不穩定狀態,在這個大背景下,中國力量必須要快速有效彰顯出來,可震懾一眾宵小,以免被其誤判。
畢竟,咱們國家已經數十年沒有經歷過大規模的戰爭了,雖然,近年來一直在不斷展示相關高端武器裝備,可都是相對比較零散的,在綜合體系和全方位作戰能力方面,他人很難感覺得到,本次通過多層次兵種、全體系先進武備、“三聯合”作戰模式等,借助本次閱兵,能夠清晰有效展示出來,其他或某些國家就得好好掂量一下了。
值得一提的是,據風武堂觀察,今年的這次大閱兵,跟十年前2015年那次有不少的相似之處。
眾所周知,我們國家的閱兵,90%以上基本都是在國慶舉行的,而2015年卻突然宣布在9月3日,要舉行紀念抗日戰爭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的閱兵大會,而首次打破了國慶閱兵的慣例。
當時,據悉,也正處于一個國際局勢急速動蕩的特別時刻,比如,2009年美國提出重返亞太、2012年黃巖島事件、2013年釣魚島事件、2015年中美爆發金融戰,期間眾多相關事件的疊加等,彼時亞太地區的局勢已出現了歷史級別的大轉變,因此,國家為了有效應對當時這些變化,而提前在當年9月3號就舉行了一場重大的閱兵活動。
其次,今年,據風武堂觀察,在整體局勢層面,實際上更加微妙和復雜了,比2015年,有過之而無不及,全球經濟下行趨勢仍在繼續,各國的壓力都在增大,例如,俄烏戰爭依然炮火連天、巴以沖突繼續深化、中東戰火也只是暫時熄火、北約喊出要統一將各成員國軍費增至5%的信號等等,當前大局勢比十年前顯得更加詭譎和暗流涌動。
再比如,朝鮮半島的動蕩局勢,緬甸、蘇丹、剛果金等地的亂局,全都在沖擊著世界人民的敏感神經。
據相關數據統計,從2022年開始,全球有59個國家陷入到了內亂和沖突,僅2024年一年就發生了152000多起與沖突相關的死亡事件,無論是沖突頻率還是覆蓋人數,全都創造了二戰結束以來的最高紀錄。
也就是說,從近年到今年,世界局勢,各類相關沖突事件已經呈現出高發態勢,其烈度不斷增強,歲月靜好的局面,日益在激烈嬗變。
同時,從中美俄三大力量來看:
現在,俄羅斯深陷烏東戰爭泥潭,受歐美牽制,難以自拔;老美自特朗普今年上臺后,也是到處拱火,從開始的關稅戰打到最近的伊朗核設施的轟炸等,內里都透露出要繼續嚴苛遏制和打壓東大的意圖。
譬如,在中伊鐵路開通后不久,以色列就突然發起了空襲和打擊伊朗的事情,誰敢說這只是以色列對伊朗核威脅的單一行動嗎?
那么,如今,在全球,俄羅斯自顧不暇、美國又在蠢蠢欲動,最后的問題就自然落到中國的身上了——面對國際風云變幻,東大將如何出招?
因此,風武堂覺得,本次九三大閱兵,將是一個史詩級的最大規模的軍事實力充分展示的重大時刻,其意義非同一般。
對此,近期,網上不少朋友認為,這仍然是一次紀念抗戰勝利和展示中方戰力的周期性閱兵行為,強調和平的說法也特別多和普遍。
誠然,這樣的說法沒毛病,這是咱們國家歷年閱兵活動一直以來的核心大宗旨之一。
然而,我個人覺得,這些觀點,基本是一個相對靜態的看法,缺乏對當前世界大變化的深度關聯,最后只能看到一些表面的熱鬧,而難以真正穿透其中的內核和本質。
例如,在24號的新聞通稿中,為什么特別要提到“三結合武裝力量”和“三聯合力量運用”等模式?
可能一些朋友不了解這兩個詞語是什么意思,下面簡單介紹一下。
“三結合”,指的是現役軍隊+武警+民兵三者之間的結合,而在以前的相關閱兵中,武警和民兵比較少見,尤其是民兵基本沒有。但是,本次,在徒步方隊的介紹中,卻重點列明了“三結合”這一點,你認為這是什么意思?
