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運即將來臨,鐵路即將迎來出行客流高峰。在出行中,車站和列車上是反詐的重點區域。使用手機打發時間時,如果接到陌生來電和短信鏈接,要做到不輕信、不點擊,時刻防范電信詐騙。
近日,鐵路公安民警就在工作中及時發現并制止了多起電信詐騙。
乘車期間遭遇電信詐騙
乘警緊急制止
前不久,G7566次列車乘警在巡視車廂時,聽到旅客葛女士在電話中反復提及賬號、密碼、大額資金等關鍵詞,便立即上前制止葛女士繼續通話,并詢問具體情況。
南京鐵路公安處乘警支隊民警 嚴思齊:葛女士接到自稱淘寶商家的電話,對方準確說出其個人信息及購物記錄,以商品損壞需要“高額理賠”為由,誘導她打開網址鏈接填寫關鍵信息。
乘警迅速安撫葛女士情緒,要求其暫停一切手機操作,并仔細確認她尚未在不明網址輸入銀行卡號和密碼等關鍵信息,銀行卡內的100多萬元資金暫無異常轉出。
民警介紹,葛女士遇到的正是冒充電商、快遞理賠類詐騙。在網購中遇到物流延遲、包裹滯留本是常見現象,卻被不法分子利用物流異常、用戶急于解決的心理,以虛假理賠為誘餌,騙取個人信息實施盜刷。
還有的詐騙分子,冒充平臺客服,以協助關閉付費服務為由實施詐騙。今年年初,K980次列車乘警接到乘務員報告,9車廂連接處有一名旅客王女士疑似遭遇電信網絡詐騙,乘警立刻趕往現場,發現王女士正在按電話提示進行手機銀行操作,被乘警及時制止。
王女士告訴乘警,其手機收到一條短信,告知其在某小說平臺充值會員成功,每月在其銀行卡內扣費800元,一年扣費9600元。王女士回復取消及退訂等內容無果后,便撥打短信內提示的客服電話。客服讓其下載安裝一款名為“某客服”的手機軟件,在軟件內通過語音指導其在手機銀行App平臺進行操作。
在確認銀行卡內資金安全后,乘警再次向旅客王女士進行了預防電信網絡詐騙相關知識的宣傳,并指導其在手機內下載安裝了國家反詐中心App。
遇到“客服”不輕信
不下載 避免損失
據民警介紹,王女士遇到的是冒充平臺客服類的電信詐騙,在近期較為多發。在此類騙局中,詐騙分子又用了哪些話術,我們遇到此類詐騙又該怎么辦呢?繼續來看。
關閉自動扣費、關閉免密支付、關閉會員服務,這些都是這類騙局中犯罪嫌疑人常用的說辭,為了讓說法更有可信性,他們往往會自稱是官方客服。而在此類詐騙中,中老年人又是最常見的被騙群體。
南京鐵路公安處乘警支隊民警 徐煜:一些中老年人接觸互聯網的時間較短,對智能手機和付費軟件的訂閱等操作不太熟悉。詐騙分子利用中老年群體對“官方”的信任,冒充所謂的“平臺官方客服”或者“公檢法人員”等實施詐騙。
在此類詐騙中,詐騙分子首先給自己編造一個平臺客服的“官方身份”,騙取被害人信任。隨后,詐騙分子會以協助辦理業務退訂、身份認證等理由,要求被害人下載與官方App相同的圖標和近似名稱的手機軟件進行操作,極具迷惑性。由于這些軟件都是詐騙分子自己研發的,通常帶有木馬病毒,使用后會自動獲取被害人手機權限,能夠達到屏幕共享和遠程控制手機的目的,從而進行轉賬、盜刷等操作。
齊齊哈爾鐵路公安處齊齊哈爾站派出所民警:遇到陌生“客服”來電,并伴有下載遠程協助、遠程認證等陌生軟件等指令,一定要高度警惕。如果發現自己的手機頻繁黑屏,或者失去控制,應及時將手機拔卡斷網,避免損失。
原標題:《乘警列車上緊急制止詐騙,暑運謹防“理賠”來電》
欄目主編:周春晟 文字編輯:沈佳靈 題圖來源:上觀題圖
來源:作者:央視新聞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