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響原創 · 作者|呂玥
今年是白玉蘭的“三十而勵”。走過三十載的白玉蘭,帶給了行業和觀眾新氣象:“最佳中國電視劇”獎花落《我的阿勒泰》,靳東憑借《西北歲月》、宋佳憑借《山花爛漫時》分獲“最佳男女主角”獎,《山花爛漫時》導演費振翔榮膺“最佳導演”獎。《我是刑警》《小巷人家》《國色芳華》《城中之城》也均有斬獲。
今年,《喜人奇妙夜》也走上了領獎臺,這是白玉蘭綜藝獎項首次看到互聯網自制節目的身影。此外,還有《雙城之戰2》《自由之夏》兩部動畫片獲獎。
今年領跑獎項的依然是騰訊視頻。
去年,一部講述“七一勛章”獲得者、“時代楷模”張桂梅校長真實事跡的作品《山花爛漫時》以開分9.0、后攀升至9.6分的成績,成為了豆瓣年度國產電視劇最高分劇集。時隔半年,這部作品再次站在了聚光燈下。
不只是這部作品,騰訊視頻在今年白玉蘭獎收獲頗豐——《西北歲月》榮獲評委會大獎,演員靳東榮獲最佳男主角;編劇李瀟、王思憑借《玫瑰的故事》榮獲最佳編劇(改編);騰訊參與發行的動畫劇集《英雄聯盟:雙城之戰第二季》榮獲最佳動畫片;綜藝《喜人奇妙夜》榮獲了最佳綜藝節目;《趙琳的探險日記》榮獲國際傳播獎。
獎項頒布時“看熱鬧”,獎項之外更值得“看門道”。
今年上海電視節期間,騰訊視頻也開啟了一年一度的影視年度發布。在騰訊視頻架構升級后,騰訊公司副總裁、騰訊在線視頻董事長孫忠懷,騰訊在線視頻聯席總裁兼首席運營官馬延琨,騰訊在線視頻聯席總裁兼首席內容官王娟等核心決策組成員首次全員出席,分享了對行業的深度觀察與思考,系統總結平臺過去半年的成績,也針對微短劇、長劇、動漫、紀錄片等內容提出了更精細的戰略。
“行業永遠不變的就是變化。”正如孫忠懷所說,在不確定性成為長視頻行業新常態的當下,騰訊視頻通過本次發布,既展示了自身的前瞻性布局,也為行業提供了可參照的實踐樣本。
騰訊公司副總裁、騰訊在線視頻董事長孫忠懷
跳出“長短”論“橫豎”,長劇“歸零”深耕再創新
今年微短劇熱潮洶涌,行業圍繞劇集時長的爭論愈演愈烈。但深入觀察會發現,長短劇的界限逐漸模糊:長劇在不斷精簡篇幅、加快敘事節奏;短劇中亦出現制作精良的橫屏作品。
此趨勢下,騰訊視頻提出了更具本質性的劃分維度——以“橫屏”與“豎屏”作為核心區分。
這一創新分類的背后,是基于對用戶行為的深刻洞察。騰訊在線視頻聯席總裁兼首席運營官馬延琨表示,橫屏劇如同“品大餐”,需用戶投入相對完整且專注的時間段,追求深度沉浸感與情感共鳴,觀眾對其品質要求更高、容錯空間更小。豎屏劇則類似“吃快餐”,核心滿足即時爽感與碎片化娛樂需求,用戶對內容的寬容度相對更高。
騰訊在線視頻聯席總裁兼首席運營官馬延琨
在橫屏劇領域,長劇始終是長視頻平臺不可動搖的價值錨點,也是市場波動期檢驗平臺實力的試金石。
如何做好長劇,正如孫忠懷強調的,唯有回歸優質內容這一本質,才能真正穿越行業周期。而要持續產出優質內容,必須依靠"長期主義+專業主義"的雙重戰略支撐。
長期主義,在長視頻領域一直體現為“精品化”,這一理念在行業發展中已多次被提及。騰訊視頻則將其進一步細化為“超級頭部精品+垂類精品標桿”并進策略——超級頭部精品既是行業的壓艙石與美學標桿,也承擔著平臺商業基本盤與品牌建設的雙重使命;垂類精品則能精準穿透細分市場,通過題材創新或敘事突破建立差異化競爭優勢。
專業主義,其本質是對創作的尊重,讓專業人才得以充分發揮才能。
為此,今年騰訊視頻也提出了“五大鏈接”體系,聚焦“人才”與“好內容”兩大核心引擎。人才方面,平臺將會著力鏈接超級伙伴、超級人才與行業大家,形成了一個“大師引領、中堅突破、新人涌現”的立體化人才體系,持續提升內容品質上限,并輸送創新動能。
好內容方面,一方面鏈接超級IP,讓《三體》這類具有跨媒介生命力的文化資產,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和源源不斷的商業價值;另一方面是鏈接超級創作,即催生更多令人驚喜的突破性作品,例如真誠敘事賦予主旋律新表達的《山花爛漫時》。