經風武堂分析,這至少說明兩點——
一是,在陸軍方面,其現役的戰區軍團,以及分布于全國各地的武警、乃至鄉村的民兵們,在全國全境動員和地面作戰方面,已是一個嚴密不透風的鐵桶,如果想跟咱們打地面戰,分分鐘就能打殘這些人。
還有一點,也值得提一下,這里的“民兵”,早就不是以前意義上傳統的“民兵”的概念了,不講遠的,近十年來,每年退伍的眾多軍人,分散于全國各地,他們都是當下民兵的核心主力。
這是啥意思?
說白了,“若有戰,,召必回,必力戰”的民兵,基本都是退伍軍人出身,為了國家的大發展,已經散作滿天星化為各行各業的建設力量——有的成為公司老板、有的成為鄉鎮武裝部公務員、有的變成村書記、有的只是普通村民等等,已經散落于各個細部環節,這跟原來的民兵的概念完全不同了,至少都在相關部隊摸爬滾打2到四年,只是在層級結構上將其列為“民兵”而已,他們的意志、軍事素養和作戰能力等,早就被軍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還能簡單視之為普通的“民兵”嗎?
下面看一組數據,可以感受一下其中的威力:
據中國國防部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解放軍現役軍人的總數約為200萬,涵蓋了陸軍、海軍、空軍和火箭軍等多個兵種;還擁有約50萬預備役兵力,主要由退役軍人和受過專業訓練的民兵組成;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的民兵力量,西方推測其規模可能高達800萬。
這下,大家就基本能搞清楚上面所講的“三結合”的真正實力了。
二是,“三聯合”力量運用,又是什么意思?
在新聞中,是這樣描述的:
“裝備方隊,重點展示我軍裝備體系建設最新成果,通過群隊聯合、方隊合成的編組方式,體現我軍聯合指揮、聯合行動、聯合保障的力量運用新模式,反映我國武器裝備自主創新能力。”
雖然,此處是從裝備方對角度來講的,也只有80個字,我個人認為,這其實是講的全軍整體作戰體系的立體設計、綜合架構搭建、總分功能之范疇靈活協同方面的問題,其核心就是一點——所有的武器裝備,不能各打各的,必須要整合為一、相互協同加持,人員和武器,都需要做到有效協同和靈活組合等,這樣才能將人員效能和武器火力完美融合,在實戰中方可創造出更大更多的威能。
當然,這樣描述還是比較抽象的,如果再簡化一下,就是一個類似于“矩陣式”的管控和資源的調配模式。
畢竟,這里言說的組織架構和管理學模式,基本是靜態的二維結構,難以完全表達出戰爭瞬息萬變的特點,所以,在此只能簡單將之概括為“矩陣式”的特征。
具體是咋回事,可能需要重量級軍事專家去詳細解讀了,我只能闡述到這個層面。
因此,在這個角度,我們認為,這并不是在講裝備方隊的問題,而是在強調我們軍隊在實戰時,人員和武器以及后勤等相關要素,如何更加高效組織、協同和資源完美整合的管理和靈活調配的重大問題,其中的含義十分復雜,大家別理解偏了哈。
否則,你就不可能去真切和深度感受出這一次大閱兵的真正價值所在。
最后,一個大家比較感興趣的問題,在此稍微說幾句:
本次閱兵,會有什么主要亮點及看點呢?
