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唐元 每經編輯:余洋
企業興則產業興,產業興則經濟強。企業不僅是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參與者,也是形成新質生產力的有力推動者。
隨著成都互聯網企業在數字經濟發展大潮中的不斷加速與成長,其強勁的創新動力和發展活力,成為夯實成都互聯網迅速發展的堅實基礎。
近日,成都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成都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聯合發布《2024年成都互聯網發展狀況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指出,成都互聯網產業上下游左右岸、成鏈聚圈的集群化特征顯著。2024年,成都互聯網產業持續保持高質量發展態勢,全市3725家互聯網相關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約7429億元。
看企業成長:融資市場火熱,金融“活水”澆灌沃土
今年3月,成都長城開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掛牌上市,首發募資金額10.17億元,創北交所2021年開市以來新高,摘得北交所“募資王”桂冠。這只是成都融資市場火熱的一個縮影。
翻看《報告》可見,2024年,企業融資能力明顯增強,并正向大數據、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等新興領域集中。
公開數據顯示,2024年成都互聯網行業共發生投融資事件167起,同比增長72%;獲投企業149家,同比增長59%,融資規模估算超百億元。與2023年相比融資事件及獲投企業大幅增長。
2021-2024年成都互聯網行業投融資情況 圖片來源:《2024年成都互聯網發展狀況報告》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多家互聯網企業都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觀巖科技、拓米雙都、新基訊獲多輪投資,融資金額總計近數十億元。
此外,企業融資不僅體現在數量和金額的增長上,其輪次分布也揭示了企業發展階段的變化。《報告》顯示,股權投資、A輪、天使輪融資案例占比較高,B輪后中后期融資案例數明顯增加。
以拓米雙都和神經元科技為代表的電子信息領域企業和以星凡星啟和派茲互連為代表的數字經濟領域均獲得了多輪投資。其中,主營3D手機玻璃蓋板的拓米雙都充分抓住新消費機遇,2024年內即完成三輪融資共計3億元。
企業的加速成長,更離不開活躍的投融資環境。目前,成都正不斷完善“投早、投小、投硬核”的創投生態,以金融“活水”為互聯網企業澆灌發展的沃土。《報告》顯示,投資主體呈現多元化特點,以中小機構為主,知名投資機構和國有資本共同參與。
在國有資本方面,策源資本、華西證券、成都天投等屬地國有資本積極布局互聯網相關項目,其投資重點聚焦于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而國際資本則將目光更多投向了數字經濟賽道。
例如,國際知名風投機構雅勝投資獨家投資四川車派云匯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達6000萬元人民幣;此外,另一家國際風投機構貝仕達克則投資3500萬元人民幣,助力成都華安視訊科技有限公司旗下數字化人臉識別智能終端開發。
看創新驅動:“鎮園之寶”實力凸顯,產業活力加速涌現
成都互聯網企業持續獲得資本市場青睞的背后,是其深厚的創新基因與產業活力。在“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的雙引擎推動下,這些企業已成為助推成都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中堅力量,并逐步成長為各產業園區的“鎮園之寶”。
4月16日,天府絳溪實驗室與鏈主企業成都鼎橋通信技術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共建機器人大腦技術創新中心,系統布局機器人大腦、交互和訓練等創新平臺,著力構建全球領先的具身智能數據集和數算一體平臺。
