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重要會議實在太多了!比如在荷蘭海牙結束的北約峰會,按照峰會宣言,北約各成員國的軍費開支占GDP比率,到2032年須達到5%。
- 【特殊情況特殊對待】
什么原因會讓更看重普惠式社會福利的歐洲發達國家擠出錢來搞防務呢?按照北約秘書長呂特的說法就是:你(指各個北約成員國)要么答應上調軍費國防開支,要么繼續維持高福利,但后者的前提是記得學好俄語。
也就是說,這次北約要求各成員國大幅度提高軍費開支,目標很清晰:在美國不愿意繼續承擔更多防務支出的背景下,大家要想防范俄羅斯的擴張,就必須自己拿錢出來搞軍備。
不過,西班牙是一個另類!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早在峰會召開之前,就以公開信函的形式,向北約秘書長呂特坦言:希望5%的目標成為可選方案,而不是必選方案,如果北約為難,也可以將西班牙排除在這次軍費提升之外。
西班牙的極限是只能將軍費開支提高到GDP的2.1%。
北約這次居然“放行”了,呂特在回信中確認,北約在軍費目標上給予西班牙靈活性,允許西班牙自主決定國防預算占比,并提交年度支出計劃。
- 【你們說得威脅太遙遠】
這又是為啥呢?
既因為西班牙地理位置特殊,位于歐洲南端,俄羅斯要想直接跟西班牙發生軍事沖突,需要繞過幾乎整個歐洲。
也因為從歷史的角度來看,西班牙與歐洲其他國家發生沖突甚至戰爭的可能性,遠遠高于更俄羅斯爆發戰爭。
公元711年,柏柏爾人和阿拉伯人的軍隊入侵并征服了幾乎整個伊比利亞半島,在接下來大約750年的時間里, 獨立的穆斯林國家相繼建立。
公元1492年,在卡斯蒂利亞王國和阿拉貢王國聯合的基礎上成立了西班牙王國。同年發生了一件影響人類發展進程的大事件:克里斯托弗·哥倫布首次揚帆出海尋找新大陸,揭開了西班牙帝國興盛的序幕。
作為第一代“日不落帝國”的西班牙,在16-18世紀200多年的歷史中,在美洲、非洲、亞洲的多個地區占據了遼闊的殖民地。直到18世紀由于第一次工業革命而真正強大起來的英國,才真正取代西班牙成為第二代“日不落帝國”。
- 【英法才是自己的焦點】
在16世紀初到20世紀初的400年時間里,西班牙的對外戰爭正好集中在兩個國家:英國與法國。
英國挑戰西班牙的海上霸權是從16世紀開始的,從那時起,西班牙與葡萄牙為爭奪海上霸權和殖民地發生了多次戰爭,其中最著名的是1588年無敵艦隊之戰,西班牙無敵艦隊在英吉利海峽被英國擊敗,標志著西班牙海上霸權的衰落??。
注意,只是“衰落”,英國真正有實力取而代之,成為新一代海上霸主,還需要等到18世紀。
?而法國?則是歐洲陸地上的“霸主”,在17世紀,西班牙與法國為爭奪西班牙王位繼承權發生了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這場戰爭從1701年持續到1714年,涉及歐洲大部分國家。最終法國贏得了戰爭,但付出了高昂的代價,其軍事力量嚴重削弱??。
西班牙徹底喪失海外主要殖民地和一系列海外特權的重要戰爭爆發在跟美國之間的1898年美西戰爭——無論哪個國家成為新的世界霸主,似乎都要以擊敗并羞辱一下西班牙為標志,從英國到美國,都是這樣。
所以第一次世界大戰西班牙保持中立,不愿參加,不僅是被近200年年來的“每戰必敗”打得心驚膽寒,而且也是國力徹底衰退的真實映射。
- 【為了好醋才包了餃子】
至于20世紀的西班牙內戰及佛朗哥掌權,既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有關聯,又與二戰的同盟國、軸心國沒有關系——西班牙繼續宣布中立,盡管有派出部分志愿部隊加入德國,但卻從未對同盟國正式宣戰。
正是因為對歐洲三大強國(英國、法國、德國)心中嚴重恐懼和存疑,所以西班牙加入北約并不順利——北約很歡迎,西班牙國內分歧較大,保持中立的想法在當時的西班牙政壇有一定的影響力。
就這樣一直拖到1982年,冷戰都快要結束了,西班牙才姍姍來遲、磨磨蹭蹭的正式加入北約,那時西班牙的內心獨白跟現在幾乎是一模一樣的:我離你們說得巨大威脅(過去蘇聯以及現在的俄羅斯)實在太遠了,要不是為了加入歐盟、得到實惠,最好離北約遠遠的。
- 【結語】
也對,要不是為了一碟好醋,誰愿意辛辛苦苦包頓餃子呢?
所以現在西班牙愿意把軍費提高到2.1%,已經是相當“給面子”了,如果歐盟在補貼上不給力的話,未來幾年就會看到西班牙就連2.1%都會悄悄再降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