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廣州文化公園可是因為攝像頭 “火出圈” 了!有眼尖的市民發現,公園里主干道上每 15 米就有一組監控設備,每組約 3 個攝像頭,這么一統計,好家伙,足足 220 個!這消息一傳出,網友們瞬間炸開了鍋,紛紛熱議:這到底是鋪張浪費,還是為了給游客更安全的游玩體驗呢?今天咱就借著這波熱度,好好嘮嘮廣州文化公園,順便奉上一份超實用的旅游攻略,讓大家玩得明明白白!
攝像頭之謎:安全感滿滿還是另有隱情?
這 220 個攝像頭,乍一聽確實挺嚇人的,不少網友吐槽:“這是把公園當監控基地了嗎?裝這么多,是不是太夸張了!” 也有人擔心隱私問題,生怕自己在公園里的一舉一動都被 “監視”。不過,公園工作人員站出來解釋啦,他們這是依據《廣州市公共安全視頻系統管理規定》和《廣州市公園管理規范》來操作的。安裝這些攝像頭,是為了實現對公園的全覆蓋、無死角監控,給大家滿滿的安全感!
原來,新安裝的監控還在調試階段,舊的監控系統仍在堅守崗位,所以才造成了攝像頭 “扎堆” 的奇特景象。等新監控調試完成,舊的攝像頭就會光榮 “下崗”,被拆除后送到其他公園繼續發揮余熱,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而且,公園在隱私保護方面也有周全的考慮。攝像頭主要集中在公共區域,像主干道、廣場等,絕對不會對準私人空間,像廁所、更衣室這些敏感區域,是絕對不會安裝攝像頭的。公園管理部門對監控視頻的存儲和使用也有嚴格規定,視頻資料僅用于安全管理和突發事件調查,不會隨意泄露游客的個人信息。這么看來,這 220 個攝像頭還真是 “用心良苦”,是為了給大家創造一個安全又放心的游玩環境呢!
公園的前世今生:嶺南文化的璀璨明珠
廣州文化公園的歷史,那可是相當有來頭!它的前身是 1951 年舉辦的 “華南土特產展覽交流大會”,當時為了促進城鄉經濟發展,解決物資匱乏問題,廣州市政府動員了一大批優秀建筑師,僅用四個月就在西堤一帶建成了 12 座永久和半永久展館,為這場盛會搭建了舞臺。后來,這里又先后更名為 “嶺南文物宮”,1956 年正式定名為 “廣州文化公園”,而且三次題名均出自葉劍英元帥之手,這可是相當有牌面的事兒!
建園初期,這里就被定位為綜合性文化活動場所。在那個娛樂活動相對匱乏的年代,廣州文化公園可是老廣們的 “快樂老家”。20 世紀 60 年代,園區內展館數量不斷擴充,年均舉辦各類文化、藝術、科技類活動百余場,涵蓋展覽、文藝演出、象棋比賽、木偶戲、說書、雜技等多種形式。可以說,老廣們的童年回憶里,一定少不了在文化公園看一場精彩演出,或是在展館里驚嘆新奇玩意兒的經歷。1985 年,公園更是走在潮流前線,引入首批游樂設施,設立了廣州市首個大型游樂場,內地首輛電動小火車也在這里歡快地跑起來,承載了無數人的歡樂時光。
打卡必去:領略公園的獨特魅力
文化公園門樓:歷史的莊重之門
公園的門樓可是大有講究,它建于 1951 年,由建筑師林克明先生設計,是華南土特產展覽交流大會舊址門樓,也是廣州市第一批歷史建筑。這座門樓坐北朝南,高 1 層,磚混結構,設計簡潔莊重,通過簡單的柱身收分和豎向線條,巧妙地引導人們走向展會中心大道的方向。站在門樓前,仿佛能看到當年這里車水馬龍、熱鬧非凡的景象,拍照打卡那是相當出片,隨便一拍都是復古大片的既視感,分分鐘在朋友圈收獲一堆點贊!