伴隨高能級創新平臺的加速匯聚,成都互聯網企業的創新實力持續攀升。《報告》顯示,成都互聯網企業擁有國家級、省級創新平臺達190余個。互聯網相關企業累計擁有有效專利約3.9萬件,企業專利覆蓋面達52.7%。
天府長島數字文創園 圖片來源:天府軟件園
創新動能正在動漫產業領域迸發出耀眼火花。現象級動畫電影《哪吒2》以159億元的票房躍居全球動畫電影票房前五,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生動詮釋了成都動漫產業的蓬勃活力。
位于天府長島數字文創園的可可豆動畫作為影片主創方,其所在的園區已發展成為名副其實的“哪吒創新生態圈”:這里匯聚了《哪吒2》全產業鏈上的核心企業,構建起高效的“10分鐘產業協同圈”,“喝杯咖啡的時間就能解決技術卡點”。正是這種高度協同的創新生態,助力影片1900余個特效鏡頭從概念草圖蛻變為震撼視聽的銀幕奇觀。
產業園區,是成都當下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的主要戰場和“獨門抓手”。在立園滿園行動的促進下,成都互聯網龍頭企業正在創新策源、成果轉化上聚力攻堅。《報告》指出,動漫產業完成從制作代工到IP創造華麗轉身,明星團隊、明星產品、明星企業加速涌現。截至2024年,成都聚集影視動漫等數字文創企業超7000家,形成千億級產業集群,涵蓋內容創作、制作、衍生服務全鏈條。
在網絡游戲領域,成都以深厚積淀成功穿越行業周期波動。其不僅保持著全國領先的研發實力,產業影響力更持續外溢至周邊領域。《報告》指出,成都具有核心研發能力的游戲企業達300余家,從業人員約5萬人,產業規模居全國第四位,研發企業占比全國第一,推動成都成為全國游戲產業核心城市。天府軟件園、瞪羚谷等園區匯聚騰訊、育碧、西山居等頭部企業,以及星合互娛、創人所愛等本土明星公司,外包團隊承接的美術需求占全國游戲行業兩成以上,支撐產業鏈高效運轉。
看場景拓展:多領域應用加速落地,勾勒智慧城市新圖景
在成都,無人駕駛汽車自如穿行,智能游船劃過湖面,無人機精準投遞包裹……這些充滿未來感的場景正在成為城市日常。成都通過場景創新推動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的創造性應用,持續培育新質生產力,不斷提升城市核心競爭力。
專注末端配送機器人賽道的成都越凡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受益于場景供需對接,不僅收獲諸多意向客戶,更找到新方向。“有物業單位提出希望能研發一款可自動識別違規停車的機器人,目前我們正著手相關研發工作。”該公司市場總監劉翔說。
這樣的創新故事在成都不斷上演。成都網信領域不間斷開展“助企護企”行動,推出包括政策解讀、品牌助推、侵權整治、合規咨詢、安全防護等在內的4類16項具體措施護航成都互聯網企業發展。
翻看《報告》可見,以“互聯網+”為牽引,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接續跟進,互聯網+制造、互聯網+生活服務、互聯網+農業、互聯網+文旅、數字醫療、數字能源等應用場景枝繁葉茂。
在人工智能領域,成都人工智能產業算力、核心軟件、芯片三位一體綜合優勢逐步凸顯。以考拉悠然為例,其推出的“悠然遠智”全模態AI平臺,賦能工業質檢和道路智慧監管,缺陷檢出率達99.9%。再看領先的芯片設計與制造技術。華鯤振宇基于昇騰處理器打造“天宮”服務器,年產能30萬臺,占全球網絡通信終端產能25%;而海光信息則在成都布局CPU和DCU(AI加速卡)研發,為算力底座提供核心硬件支撐。
成都典型人工智能企業 圖片來源:《2024年成都互聯網發展狀況報告》
此外,成都電商產業呈現蓬勃發展態勢,各細分領域均展現出強勁增長動能。全市電子商務交易規模持續攀升,其中以數字消費、跨境和直播電商為代表的新業態表現尤為亮眼。
以天府鋒巢直播產業基地為例,其通過AI技術賦能,實現虛擬數字人直播、智能客服和24小時不間斷服務,顯著降低了運營成本并有效提升了用戶黏性。
在2024年,量子科技產業也呈現出加速布局、多點突破的發展態勢。《報告》指出,成都已形成以量子計算、量子通信、量子傳感/精密測量為核心的技術體系,初步構建起“產學研用”協同的創新生態。產業規模上,盡管成都量子科技產業整體仍處于培育期,但其細分領域商業化進程顯著加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