當然始終堅持精品,并不意味著一成不變。今年,騰訊視頻也特別提出“歸零心態”這一理念,如騰訊在線視頻聯席總裁兼首席內容官王娟所說,騰訊視頻選擇摒棄經驗主義桎梏,跳出舒適區,保持自我革新,探尋新敘事可能。以此來將持續積累的能力經驗持續轉化為佳作,讓平臺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穿越周期。
騰訊在線視頻聯席總裁兼首席內容官王娟
這種革新,既體現在騰訊視頻自己選擇摒棄唯數據論,確定以藝術+商業雙維度來評選好內容;也體現在對創作者的支持上,從給予主創充分的創作時間,到支持前置劇本開發、鼓勵劇集幕后追求極致與自我突破,騰訊視頻都在激勵專業創作,為提升作品藝術水準而努力。
這在此次發布的長劇片單中也得到了直接體現——六大主題篇章實現題材類型的全面覆蓋,既有展現歷史特定時期里普通人光輝的厚重之作,也包含女性、科幻、懸疑、古裝、喜劇等題材,整體項目超百部。
此外,評估機制的革新是激活創作生態的關鍵。騰訊視頻全面推行“后驗激勵”模式,以“優質優價”的回報機制確保資源向優質內容傾斜。同時積極擁抱AI技術,通過重構產業鏈條和柔性改造工業化體系,提升內容生產效率。
歸零心態是“破”,長期和專業主義則是“立”,騰訊視頻通過打破舊模式釋放資源,聚焦可持續的精品賽道,最終也是為服務于長期價值積累。
從“流量”到“價值”,微短劇全面精品化
“橫豎”維度思路下,騰訊視頻對于微短劇的布局也有差異化策略。
微短劇市場快速擴張的浪潮中,長視頻平臺似乎只能選擇被動加入戰局,快速、大規模擴充短劇內容庫。但騰訊視頻延續了做長劇時的一貫要求思路,針對微短劇也堅持走全面精品化的路線。
這背后所體現的,其實是過去微短劇的“流量邏輯”正轉變為長視頻行業的“價值邏輯”。
此前微短劇高度依賴投流,以廣告變現+單點付費模式轉化,內容實為“轉化工具”,因此會更多追求強刺激、快節奏、套路化,隨之犧牲了藝術性與長期價值。而長視頻平臺發展依賴的是用戶對平臺內容品質的信任和長期留存,因此融入平臺內容生態的微短劇也需要精品化,杜絕粗制濫造,多元化滿足用戶需求,這才能與長視頻平臺更適配。
此次騰訊視頻發布的橫屏短劇片單也能看出,騰訊視頻對短劇的題材選擇涵蓋了懸疑刑偵、浪漫愛情、喜劇、玄幻、志怪等多個類型,展現出豐富的內容多樣性。制作層面則匯聚了業內頂尖人才,如金像獎最佳剪輯師彭發執導的《搏憶》,以及由萬茜、秦俊杰主演的《朱雀堂》,何泓姍、謝彬彬主演的《她的盛宴》等作品,均體現了專業化制作水準。
為引導后續橫屏短劇創作,騰訊在線視頻影視內容制作部副總經理李啦對此前提出的“煙火氣、少年氣、新鮮氣”三大創作方向,進行了更具體的拆解,比如“煙火氣”中的“淚/狠/颯”,“少年氣”之“燃/嗑/欲”,“新鮮氣”之“鮮/靈/野”,都是結合對用戶情感關鍵詞的提煉,構建用戶內容需求的情感坐標。
對于豎屏短劇,騰訊視頻也認識到盲目跟風只會加劇行業的內卷,孫忠懷明確表示會“謹慎投入精品豎屏劇”,探索“快節奏、強共鳴”新模式,通過挖掘獨特的社會視角和創新的人物關系,在保持豎屏形式優勢的同時,突破內容同質化的瓶頸。這種有選擇的精品化投入,既避免了資源浪費,又為豎屏短劇的可持續發展探索出了新路徑。
當然優質微短劇的誕生,絕非平臺單方面的努力可以達成,需要更多優秀創作者參與其中。騰訊視頻也對微短劇的合作模式進行了升級,比如針對橫屏短劇的分賬模式更新和廠牌激勵的升級,豎屏短劇方面也對成片合作項目策略和劇本激勵模式進行了升級,終極目標是和優質合作伙伴深度綁定、長期共贏。
騰訊在線視頻影視內容制作部副總經理李啦
同時騰訊視頻也與閱文等頭部IP平臺合作“火星計劃PLUS”,為創作者帶來更多優質IP,幫助這個行業整體持續提升微短劇的內容品質和市場認可度,這也是持續將精品化戰略落地必不可少的舉措。
在微短劇浪潮席卷影視行業的當下,長視頻平臺若想持續發展,主動適應行業環境變化已是必然趨勢。但騰訊視頻沒有陷入被動防御的困境,而是以主動積極的姿態深入思考,清晰界定微短劇在平臺生態中定位。這將為騰訊視頻在后續競爭中贏得更多主動權。
多元內容延伸,動漫、紀錄片差異化布局
劇集之外,動漫與紀錄片也是構成騰訊視頻內容生態的兩塊關鍵拼圖,承載著差異化用戶覆蓋與文化價值傳遞的雙重使命。
如今動漫早已突破小眾亞文化的邊界,艾媒咨詢數據顯示,中國動漫產業總值從2019年的760億元激增至2023年的4000億元;預計2025年中國泛二次元周邊市場規模將達6521億元,2029年有望攀升至8344億元。
