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訪歐洲3國前,王毅外長把中國的態度說得明明白白,3個“沒有”說到了點子上,希望歐洲能作出正確的判斷,是要繼續討好美國,還是和中國合作。
王毅外長與歐洲各國駐華大使
日前,據德國《商報》報道,根據中德外交部消息,中國外長王毅將于7月初到訪德國、法國、比利時3個歐洲國家,但是訪問的具體時間將取決于事態的發展。德媒所說的事態,指的是中國加強稀土出口管控后,不少歐洲企業瀕臨崩潰。
與此同時,美歐談判再次陷入僵局。盡管距離特朗普設定的最后談判期限還有半個月時間,但是歐盟已經開始打起了退堂鼓。他們認定,特朗普到最后關頭也不會松口,歐盟只有兩種選擇,要么對美國作出更大讓步,要么就是全面反擊。
不過,和美國一樣,歐盟到最后一刻也不會放棄談判的可能性,盡管歐盟已經做好了對美反擊的準備。王毅外長在這個節骨眼上訪歐,一方面是應歐洲方面的邀請,另一方面則是中國拉近與歐洲關系,拓展“朋友圈”的重要手段之一。
特朗普稱歐盟占盡便宜
啟程前,王毅外長先會見了歐洲各國駐華代表,就中歐關系的未來提出了3點建議,直接表明了中國的態度。第一點就是相互尊重,核心利益是不能交易的,尤其是在臺灣問題上,中方不允許歐洲一邊宣稱堅持“一個中國”,一邊允許議員竄臺、介入臺海。
若歐盟落實承諾,將徹底斬斷外部勢力干預中國內政的觸角,為亞太穩定奠定基石。換句話說,這也是雙方合作的基石,如果歐洲這一點都做不到,那么中歐后續的合作都是免談。
中國進口博覽會上的歐洲白蘭地
第二點就是,中歐是合作伙伴,不是敵人,劍指歐盟對華“三重身份”困境,歐盟將自己定義為中國的合作者、競爭者、制度性對手,既想借中國市場提振經濟,又盲從美國打壓中國,這暴露了歐洲的根本性矛盾。
第三點就是多邊主義。中方非常清楚,歐洲希望在經濟、軍事等領域逐步擺脫對美依賴,實現自主,這就意味著要反對美國霸權和單邊主義。如果中歐能強強聯手,壓制美國就是指日可待,實現長久發展也是很快的事。
王毅外長
王毅外長說出3個“沒有”,一針見血地戳破了中歐之間的隔閡。他表示,中國與歐洲一沒有領土爭議,二沒有地緣沖突,三沒有利益矛盾,這足以說明,中歐合作是順其自然的事情,歐洲應該清楚這一點,而不是縱容美國隨意挑撥。
美國用關稅大棒逼迫歐盟“二選一”,歐盟更應該看清楚誰才是真正值得的合作伙伴。更何況,馮德萊恩試圖“犧牲中國換美國關稅讓步”已徹底失敗,別忘了中美已經達成合作協議,歐盟繼續反華,就會成為“餐桌上的菜”。
今年是中歐建交50周年,如果歐洲能把握這個機遇,拉近與華關系,想必中歐關系將會有質的跨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