其一,在空戰方面,很可能會大秀肌肉。
因為,空戰優勢越來越重要,陸海空都離不開空戰力量的強大加持,眾多案例已經證明這一點。
因此,在空戰力量展示方面,有分析人士認為,先進戰機的集體亮相將成為一大亮點,他覺得,其中,我國新款隱形五代機殲-35、換裝了WS-15發動機的五代機殲-20新款和殲15T、陸基預警的千里眼指揮官空警-500A、空中救護車運-9Z、巨無霸空中加油站運油-20和專門給航母定制的艦載預警機空警-600等等,這些現役的優勢空戰力量會展示出來,而全面彰顯我們空戰的立體化優勢。
譬如,殲35是未來咱家軍工出口的旗艦,殲20S雙座版是最強版的殲20,殲15T是咱們中國第一款彈射型艦載機;其中殲20S有望攜帶無人僚機,以編隊的形式參加閱兵,等等,這些都尤其值得期待。
其二,在無人機和反無人機系統方面,也將是一個重點,比如無偵系列、彩虹系列等無人機,還有在反無人機系統方面,有寂靜獵手、陸盾3000,以及颶風3000高功率微波武器,估計也會集體亮相,還有反隱身雷達,據說專克美軍F35,所以也可能拉出來秀秀肌肉。
其他的諸如,機器狗方隊、機器狼方隊、無人機編隊,我國會向全世界展示先進的無人機作戰體系,等等,也將會亮瞎你的眼睛。
其三,在導彈遠程火力方面,驚喜也會很多,比如,呼聲很高的東風-27高超音速導彈,這款射程 5000-8000 公里的導彈,60%的時間在大氣層外飛行,40%的時間在大氣層內打水漂,最高速度高達20馬赫,幾乎是不可攔截的天頂星科技,一旦大規模服役,整個太平洋的局勢都會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
如上所述,基于當前國際間的巨變局勢,以及未來的長期深度較量等,今年的九三勝利日大閱兵活動,從背景和起點及其內在核心邏輯上,就顯得非常的不一般了。
風武堂分析認為,兵種、裝備、戰法,方隊、結構和科戰力量,現役和未來已經全面架構出一整套最新最具現實力量的全景圖,完全超越了過往的相關閱兵活動的層級和當量,故而,短短幾天,就成為了國際間正在熱議和需要重點觀察的重大事件之一。
東方力量,霸氣絕倫,如同巨型利劍出鞘,霞光四溢。
單從今年世界上的相關閱兵活動角度來看,前有俄羅斯勝利日閱兵,其準備不足、受餓烏戰火襲擾、烏克蘭無人機竟然要去搞破壞等,紅場的閱兵,力有不逮;中有,前不久特朗普生日的拉胯和搞笑閱兵,驚呆了世人,甚至有不少網友說,只要請咱們菜市場上的一些大媽去訓練個把月,都會走出一股更有精氣神的陣勢來,也不會讓老美國務卿盧比奧當時哈欠連天那么尷尬了。
而今,前面兩位大佬已經進行了相關的展示,綜合起來,確實不敢恭維,這次就輪到咱們東方雄獅來作重磅示范了。
不是咱們的正步走得多么有氣勢和好看,也不是咱們的規模更大和更加整齊劃一,而是咱們眾多深厚底蘊、優良基因和傳統、以及對時局洞若觀火般洞察下的全新部署和安排,如果只講隊列、氣勢、精神等,那都是“勝之不武”,似乎有點欺負他們了,而我們在新的設計上,早就超越了這個“形”的層面,已進入昔日現在未來和人員武備戰法等眾多復雜因素相互交織的多維視角,而逐步向“神”這一更高維度的范疇不斷挺進,其中的看點和價值,絕非今天本文只言片語就能完全勾勒的。
神者,在現實之中,來自于煙火,更高于煙火,需要建構起全時空下“以一對萬和破萬”的立體化全息類科學分析模型等,閉目塞聽、自以為是、盲人摸象等,在客觀世界中,都很難向“神級”境界靠近,但在中國5000年的悠遠歷史積淀下,其浩如煙海般的兵爭等案例,縱觀全球,中華大地,因其眾多深厚的鮮活滋養,中國力量,在不斷快速顯露出來。
就當下整體態勢而言,如錐處囊中、其末立見,已經難以繼續低調和隱藏了。
畢竟,現代版“三國故事”,正在急速上演,中美俄三大舉足輕重的力量,都迎來了新的挑戰和眾多考驗,誰也不敢等閑視之。
俄羅斯被戰火牽制,稍顯弱勢,美國因產業和經濟問題,已經重病纏身,需要再拿起金融和軍事等霸權武器,去化解和沖抵自己的相關頹勢,近年日益跳跶,在不同層面給東大制造了許多的威脅,咱們不可能輕輕略過。
今年大閱兵,以上簡言之,筆力未盡之處,歡迎及時與我們交流,為謝!
最后,一言以蔽之:
于歷史和他人——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于我們和未來——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