在市場爆發式增長的浪潮下,用戶審美正從單一熱血向追求文化深度與情感共鳴轉變,推動動漫作品受眾群體不斷拓寬;同時,“谷子” 等泛二次元周邊市場持續升溫,也對平臺的IP長線運營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作為最早將國漫看作主要內容方向之一的視頻平臺,騰訊視頻在原創自制、產業鏈打通、商業變現等方面持續布局,推出的《完美世界》《斗羅大陸》等年番均成長為頭部作品。如今在保持固有優勢的基礎上,騰訊視頻強調以開放的姿態、前沿的技術、跨界的視野,共同開啟動漫的“大敘事時代”。
在上海電視節與騰訊視頻動漫聯合主辦的“從被看見到常青:動畫IP的生命周期延展”主題論壇上,騰訊在線視頻動畫內容制作部副總經理崔超精準表達了何為“開放姿態”:“從少兒群體到成人觀眾,從傳統文化到未來科幻,從縱深化敘事到合家歡經典,從深耕本土到國際合作,騰訊視頻始終以非常開放的姿態,讓不同圈層的故事都能找到它的觀眾。”
“從被看見到常青:動畫IP的生命周期延展”主題論壇
今年騰訊視頻獲得白玉蘭獎提名的有四部作品,其題材風格都完全不同——《英雄聯盟:雙城之戰》第二季展現游戲中的硬核科幻美學,《毗沙門天》復興傳統定格動畫藝術,《斬神之凡塵神域》探索東方玄幻,《汪汪隊》系列深耕兒童市場。其中《英雄聯盟:雙城之戰第二季》也斬獲了今年白玉蘭獎最佳動畫片殊榮。
《英雄聯盟:雙城之戰第二季》
除了開放姿態,前沿技術構成了騰訊視頻的第二重競爭優勢。比如《毗沙門天》通過3D打印與骨架加工技術的創新應用,使傳統定格動畫煥發出了新生機。這種技術賦能,不僅重構了創作流程,更直接體現在了畫面表現力的突破上。
更具戰略價值的,還有動漫IP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體系。業內“番劇棄更”現象常見,很多動漫推出后要么長時間沒有下文,要么續集畫作質量波動、人設有差異,導致忠實觀眾流失。此時再看騰訊視頻,其已經以《斗破蒼穹》等作品為樣板,構建起了"續集+年番"的穩定輸出節奏,足以體現平臺長線運營IP的能力。
當用戶從單純娛樂消費轉向精神需求滿足時,真實內容的價值將被重新定義。此時,紀錄片的重要性也就凸顯了出來。
紀錄片這一內容品類,不僅是情緒共鳴的載體與時代變遷的見證,更通過覆蓋文化傳承、歷史重構、社會觀察等深度議題,精準響應當代受眾的精神需求。同時紀錄片的真實性與思想性,也可以成為平臺建立公信力、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的一大戰略選擇。
騰訊視頻在紀錄片領域的差異化布局,也呈現出了系統化的戰略思維。
內容層面,騰訊視頻依然強調題材類型的多元化。比如平臺內既有《何以中國》這類承載國家敘事、文明探源的主旋律巨制,也包含《前浪》這類聚焦代際對話、《風味人間》這類刻畫不同地域美食文化的作品。這種宏大敘事與地域文化、個體關懷的有機結合,使平臺內容既能滿足主流價值傳播需求,又能與用戶建立真實的情感連接。
《何以中國》《前浪》《風味人間》
同樣,技術賦能也是做好紀錄片的另一重要維度。比如從制作端看,AI可以輔助剪輯系統的應用,使素材處理效率提升;在呈現方式上,虛擬制作技術可以更靈活重現歷史場景、復原歷史文化遺跡等等。這些技術創新不僅拓展了紀錄片的表達邊界,更通過沉浸式體驗重塑觀眾的認知方式。
回顧以往,自2005年國內視頻行業出現以來,長視頻平臺就一直在扮演“變革者”角色,以更高的傳播效率、新的觀眾互動關系,重構多個內容行業舊有模式——劇集領域,平臺完成了從臺播到網生的渠道革命,催生題材創新與多元開發的新生態;動漫賽道,通過深入產業鏈上下游的整合,培育出了具有國民影響力的國漫IP;紀錄片領域則實現了從引進到自制的能力跨越,題材覆蓋廣泛,成功贏得用戶青睞。
這一系列變革的本質,始終都是為了釋放好內容的長期價值。做內容是條漫長而艱辛的路,但好故事始終是人類先天需求。作為優質故事的聚合平臺,騰訊視頻在新秩序中調適,始終以好故事為核心,既為自身穿越周期提供了可行性路徑,更是在推動行業形成新共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