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話題:為啥很多國外電影崇拜西藏文化?接下來小編就帶領大家來看看,網友們是怎么看待這個問題的。
記得一個關于愛斯基摩人的所謂紀錄片,那個“文明”的導演為了拍攝“真實”,耽誤了愛斯基摩人儲存食物的季節! 本來他答應事后會留下補給,用來幫助愛斯基摩人過冬! 結果,他拍完了拍拍屁股走了,回去散播文化領獎去了! 而那個愛斯基摩人因為缺少食物凍死在那個冬季! 這就是西方“文明”!
我也覺得,現在歐洲居然看不到抓女巫、看不到貴族強搶初夜權、也看不到教廷審判了、更看不到當街決斗,一點都沒有那種文化氛圍了
2000年,第一次去青海湖,人生第一次在現實生活中見到了傳說中的喇嘛: 一身紅色僧袍,胯下一輛紅色嘉陵摩托,奔馳在遼闊的大草原上! 頓時把我的三觀碎了一地,這也太朋克了! 事后也不覺得有啥,與時俱進而已。說明當地人的生活有了巨大的進步
前些年中國一個相當有名的老作家痛心疾首的說:中國每年要消失300個自然村落,那些古樸的風貌都慢慢消失了。 我回復他:中國的農村人也是人,也是國家的公民,也有權享受現代化生活。沒義務維持原始勞作方式來滿足你的好奇心。你要看那種生活,自己跑深山老林里開荒種地,親身體驗。
西方人信仰上帝,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可這個“人”指的是他們自己,并不包含你在內,即便你信仰上帝,學著他們的樣子,他們內心也不認為你是你是”自己人“,這就是西方文化的內在矛盾。而中華文化信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只要在土地上生活的人都是國君的臣子,既然都是臣子那大家自然都是平等的,無所謂地域種族之分,大家都是同胞,后來王沒有了變成了國家,臣子也沒有了,變成了公民,但同胞的概念核心依然沒有變,這就是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有教無類,凡我同胞自然都要過好日子,向好發展,哪能單純為滿足一己之私讓別人受苦受累呢?
西藏的發展依靠的不是他們虔誠供奉的各路大神和活佛,更不是成天念經與磕頭,而是內地各行各業實打實的無私援助和轉移支付。
西方推崇的不過是西藏解放之前那種半奴隸的農奴制而已,因為那才是讓昂撒白人感到親近的根本原因。仔細看看他們推崇的是49年以前的西藏還是49年以后的西藏就明白了。
好像04年左右吧,北京為迎接奧運會大力推進老城區改造,有些人主張全面保留老城區風貌,馮翼才(神鞭的作者)表示,老城區居民也想住上現代化的住宅樓,不要用去逛動物園的心態去保留老城區舊貌,去滿足獵奇心理。最后還好,部分北京老胡同經過改造,建筑主體加固保留,外墻粉刷一新,現代化的水電氣暖都鋪設了進去,等于是老殼新瓤。
其實我也有過這種想法。現代社會無論是中國還是外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