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我國舉辦了第一次授銜儀式,很快這個消息就傳到了臺灣,傳到了老蔣的耳朵里。
老蔣和我軍多次交手,對我軍很多將領都比較了解。所以對很多人的軍銜,他并沒有露出意外的神色。
然而當他看到十大元帥和十位大將的名單的時候卻驚訝道:“他居然并不是元帥?”
讓老蔣心驚的戰神
解放戰爭剛開始的時候,老蔣發動的是全面進攻。當然在這次全面進攻中也有重點,那就是他的五大王牌軍所在的地方。
當時國民黨的五大王牌軍,有在東北的,有在山東的,有四處救火的,還有在一地龜縮不動的。
其中在華中的,就是整編第11師和整編第74師,兩個整編師的師長分別是胡璉和張靈甫。
其實這兩人在性格上面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說他們都是一樣的囂張狷狂,但胡璉狷狂中更多的是狡猾,張靈甫則更多的是囂張。
這種細微的不同,很可能是當時老蔣對二人的寵信程度不同,也導致了二人不同的命運。
當時張靈甫的整編第74師直面陳老總,胡璉和11師卻被當成了救火隊長,哪里需要就要往哪里跑。胡璉對此不屑一顧,覺得11師這樣是被浪費了。
但他沒想到,自己即將會迎來從軍生涯中噩夢一般的對手。
那是在1946年的11月,按照老蔣制定的進攻蘇北魯南的作戰計劃中,整編第11師和整編第69師在吳奇偉的指揮下,從宿遷向新安鎮、沭陽進攻。
他們來勢洶洶,對我軍產生了極大的威脅。
當時山野五戰五敗,直接導致了蘇中兩淮失守,毛主席打算將華中、山東兩支野戰軍合并在一起,將軍事指揮權交給粟裕。
兩軍還沒正式合并之前,我軍就察覺到了敵人的動向,陳老總提議發起宿北戰役,集中兩軍兵力殲滅進攻沭陽的敵人。
毛主席想了想就同意了,這是一個檢驗粟裕適不適合指揮大兵團作戰的好機會。只要宿北戰役能打贏,那粟裕負責軍事指揮一事就無可置否。
粟裕得到消息之后,馬上趕到前線指揮所和陳老總會合。他根據敵情調動了數個縱隊,做出了一份連毛主席都稱贊的部署。
雖然此戰目標主要是殲滅宿遷之敵,但在他的戰斗部署中,還兼顧了魯蘇兩地的敵人,防止他們派兵增援。
戴之奇狂妄自大,很快就踏入了我軍的包圍圈。原本將戴之奇包圍之后,粟裕是想趁機拿下胡璉的,誰知胡璉根本不上當。
見戴之奇被包圍了,他就一直在一邊看著,哪怕整編第69師被全殲了他都不肯出手,最后還帶兵撤離了。
這是兩人第一次交手,也是老蔣第一次聽說粟裕的名字。在此之前,他從來沒有將粟裕放在心上,認為他沒什么實力,只是會投機取巧罷了。
大放光彩
粟裕其實參加革命并不算太晚,他甚至還參加了南昌起義。可是和十大元帥或者其他幾位大將相比,他的資歷就比較淺了。
他是在1926年的11月加入的共青團,當時他甚至還不是黨員,這個資歷甚至比不過一些上將。
1927年老蔣發動了政變,背離了孫中山的革命道路。粟裕選擇了站在革命的一方,自然也受到了老蔣的通緝,甚至因此被迫離開了家鄉。
他其實出身挺好的,家里是有50多畝地的富農,父親對他也寄予了厚望,自己學習好,畢業之后大有可為。
只是他不想要榮華富貴和功名利祿,只想要天下大同,想要人人都過上好日子。
離開家鄉之后,他來到葉挺的部隊參軍。當時從國民黨軍中離開的黃埔學生,基本上都在葉挺的部隊,粟裕和他們之間的差距特別大。
但粟裕也從他們身上學到了很多軍事知識,受到了嚴格的軍事、政治教育。
在之后的南昌起義中,他和戰友們并肩作戰,跟隨朱、陳兩位老總轉戰湘南。后來上了井岡山,參加了數次反圍剿,被編入了北上抗日先遣隊。