中心臺:文藝盛宴的舞臺
中心臺始建于 1951 年 6 月,就在文化公園正門入口處,是園內標志性建筑之一。舞臺寬 24 米,進深 14 米,觀眾席可容納 467 人。這里堪稱文化公園的 “心臟”,長期承載各類文藝活動,尤其是夜間,那叫一個熱鬧非凡!常年舉辦粵劇、歌舞演出、舞蹈比賽等群眾文化活動,秉持 “繁榮群眾傳統文化” 的宗旨,吸引了眾多文藝名家登臺獻藝。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蘭芳、馬連良、張君秋,粵劇名家紅線女,豫劇表演藝術家常香玉,曲藝表演藝術家侯寶林、馬季,以及歌唱家朱逢博、胡松華、廣東相聲演員黃俊英等,都曾在這里留下精彩演出。站在中心臺,說不定還能感受到當年名家們的風采余韻呢,條件允許的話,站在舞臺中央拍照,那感覺,仿佛自己也成了舞臺上的主角!
十三行博物館:探尋歷史的寶藏
進入公園后,靠近正門左邊的十三行博物館,絕對是歷史愛好者的天堂。這里收藏了大量清末十三行時期的歷史文物,像廣州彩瓷、通草畫、廣繡等,每一件都承載著那段輝煌又獨特的歷史。在展廳內,“清代廣州十三行歷史展” 和 “王恒、馮杰伉儷捐贈文物專室陳列展” 是必打卡的地方,透過這些精美的文物,仿佛能看到當年十三行作為對外貿易窗口,商船往來、商賈云集的繁華景象。博物館免門票,不過需要提前預約哦,去的時候可別忘了在出口處集個章,留下專屬紀念。
水產館:海洋世界的奇妙之旅
沿著中央大道向左走,就來到了廣州水產館。這座建于 1951 年 6 月的展館,可是新中國成立以后國內所建的一家水產館。館內長期展出各種海、淡水動植物標本、圖片、模型等,簡直就是一個微縮的海洋世界。這里的 “鎮館之寶” 灰鯨骨骼,那可是相當震撼,巨大的骨架讓人不禁感嘆海洋生物的神奇。在這里,不僅能大飽眼福,還能學到不少海洋與漁業知識,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能收獲滿滿,拍照打卡也是一絕,跟 “鎮館之寶” 來張合影,朋友圈素材這不就有了!
藝廬與雕塑園:藝術的殿堂
離開水產館后,不妨去藝廬和雕塑園逛逛。藝廬原名為 “廣州畫廊”,這里以弘揚嶺南文化為宗旨,經常舉辦書畫名家作品展覽、應眾揮毫等活動,館內展示的古玩字畫、書畫作品和盆景,盡顯嶺南文化韻味,隨便一處都是適合拍照的好地方,站在特色作品旁,瞬間文藝范十足。雕塑園內則擺放著形態各異的雕塑作品,每一件都凝聚著藝術家們的巧思,藝術愛好者可千萬別錯過,在這些雕塑間穿梭,感受藝術的熏陶,隨手一拍都是藝術大片。
特色活動:沉浸式體驗嶺南風情
迎春花會:繁花似錦迎新春
“迎春花會” 始于 1957 年農歷新春,這可是廣州文化公園的王牌活動之一,每年春節期間,這里就成了花的海洋。公園會精心策劃主題,創新設計景組,將各種花卉巧妙搭配,打造出美輪美奐的景觀。漫步其中,繁花似錦,香氣撲鼻,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而且,“元宵燈會” 作為 “迎春花會” 的壓軸重頭戲,更是將春節的喜慶氣氛推向高潮。夜晚,園內花燈璀璨,形態各異的花燈與嬌艷的花卉相互映襯,熱鬧非凡,來這里拍照打卡,年味十足,保準讓你在朋友圈成為 “春節氛圍組” 的佼佼者!
中秋燈會:明月花燈共團圓
“中秋燈會” 始于 1956 年,每年中秋期間舉辦,在老廣心中那可是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文化公園的彩燈色彩鮮艷、工藝精巧,融匯了四川、佛山制燈工藝技術,可謂形、色、光、聲、動俱全。中秋佳節,一家人來到文化公園,賞明月、觀花燈,其樂融融。園內千盞花燈亮起,與天上明月相互輝映,如夢如幻,百萬觀眾齊聚于此,場面十分壯觀。在這里,你能感受到濃濃的節日氛圍,還能拍出氛圍感滿滿的照片,記錄下這美好的團圓時刻。
羊城菊會:菊韻悠揚展風姿
“羊城菊會” 始于 1953 年,每年 11 月中旬舉辦,是廣州地區一直堅持舉辦的大型菊花展覽。菊會以弘揚嶺南悠久而深厚的菊花文化傳統、傳承菊花栽培技藝為宗旨,多年來深受廣州市民的喜愛。屆時,公園內各種菊花競相綻放,紅的似火,白的似雪,黃的似金,色彩斑斕,姿態各異。還有各種以菊花為主題的造型景觀,創意十足。漫步在菊展中,聞著淡雅的菊香,欣賞著這菊花的盛宴,身心都得到了極大的放松,拍照也超級好看,每一張都能當壁紙!
