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一看到我給差評,就說我愛標新立異,裝清醒。 那我就想了,既然大家鋪天蓋地地罵《醬園弄·懸案》,我找一找亮點,夸一下,才算真的標新立異吧?
結果呢,找不到任何亮點。所以,不打算勉強自己,還是給這部23個主演的電影差評吧。
以下是關于《醬園弄·懸案》的純差評,不喜勿入。
先說整體觀感:從影片、導演、編劇,到演員們,都充滿槽點。然后整部影片看完,像看了一期96分鐘的《演員請就位》。
一部沒有角色,全是演員的超長預告片
影片:沒有情節,沒有故事,很像一個劇情梗概拼接的視頻合集。甚至看完電影跟看完預告片獲得的信息并沒有多大不同。
開場場景鏡頭語言太過冗長、節奏太過緩慢,開場BGM矯揉造作,故弄玄虛,完全屬于干擾入戲的元素。
影片基本在案發現場、戲院、監獄、法庭等有限的幾個場景反復切換,像是上演一種虛假表演的無限循環。
電影從頭到尾沒有任何故事的驚喜反轉,情節的層層推進,人物的立體挖掘,所有演員都像是認領了標簽的工具人,負責念完各自的臺詞和對白。
導演:不管陳可辛以前的電影水準如何,這部電影充分反映了他完全不具備詮釋女性題材的能力,以后別碰女性題材電影了。
最后詹周氏的申辯高潮橋段,影片用同一套口號式臺詞,粘合了三個女性角色的命運,讓他們異時空換臉合而為一。這個“創造性”呈現似乎《好東西》上身,制造了全片最尷尬的一個場景,也是我見過的女性題材呈現的最拙劣表達。
了解過“醬園弄”的一些故事背景,它有太多可以深挖、重塑的內容。
比如,在那樣的年代,詹周氏為什么要對丈夫痛下殺手,是什么推動了她的決定;對于詹周氏的決定和行為周圍人又有何不同的反應;女作家和女子監獄的大姐頭又為什么會同情詹周氏,她們各自又經歷了什么……
這些,其實電影都涉及了一點點點皮毛,但完全沒有進行任何深挖,也就讓整個情節變得很虛假、浮躁,充滿假把式。
演員:每個角色之間的情緒場和氛圍都是割裂的,幾乎所有人都在演自己。
作為觀眾,看到的是一個個演員,而不是一個個角色。
章子怡飾演章子怡。一個像大女主明星一樣的演員章子怡;而不是被虐待、被侵害、深恐生生世世被凌辱被壓迫的詹周氏。
趙麗穎飾演趙麗穎。她飾演的不是先鋒進步女作家,而是中學生元旦班級晚會主持人。
楊冪飾演楊冪。相比于前兩者,楊冪居然是稍微貼一些角色的,風流勁兒是夠的。可惜她這個角色上線和下線都太匆忙了,不夠成立。她的表演是最不讓我出戲的,但她飾演的角色并沒有被交代明白。比如她為什么能成為女牢的大姐頭,為什么會去可憐詹周氏等。
王傳君飾演王傳君。用盡全力想要表演一個虐待狂,但卻演不出詹周氏的丈夫。
與上述演員略有不同的是,雷佳音、李現、易烊千璽的表演有點兒演員的意思。
尤其雷佳音,比較厲害,他演的是張藝謀《滿江紅》里的秦檜。
李現演的是化身賭徒的謝之遙,就是他在《去有風的地方》的那個角色。
易烊千璽演的角色雖然不知所謂,但有種看上去既合理又不合理的迷惑感。
《醬園弄·懸案》不行,編、導、演都有責
就電影呈現的內容看,所有演員都沒有找到角色的魂,甚至完全不知道怎么處理自己的角色。演員表現糟糕的問題肯定是多方面的。但我盲目覺得是導演和劇本的問題。
因為電影本身的故事性缺失,情節性缺位,角色空殼化,角色之間的關系生硬、割裂則是最大的硬傷。
沒有故事和情節承載的電影,對大部分演員而言,就像無根之木,無水之源,完全沒有演技發揮和角色塑造的空間。
如果導演、編劇、演員能像《好東西》那樣制造一些看起來“金句”一樣的口號式臺詞,勉強可能水過去,但是連像樣的口號式臺詞都做不到,就真的是徹底拉垮了。
最后,強烈建議:國內所有想要拍攝女性題材影視劇的導演、編劇、制片人們,都去反復觀看一下《還有明天》的前兩幕(最后一幕就算了),看看人家是怎么通過故事、情節去塑造角色、詮釋沖突、制造戲劇張力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