他沒有參加長征,但三年游擊戰卻絲毫不比長征輕松。后來部隊被改編為新四軍,還要面對國民黨頑固派無時無刻的襲擊。
黃橋戰役是粟裕第一次亮劍,狠狠震懾了國民黨頑固派,但老蔣此時并未將這個年輕人看在眼里。
可隨著戴之奇被殲滅,老蔣不得不正視這個自己從未放在眼里的將領。
雖然整編第69師全軍覆沒,但老蔣在華中戰場并未傷筋動骨,他在這里還有兩支保存完好的王牌部隊,分別是胡璉和張靈甫的部隊。
胡璉為了自保沒救戴之奇,但他相信張靈甫一定能對付粟裕。
誰知一場孟良崮戰役,將老蔣的自信心打得粉碎。老蔣永遠忘不了,張靈甫出征之前是多么信誓旦旦,仿佛他對付粟裕是一件多么簡單的事情。
結果在孟良崮戰役中,在裝備方面擁有巨大優勢的整編第74師被殲滅,張靈甫也戰死了。
意外的消息
1948年的時候,粟裕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那就是淮海戰役的初步設想。
當時老蔣和毛主席,都覺得這場戰爭還要打很長時間,不可能在一兩年內結束。所以當淮海戰役的初步設想被提出后,毛主席也非常認同。
黃百韜確實是我黨的心腹大患,殲滅了他之后,我黨在華中地區的壓力可以減輕很多。
當時誰都沒有想到,淮海戰役會變成一場規模巨大的戰役,也將成為兩黨真正意義上決定勝負的戰役。為了殲滅黃百韜,粟裕緊急制定計劃,連休息的時間都很少。
而原本應該協助他們的中野,從大別山出來之后迅速解放了開封和鄭州,這就導致我軍可以投入兩個野戰軍的兵力。
而老蔣不想輕易放棄黃百韜,所以也不斷向淮海戰場投入兵力,企圖將身陷囹圄的黃百韜救出來。
最終在中野和華野的協同作戰下,我軍贏得了淮海戰役的勝利。這是一場以弱勝強的戰斗,雙方之間超過20萬兵力的差距,卻被粟裕用個人能力彌補了。
老蔣不得不相信,自己真的被一個從沒放在眼里的將領打敗了,還是敗得這么徹底。
雖然老蔣平時非常自負,但他也不得不承認,粟裕確實是個很厲害的人。國軍中幾支公認戰斗力最強的隊伍,都是他帶人消滅的。
而在渡江戰役之前,英國軍艦公然開入長江挑釁我軍。在沒有海軍的情況下,粟裕還是下令炮轟英艦。
后來華野解放南京,更是讓老蔣大為吃驚。他沒想到粟裕這么快就打過長江了,他還以為長江可以攔住我軍呢!
在長期和我軍作戰的過程中,老蔣其實對我軍各大出名的將領都有所了解。但粟裕這個冒出來的黑馬,卻是讓老蔣無比震驚,更是遺憾為什么粟裕是我軍將領。
后來他跑到了臺灣,但一直關注著大陸的情況。得知我軍要舉行授銜儀式的消息,他對此也非常感興趣,想知道在我軍自己看來,誰的戰斗力更高。
他以為在解放戰爭中勇猛無比的粟裕,一定可以評得上元帥,但結果出來后卻發現粟裕只是大將。
身為敵人,他為自己的對手惋惜,但粟裕自己對此倒沒什么異議。
粟裕曾經說自己評為大將已經很高了,為什么非得當元帥呢?自己只會嫌職位高,絕對不會嫌職位低。
雖然他不是元帥,但他卻是我軍當之無愧的戰神。
在抗美援朝的時候,毛主席的第一掛帥人選就是他。只可惜他臨出征前身體撐不住,不得不去蘇聯治病,毛主席只能讓彭老總臨危受命。
盡管粟裕不是元帥,但他的能力和貢獻卻絲毫不在元帥之下,并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參考資料
粟裕與胡璉的戰場爭鋒,華小勇,2016年01月28日,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