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村古槐 通訊員 寧永泉 攝
韓城有一個村莊,原名謝村,后稱五星村,村中的那棵古槐,像一位飽經滄桑的智者,靜靜佇立黃河岸邊已經900年了。
回溯往昔,大唐盛世時,黃河水患頻發,謝村的一位艄公挺身而出,向郭子儀獻上治水妙計,水患得以平息。郭子儀心懷感恩,親至村中致謝,謝村之名就此誕生。彼時,這棵古槐或許只是一粒沉睡在泥土中的種子,等待著命運的召喚。
北宋末年,天下大亂,金兵壓境,陜西成為軍事前沿。謝村因地處黃河防線,戰略地位凸顯,涌入大量難民,人口劇增。在這動蕩之中,古槐悄然破土而出,柔弱的幼苗在戰火紛飛中倔強生長,那一抹嫩綠,成為村民眼中對安寧生活的期盼。
隨著時光的沉淀,古槐逐漸枝繁葉茂。粗壯的樹干仿佛是歲月鍛造的銅墻鐵壁,承載著歷史的厚重;粗糙龜裂的樹皮,恰似歲月鐫刻的史書,記錄著往昔的點點滴滴。巨大的樹冠郁郁蔥蔥,宛如一把撐開的巨傘,為村民遮擋風雨,灑下一片清涼。
民間流傳著許多關于古槐的神奇傳說。有一次敵軍夜襲時,在槐樹下突然迷失方向,驚恐逃竄,從此村民對它敬畏有加。艱難歲月里,古槐成為村民心靈的寄托,夏日里孩子們的歡笑在樹下回蕩,驅散著戰爭的陰霾;老人們在樹下講述著古老的傳說和先輩的英勇事跡,傳承著堅韌與智慧。
清朝順治年間,為御匪患戰亂,村民筑起城墻,謝村變身謝村城,古槐被圍于城內,它的枝葉在城墻上投下斑駁光影,與城墻一同構成了守護家園的堅固防線,成為村子堅不可摧的精神象征。
抗戰時期,黃河成為抵御外敵的天塹,謝村渡口成為重要通道。八路軍東渡黃河,戰士們從這里踏上征程。古槐下,村民紛紛行動起來,送水送糧,婦女忙碌地縫補衣衫。年輕后生望著古槐,眼中滿是保家衛國的堅定信念,他們在古槐的庇佑下長大,如今要追隨八路軍守護山河。戰士們臨行前,深情撫摸古槐,汲取著它所蘊含的力量與勇氣,帶著全村的期望奔赴戰場。古槐在風中沙沙作響,似在為戰士們壯行,那聲音仿佛穿越時空,訴說著這片土地的不屈與抗爭。
新中國成立后,曙光普照,謝村改名五星村,迎來新的生機。村里學校書聲瑯瑯,農田豐收在望,企業蓬勃發展。而古槐依然默默守望,它的根深深扎入這片土地,汲取著黃河水的滋養,也吸收著代代相傳的精神養分。
古槐,它見證了朝代的更迭、戰爭的殘酷,也目睹了村民的互助與堅韌。它用繁茂枝葉庇佑著村莊;它用年輪銘記歲月的滄桑。在它的守望下,五星村的故事將不斷續寫,激勵著后人勇往直前……(通訊員 孫宏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