五羊弈齋:象棋愛好者的狂歡
“五羊杯” 全國象棋比賽始于 1980 年,這可是國內民間象棋賽事的 “天花板”,參賽者都是國內的高手,代表了中國象棋的頂尖水平。每年元旦前后,“五羊杯” 都會如約在文化公園中心臺與棋迷見面。比賽時,中心臺現場掛起大棋盤唱棋,臺下觀眾人山人海,大家圍坐在一起,一邊觀摩比賽,一邊熱烈討論,那場面,比過年還熱鬧。即使你不太懂象棋,來到這里感受一下這濃厚的象棋氛圍,也會覺得特別有意思,說不定還能被這 “棋魂” 感染,從此愛上象棋呢!
游玩攻略:輕松玩轉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與門票
廣州文化公園全年開放,開放時間為 07:00 - 21:30,而且入園是免費的哦!不過像十三行博物館等部分場館,雖然也是免費參觀,但需要提前預約,大家可以通過官方公眾號或相關旅游平臺進行預約,避免跑空。
交通指南
文化公園地理位置十分優越,交通超級便利。乘坐廣州地鐵 6 號線或 8 號線,在文化公園站下車,從 A/B 出口出來,走約 200 米就能看到公園正門啦。如果選擇公交出行,周邊也有多個公交站點,多條公交線路都能直達,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出發地,在地圖軟件上查詢具體的公交線路。要是開車前往,公園周邊也有停車場,不過節假日可能停車比較緊張,建議大家盡量選擇公共交通出行,環保又便捷。
游玩路線推薦
從地鐵出來后,先來到文化公園正門,在這座充滿歷史韻味的門樓前拍照打卡,別忘了去游客中心領取集章手冊。進入公園后,第一站先去十三行博物館,探尋清末十三行的歷史奧秘,在博物館出口處集個章。接著沿著中央大道向左走,來到水產館,看看海洋生物的奇妙世界,跟灰鯨骨骼來張震撼合影。離開水產館后,前往雕塑園和藝廬,感受藝術的魅力,在特色雕塑和書畫作品旁拍出文藝大片。然后來到中心臺,想象一下當年文藝名家在此演出的場景,有機會還能看一場精彩的表演。最后,去西關苑和書畫之家,體驗西關文化的悠閑氛圍,在藝術作品前拍照留念。這樣一條路線下來,既能打卡公園的主要景點,又能充分領略公園的文化魅力。
周邊美食推薦
逛完公園,肚子餓了怎么辦?別擔心,文化公園周邊可是美食云集!在人民南路上,有一家老字號云吞面店,他家的云吞個個飽滿,蝦肉鮮美,面條勁道有嚼勁,再配上鮮美的湯汁,一口下去,滿滿的幸福感。還有在十三行路附近的一家煲仔飯店,煲仔飯香氣四溢,米飯粒粒分明,底部那一層金黃酥脆的鍋巴,更是讓人欲罷不能。要是想吃點小吃,路邊的牛雜攤可不能錯過,熱氣騰騰的牛雜,配上特制的醬料,味道濃郁,好吃到停不下來。
總結:廣州文化公園,值得一去再去
廣州文化公園,就像一顆鑲嵌在廣州這座城市的璀璨明珠,它既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又充滿了現代的活力與魅力。220 個攝像頭的背后,是公園為游客安全用心的守護。在這里,你可以穿越歷史,感受嶺南文化的獨特韻味;可以欣賞藝術,領略各種文化藝術的魅力;還可以參與特色活動,沉浸式體驗嶺南風情。無論是親子游、情侶約會,還是一個人的休閑漫步,廣州文化公園都是絕佳的選擇。下次來廣州,可千萬別錯過這個寶藏公園,帶上這份攻略,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文化之旅吧,相信你一定會愛上這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