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前言
原以為本次北約峰會是“和談會”,沒想到李在明直接“撂挑子”不去了,他這是心意已決?消息傳出不到24小時,首爾代表團竟要來華了?
4月,當得知特朗普要“平等地對大家加稅”時,韓國是非常震驚的,因為根據此前的自貿協定,他們幾乎沒有對美商品征加關稅。
以2024年舉例,韓對美平均關稅率只有0.79%,再考慮到退稅,基本可以視作沒有。
然而特朗普是不管這些的,既然韓國有著高達557億美元的對美貿易順差,那你就是占了美國的“便宜”,交個25%的關稅,彌補一下美國,也是合情合理。
韓國當然不愿意,于是美韓關稅談判進行得并不順利,原本李在明把日前的G7峰會視作一個機會,準備在開會之余和特朗普來個一對一會談。
然而,李在明沒想到特朗普“早退”了,會談自然也就告吹,而白宮方面給出的解釋是和中東局勢有關。
原本大家沒當回事,一次不行就再來一次,反正用不了多久北約峰會就要召開了。
自從2022年北約向亞太國家發出邀請函,韓國總統連續三年赴約,風雨無阻。
眼看著90天關稅暫緩期就要結束,這是李在明所剩的“為數不多的機會”了,他似乎沒理由不去。
可22日韓國總統府就是公布了這樣一條消息—
考慮到國內太忙,以及中東局勢變化,這次總統就不去了,國家安保室室長去。
同樣說是因為“中東局勢”,不知道的還以為李在明這是在“報復”特朗普呢,其實不然,他本人不去是經過仔細考量的,受3方面因素影響。
首先,國內事務太忙,他確實沒時間,也沒精力去應付一個難以達成目標的會議。
李在明雖然上臺了,但是執政依舊面臨很大阻力,比如總理、國情院長的任命就難以推行。
組閣更是一波三折,在這種情況下,肯定要優先穩定國內的局面。
要是去了能談成經貿協議也成,可是韓國方面判斷,特朗普本人可能都不會出席這次會議。
即使出席了也不大可能和韓國談經貿問題,既然這樣,索性就不去。
其次,重受局勢影響,韓國和美國不一樣,不愿冒著巨大損失風險支持以色列。
不久前,美國才直接介入了伊以沖突,對伊朗核設施展開轟炸,
這時候開北約峰會,美國很可能把北約國綁在一塊,發布較為強硬的聯合聲明,迫使伊朗低頭。
然而,伊朗此前已經說了“會報復”,李在明去了等于直接站在了伊朗對立面,到時候石油進口怎么辦?
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的“威脅”,對特朗普政府來說可能威懾力一般,畢竟美國進口渠道多樣,可是對于7成以上進口石油都要從那里走的韓國來說,無異于“天塌”了。
最后,李在明也不想在軍費問題上和特朗普“掰扯”。
特朗普近日多次談及軍費,要求除了美國的所有北約成員,把軍費提到國內生產總值(GDP)5%的標準,這太強人所難了。
專家指出,李在明要是也應了特朗普的要求,那么韓國經濟發展會面對很大壓力,公共福利也肯定會被壓縮。
到時候社會矛盾激化,李在明執政過程會更艱難。
同樣覺得特朗普過分,不愿去跟他見面的,還有石破茂。
原本他是說了要去的,也是想跟特朗普談關稅,但是在李在明宣布不去之后,石破茂也不去了。
媒體稱,石破茂可能是受到了李在明的影響,當然這應該不是全部,畢竟當下日本對待美國本來就很強硬—
原本七月初還有個“2+2”會談,但是根據知情人士透露,日方已經將會談取消了。
專家指出,特朗普的政策太強硬,盟友們對他的信任度正在逐漸衰減,韓日領導人此次的動作就是體現。
李在明和石破茂可能“下定決心”了,不輕易妥協。
實際上,不去參會也“省心”,畢竟當下的海牙可不平靜—
大量民眾跑到街頭抗議,有的怒斥美國要加軍費,有的警告不要對伊朗開戰,還有的為加沙戰爭鳴不平。
當地時間2025年6月22日,荷蘭海牙,武裝安保人員在北約峰會舉辦地世界論壇前站崗 圖據視覺中國
總之大家就一個意思:特朗普、美國以及北約要慎重。
這邊22日剛說“李在明不參會”,不到24小時,韓聯社就公布國會韓中議員聯盟代表團要在23日抵華了,
開展一個為期4天的訪問活動,主要看AI和機器人等技術產業。像宇樹、華為,還有商湯等企業,都在出行的名單上。
據說代表團還會去紀念館看看,緬懷一下中韓情誼。
昨日,來自首爾的議員代表團已經抵華并抵達第一站上海。
2024年7月9日,韓國第22屆國會韓中議員聯盟啟動大會舉行 韓聯社
在北約峰會召開前夕派人來華,這個時機是比較微妙的,說明李在明確實在“回調”韓國的外交政策了。
“前任”尹錫悅在臺的時候,韓國政府過度倒向美日,在對華關系的處理上不妥當。
李在明和他還是不一樣的,他主張不要孤獨依賴美日,同時和中俄等國家搞好關系。
此前甚至還有媒體猜測,李在明可能9月份來華出席活動,“在訪美之前先訪華”。
當然,這種可能性并不高,畢竟他認可了美韓同盟的重要性.
此次不出席北約峰會,反而派出代表團來華聊技術合作,這都只能說李在明下定決心不倒向美日了。
至于接下來中韓關系如何發展,還得看合作是否順利,以及國際形勢如何變化,總之做好當下是不會錯的。
希望中韓能就高新技術展開合作,積極推動經濟外交。
參考資料:
《被特朗普炮轟“接受著美國幫助,卻對美征收4倍關稅”,韓國:會跟美國解釋的》觀察者網
《韓國議員訪華,將參觀商湯、華為、宇樹、浙大》觀察者網
《李在明因中東局勢不出席北約峰會,韓方有何考量?》北晚在線
《海牙街頭舉行抗議活動 韓總統李在明:中東形勢嚴峻 將不參加北約峰會》紅星新聞
《李在明將缺席北約峰會,日本不得已反抗做美國盟友真不易》 國際在線
《海牙街頭舉行抗議活動,韓總統李在明:中東形勢嚴峻,將不參加北約峰會》 紅星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