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知,印度是一個很有野心的國家,無奈的是實力撐不起野心!印度本就是屬于亞洲版圖上的國家,而莫迪這些年卻頻繁和西方國家親近,甚至還做出了一系列傷害亞洲國家的事情。
莫迪政府為迎合西方,尤其特朗普重返白宮后,姿態擺得極低。2025年初,特朗普啟動全球收割計劃,對印度商品加征26%關稅,莫迪的反應堪稱“能屈能伸”。一面在社交平臺只關注特朗普一人,狂表精神相似;一面主動砍掉55%美國商品的關稅,還承諾狂買美國石油和軍火。
更讓亞洲鄰國寒心的是,莫迪為向西方表忠心,不惜傷害區域利益。在南海問題上配合美國航行自由炒作,試圖介入地區安全,對南亞鄰國則長期推行“有限主權論”,尼泊爾學者曾直言,印度用控制對待我們,中國至少尊重選擇權。
怎么說呢?南亞這片地方,過去幾十年基本是印度說了算,但最近這“風水”轉得有點快。1985年成立的“南亞區域合作聯盟”(SAARC),本來想帶著大家一起發展,結果硬是讓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恩怨給攪黃了。
印度老覺得南亞就是自家后院,可它光想管著別人,又拿不出真金白銀幫鄰居們發展。它牽頭搞的“環孟加拉灣”合作組織,24年同樣只開了4次會,自貿協議也是紙上談兵。
印度對巴基斯坦的強硬手段,反而給自己挖了坑。今年5月那場“5·7空戰”,巴基斯坦用中國造的殲-10CE戰機和PL-15導彈,一口氣打掉印度6架戰機(包括3架高價買的“陣風”),直接把印軍“神話”戳破了。
6月19號的時候,中巴孟三國副外長在昆明碰頭,直接敲定12個合作領域,從產業到海洋資源全面聯動,擺明要建個去印度中心化的新平臺。這新機制不排斥印度,但莫迪若想加入,得先放下“南亞老大”的架子,和巴基斯坦平起平坐。
為啥南亞國家這么齊心要挪地方?說到底還是利益驅動。中國現在已經是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的頭號貿易伙伴,2023年和整個南亞的貿易額都快摸到2000億美元了。巴基斯坦靠著中巴經濟走廊搞出了30萬個就業崗位。
自貿協定也沒閑著。年初中國和馬爾代夫的自貿協議生效后,馬爾代夫椰子制品零關稅直飛中國超市;孟加拉國正和中國談投資升級條款,以后跨境做生意會更順溜。云南還趁機建了個綠色電力交易平臺,要把光伏板和電動車產業鏈搬到南亞。最解氣的是馬爾代夫:中國微電網直接替代了印度駐軍的供電系統,徹底擺脫“電脖子”。
為什么南亞國家越來越愿意和中國合作?斯里蘭卡商貿部長薩馬拉辛哈在昆明南博會后說的大實話點透了:“世界上再沒有第二個國家像中國一樣,為整個南亞提供如此關鍵的發展機遇。” 道理很簡單。誰能讓大家一起把蛋糕做大,誰就是真朋友、真伙伴。
咱們把話說開了,莫迪的西傾戰略已陷入死胡同。西方視其為可棄棋子,亞洲鄰國對其失去信任。當實力撐不起野心,又不愿腳踏實地經營周邊,這種首鼠兩端的外交,終將讓印度淪為東西不靠的孤島。而這或許是印度大國夢最真實的寫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