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直新聞報道,中歐領導人會晤前夕,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再次將矛頭指向中國,指責中方“扭曲貿易”,限制歐洲企業準入,并聲稱需要實現所謂“真正的再平衡”。直新聞注意到,馮德萊恩的態度曾多次反復。在今年1月和2月的講話中,作為對美國總統特朗普重返白宮的回應,馮德萊恩曾一度被認為向中方“遞出了橄欖枝”,表示對“深化貿易和投資關系”持開放態度。但此后,她持續炒作所謂“市場準入受限”、“補貼不透明”、“產能過剩”等經貿問題,甚至批評稀土出口管制。
馮德萊恩(資料圖)
當地時間2025年7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在布魯塞爾同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卡拉斯舉行第十三輪中歐高級別戰略對話。王毅說,今年是中歐建交50周年,也是聯合國成立80周年,即將舉行的新一次中歐領導人會晤備受矚目。50年來,中歐關系歷經風風雨雨,邁過溝溝坎坎,只有全面回顧走過的路,才能正確把握前行方向。中歐關系發展歷程表明,雙方關系的定位是伙伴而不是對手,合作是主基調和壓艙石,雙方應在這一框架下通過溝通妥處分歧。
外交部發言人指出,中國外長此訪“同歐方就中歐關系和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交換意見,總結中歐關系50年發展經驗,增進理解互信,鞏固伙伴定位,凝聚合作共識,妥處分歧差異,為下階段中歐領導人交往做好政治準備”。“穩”也是王毅此訪期間反復提及的關鍵詞。在行程中,王毅給出“穩定之錨”的角色定位,強調中歐作為全球兩大力量、市場與文明,應共同維護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體制。
“希望歐方不帶情緒和偏見地看待雙方經貿關系,少指責、多溝通,少保護、多開放,少焦慮、多行動,凡事多商量,少去貼標簽。”商務部發言人何詠前說,今年是中歐建交50周年,中歐之間將有重要高層交往議程。中方愿與歐方一道,以中歐建交50周年為契機,相互擴大雙向市場準入,加強政府采購和出口管制對話,深化產供鏈合作,推動世貿組織改革,支持世貿組織就產業補貼政策開展討論,為全球氣變治理展現更多大國擔當,為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注入更多穩定性、確定性和正能量。
萬斯和馮德萊恩會晤(資料圖)
“中歐關系今年呈現‘高開中走’的趨勢。”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太和智庫高級研究員王義桅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采訪時分析說,歐盟對華態度之所以左右搖擺,主要是由歐盟內部對中國看法不一致、歐盟缺乏真正的戰略自主等原因造成的。“歐盟在防務安全等方面受制于美國,不夠自主,因此面對美國,歐盟存在‘既害怕又想討好’的心理。隨著美國政府設定的90天‘對等關稅’暫緩期即將于7月9日到期,歐盟希望通過發表一些對華不友好的言論來‘加速’取悅美國。”王義桅分析說。
“中外商會海上沙龍——歐洲專場活動”10日在上海舉行。活動以“把握歐洲市場機遇,實現高質量全球化布局”為主題,匯聚政府、商會、專業機構和企業的智慧,共同探討中歐經貿合作的新路徑、新策略。據德勤中國華東區主管合伙人盧強介紹,2024年,中歐經貿合作展現出強勁的新動能,中國對歐盟及英國的直接投資總額達到100億歐元,同比增長47%。
馮德萊恩對華指控讓歐盟感覺“不可思議”(資料圖)
不過與此同時,馮德萊恩還在面臨另一場危機:歐洲議會將于當地時間10日針對她進行不信任投票,這是十年內首次有針對歐委會主席的不信任動議,所以在歐盟內部也引發了巨大熱議。關于馮德萊恩這次被彈劾的原因是,她領導下歐盟委員會“未能確保透明度”;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馮德萊恩本人都被質疑“利益代表不明”,比如她的家屬很多都在美國這回事就很受詬病,歐洲議會議員們認為,歐委會主席必須代表歐盟的利益,而不是和其他組織關系不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