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滑跪美國,接受20%出口關稅加40%轉口稅,這個決定到底引發了怎樣的連鎖反應?
當印尼突然拋出340億美元的貿易大單,中國在稀土和新能源領域的兩張王牌是否正在被美國一點點瓦解?
東南亞國家紛紛變臉
說起越南的這次妥協,真的是一步棋錯,滿盤皆亂。
越南同意接受美國20%的出口關稅外加40%的轉口稅,這個消息一傳出來,整個東南亞就像被投了一顆石子的池塘,漣漪一圈圈地擴散開來。
特朗普政府顯然嘗到了甜頭,7月7日直接宣布從8月1日起對14個國家征收20%到40%的關稅,這14個國家里面有9個都是中國周邊的東南亞國家。這哪里是在征收關稅,分明就是在中國周圍修建一堵關稅墻。
越南的妥協成了美國手里的一張好牌,也成了其他東南亞國家的噩夢。
你想想,如果大家都硬扛著,美國還真不好辦,但現在越南這么一帶頭,其他國家的心理防線瞬間就崩了。誰也不想成為那個被孤立的"釘子戶",畢竟美國市場對這些國家來說實在太重要了。
柬埔寨就是第一個跟風的。4月2日,美國給柬埔寨定的關稅是49%,結果到了7月7日,直接降到了36%,降幅高達13%。
這在14個國家里是最大的降幅,其他國家要么只降一點點,要么干脆不變,甚至還有兩個國家的關稅比之前更高了。
為什么單獨對柬埔寨這么"仁慈"?答案很簡單,柬埔寨付出了代價。
7月4日,柬埔寨宣布與美國達成共識,副首相孫占托和美國貿易代表助理薩拉·埃勒曼在線上敲定了協議草案。雖然具體細節沒有公開,但柬埔寨肯定是做出了重大讓步。
要知道,柬埔寨對美國市場的依賴程度高得嚇人。2024年柬埔寨出口總額262億美元,其中接近40%都銷往美國。面對美國的關稅大棒,柬埔寨的紡織業幾乎面臨崩潰風險,不妥協根本沒有出路。
美國關稅墻戰略
特朗普政府的這套組合拳,目標很明確,就是要重新洗牌全球產業鏈。
美國把東南亞看作產業鏈重組的關鍵區域,特別是那些高度依賴美國市場的國家,就像越南、柬埔寨、印尼這些。
這招確實夠狠的。美國先是揮舞關稅大棒制造恐慌,然后又給出妥協的甜頭,胡蘿卜加大棒的策略運用得爐火純青。對于這些東南亞國家來說,美國市場就是他們的生命線,失去了這個市場,經濟立馬就會受到重創。
越南的GDP有25%都來自對美出口,1196億美元的出口額可不是開玩笑的。如果美國真的把關稅提到40%甚至更高,越南的外貿企業基本上就要關門大吉了。
柬埔寨40%的出口依賴美國市場,這個比例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美國只要稍微收緊一下關稅政策,柬埔寨的經濟就會立即陷入困境。
美國這招關稅墻戰略,不是一刀切地對所有國家采取同樣的政策,而是根據每個國家的具體情況,采取差異化的施壓策略。
對依賴程度高的國家施壓更大,對相對獨立的國家則采取相對溫和的方式。這樣既能達到分化瓦解的目的,又能避免激起過度的反彈。
印尼妥協震動全球
如果說越南和柬埔寨的妥協還在意料之中,那印尼的倒戈就真的讓人意外了。
印尼對美國的依賴程度遠沒有越南和柬埔寨那么高,中國甚至是印尼最大的出口目標國,但印尼卻主動拋出了340億美元的貿易大單。
這份協議的內容相當豐富,包括155億美元的能源和農產品采購,75架波音飛機的訂單,還承諾對1700多種美國商品實施接近零關稅。從2026年開始,印尼每年還要進口100萬噸以上的美國小麥。光是這些內容,就足以讓美國滿意了。
但真正讓人擔心的是協議中的關鍵礦產合作部分。印尼擁有280萬噸的稀土儲量,這個數字對急需稀土資源的美國來說簡直就是天上掉餡餅。6月30日,印尼經濟統籌部長明確表示,稀土將成為與美國共同投資的重點項目。
印尼擁有全球42%的鎳礦儲量,而鎳又是新能源汽車電池最關鍵的原料之一。印尼居然主動提出給美企在鎳礦采購上的優先權,還要放寬外資持股限制。這簡直就是把中國新能源產業的咽喉拱手讓給了美國。
印尼的這個決定確實讓人感到意外。按理說,印尼完全沒有必要對美國做出如此大的讓步,畢竟中國才是它最大的貿易伙伴。
但以印尼的立場仔細想想,美國畢竟是全球最大的經濟體,在技術、資本、市場等方面都有著巨大的優勢。
中國未雨綢繆積極應對
面對美國在稀土和關鍵礦產領域的步步緊逼,我們并沒有坐以待斃。
英國《金融時報》透露的消息顯示,中國從2024年12月開始就大量采購和囤積鎳資源,到現在已經儲備了10萬噸左右。
這個數字看起來可能不大,但要知道全球鎳的年產量也就300多萬噸,中國一下子囤積10萬噸,相當于全球產量的3%多。這種提前布局的做法,充分體現了中國在戰略資源方面的前瞻性思維。
中國的這種做法其實很聰明。既然印尼要給美國鎳礦優先權,那中國就提前把市場上的鎳資源買下來。這樣一來,即使印尼真的向美國傾斜,短期內也不會對中國的新能源產業造成致命打擊。
稀土方面的競爭就更加激烈了。中國雖然在稀土開采和加工方面有著絕對優勢,但美國通過與印尼合作,顯然是想在稀土供應鏈上找到突破口。280萬噸的稀土儲量雖然比不上中國,但對美國來說已經是一個重要的補充。
這場圍繞稀土和關鍵礦產的博弈,實際上反映的是中美兩國在新能源、高科技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激烈競爭。美國想要擺脫對中國稀土的依賴,中國則要維護自己在這個領域的主導地位。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中國在這場博弈中并沒有完全處于被動地位。一方面,中國在稀土加工技術和產業鏈完整性方面仍有巨大優勢;另一方面,中國也在積極開拓新的合作伙伴,減少對單一供應源的依賴。
當印尼拋出340億美元大單選擇向美國示好時,中美在東南亞的影響力博弈是否已經進入了新的階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